清明节作文高中3篇(关于清明节的高中作文)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2-17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清明节作文高中3篇(关于清明节的高中作文),供大家赏析。

清明节作文高中3篇(关于清明节的高中作文)

清明节作文高中1

  四月五日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的历史十分遥远,从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另称寒食节。这一天要去扫亲人的墓,禁烟火,只能吃寒食,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

  这天早上,我们去拜祭已故的外公。清风吹拂着头发,仿佛给公墓又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和庄严。外公“住”在山上,山上空气清新,也十分热闹,这么大的山,我想算得上是清明节的踏青吧!我们找到了吉祥区的第六排慢慢往里走,找到外公的墓后,我把花篮放到墓碑前,默默地注视着外公的照片,心中勾起无限的思念和回忆。外公去世的时候,我才两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记忆已经模糊了。我只记得那时我很爱在河边扔石头。外公经常给我拾很多石头给我慢慢玩,我很快乐但却没体会到外公对我深深的爱。虽然外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对我的爱却已深深地印在我心里,再见了,我回头望了望那座静静的坟墓,上面的菊花在风中一摇一摇的,好象外公在对我们说再见。在路上,我又想:清明节为什么要去扫墓呢?

  我查资料后才明白清明节的由来和晋文公重耳有关。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逃难,流亡在外。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和他一起出奔的大臣,大都各奔出路了。只剩下几个忠心的大臣,其中一个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晋文公执政后,对同甘共苦的大臣们进行封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突然有人提起,晋文公忆起旧事,连忙差人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早已躲进了深山里。有人出主意:在山的三面点火,留一面让介子推自已出来。文公照办,没想到介子推迟迟不出,上山一看,介子推已死在一棵焦柳树下,在背后的树洞中,晋文公还发现了一片衣襟,上面用血写着: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惝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立这天为清明节。

  清明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这让我想起了曾学过的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因为到了清明节天气变热,雨量增多。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非常接近,而寒食节是禁火扫墓的,渐渐地,清明与寒食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也是清明的另称,也变成清明的一个习俗,所以清明团子就是清明节的食物之一。

  清明节这个传统和习俗,将永远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流传。

清明节作文高中2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__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作文高中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肠。冥钱飞起白蝴蝶,人声啼哭似杜鸟。

  又是清明时节,又是纷纷细雨,又是面对黄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洒泪的时刻。一代代人都在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尽管我们每一个人从孩童时起就这样问父母,也这样问别人,直到长大后问自己,可谁也无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为避讳,也因为禁忌,还因为难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禅宗就有了一个很著名的偈语:从你来的地方来,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如同提出这个问题一样,不需要什么思考。当我们在清明细雨中缅怀逝去的亲人或先祖,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们一样,从虚无间由父母将自己带到了这个人世,又从这个世界回到了一黄土中。而在这个世界走过一遭后,给这个永世永存的时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一段为时不会太长的名声,让亲友和后辈存念怀想,再就是这“一黄土掩风流”的坟茔,让同样不会延续太久时间的后人们来祭奠。

  但是,就是这种总会被淡忘的祭奠,却以不出三代的亲情怀念和环环相扣的链接方式,在血缘亲情的怀念与哀思中,让中华民族子孙的血亲世代相传,并产生了巨大的认祖归宗的情感凝聚力这就是中华血统与炎黄子孙的后裔,这就是百家姓赋予每个姓氏的族群意识或家谱情缘。而这种认祖归宗的亲情意识和情缘,在清明时节便得到最极致的张扬与宣泄。

  清明节,它是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属于怀想先辈恩德与功绩的节日。当飘飘洒洒的细雨淋湿了原野青草,洒落在冰凉无言的墓碑,润泽着祖先的黄土坟茔之时,这片在平时并不会进入我们的生活视野,并不会左右我们的苦乐情感的清寂之地,顿时就被淅沥淅沥的如丝细雨牵进了我们的生活,绵延在我们哀惋悱恻的心灵,并且让我们再一次回想逝去的亲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别忘记了不该忘记的,也别太在意了那些不应该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间的愉悦,也珍惜生命对于尘世的依恋。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沉思在逝去亲人的坟茔前,让纯洁得只剩下亲情与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清泪,淡淡地和着雨珠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红尘世俗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给远去的亲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拥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么,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飘洒,人生思绪在轻扬。对冥冥之中的祖先或亲人的景仰与怀念,重温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也许我们能再次从心灵深处感受一种人生的超越,体会一份血缘亲情的真纯,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中,梦寻一段娇花照水、杨柳临风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