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3篇 汨罗江导游词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1-17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汨罗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3篇 汨罗江导游词,欢迎参阅。

汨罗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3篇 汨罗江导游词

汨罗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1

  我的家乡在汨罗,那里有条令我难忘的汨罗江 。

  汨罗江自东向西缓缓流淌。江水绿莹莹的,就像盖有一层碧绿的纱巾一样。江水清澈见底,水里的鱼和草都能看得清楚。江边的风光带上都载满了树和花。时常在傍晚时分,爸爸妈妈和我散步在江畔,看着清清的江水,享受着习习的凉风,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在节假日里,舅舅还经常带我到汨罗江钓鱼。有一次,舅舅钓了一只很大很肥的草鱼,我们趁着新鲜,拿到家里煮了吃了,真是美餐一顿。

  阳春三月,我们在沿江大道上面放风筝、嬉戏。夏天里人们喜欢到江里游泳、捉鱼。汨罗江是我们的乐园。

  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经住在汨罗江畔的屈子祠里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也曾经因为他含恨投江自杀,从而使汨罗江更加闻名。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向江心投掷粽子,还举行隆重的龙舟比赛,有许多外国龙舟队来参赛。汨罗江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在2006年的上半年,“汨罗江龙舟节”有幸被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我的家乡从而走向世界!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汨罗江!

汨罗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汨罗玉笥山,参观游览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地屈子祠。

  屈原,名平,字原,是我国最早的一位浪漫主义诗人,1953年被列为中国的世界四大文化人之一。他大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据传,他的故居是今湖北省秭归县三闾乡屈原村平里。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时期的后半期。当时封建割据,七国争雄,战争频繁,楚国由盛转衰。屈原年轻时做过左徒,后来又做过三闾大夫(管理楚国王族的部长)。他热爱楚国,主张改革朝弊,明法治国,希望楚国由弱变强进而统一中国。但他振兴楚国的梦想和主张触犯了楚国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以楚怀王为首的腐朽势力的排斥,不久被放逐到汉水以北。怀王的长子襄王即位后,比怀王更昏庸,屈原又因主张联齐抗秦,第二次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他先后到过现在湖南省的长沙,常德、辰溪、溆浦以及湘江、沅水和澧水下游各地,最后来到汨罗江畔,寄居在玉笥山的几间茅草棚里。相传他在南阳里和玉笥山下居住过三年。

  屈原被流放在外,仍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了楚国都城郢。他深知无力挽救祖国的沦亡,便把满腔悲愤,凝聚在他的诗章之中,决心用生命殉国,并以此警告卖国的奸佞,激励人民的斗志。这年五月初五,他骑上一匹精瘦的白马,沿江堤缓步徐行。他对清澈的汨罗江充满依恋之情,一路上遇着渔民、樵夫、农友、村妇,他不是在马上频频招手便是下马同他们交谈。人们见到三闾大夫憔悴的神形,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疾首,总是提醒他要多多保重。屈原望着无语西流的江水,看着淳朴善良的人们,禁不住热泪纵横。当来到汨罗江屋时,江风乍起,他翻身下马,立在江边,决心效法殷代含冤负屈、投水而逝的贤明大夫彭咸,远是便纵身跃入滚滚江涛,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满江雪浪排空。百姓闻讯赶来,只见三闾大夫那匹白马,仰天长啸,仰风怒号!“屈大夫投江了!屈大夫投江了!”消息传开,数十艘渔舟,一齐出驶打捞,一连三天、未层捞到尸首。10天以后奇迹出现了,屈大夫的尸体,倒漂三十里。

  屈原怀沙自沉义无反顾的爱国行动,惊天地,泣鬼神,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悼念屈原。而昏庸暴戾 的楚王对人民的悼念十分恼火,他指责屈原阴魂不散,扬言要挤坟鞭尸。消息传到汨罗江边,当地老百姓,一夜间就在汨罗江畔竹筑起12座坟墓,叫人真伪难分。这12座疑冢,现在还可以看式11座,另一座在修粤汉铁路时被毁。 现在我们来到了玉笥山的屈子祠,它是祭祀屈原的地方,为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所修。这是一座三进四个天井是屋宇,占地约七八亩,又厚又宽的墙壁全是用坚实的青砖砌成。屋顶上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祠的正面开着三孔大门,上方正中央嵌有五龙捧匾额,上写“屈子祠”三个苍劲的大字,檐下是13幅素色的泥塑人像图,均以屈原词赋为题。屈原生前写着大量诗歌,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现在流传下来的有20多首,其中重要的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据说《几歌》就是他在此地写成的。

  请大家从正门进去参观。首先看到的是一块黑底金木屏,上刻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屏楣上书“光争日月”四个大字,两边立柱上还悬挂着歌颂屈原的楹联。第天进中堂有一个双龙抱柱,龙凤吉祥的雕刻神龛,里面fan放着“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的灵牌,为祭祀屈原的地方。第三进正中立着身佩长剑、高3米的屈原镀金塑像,正气凛然。两旁悬挂的是郭沫若拟就、于立群同志1980年书写的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以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左右两边,陈列着屈原的生平事迹。

  屈原一生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但作为诗人,他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的作品或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或揭露反动贵族的昏庸腐朽,或寄情于美人香草,或寓意于瓦釜黄钟,充分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献身的高尚情操,在创作方法和风格上,对后世影响极大。正因为如此,人民深深怀念他。2000多年以来,关于屈原的故事、传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用粽叶包糯米粽子,划桨摇橹,男女老少,手提粽子来到江边、遥祭屈原。同时,在这一天还要就行龙舟竞渡。这个风俗,传遍祖国南方各地,汨罗江两岸人民中间,至今还流行这样一几谚语:“牛歇谷雨马歇夏天,端阳不歇逗人骂!”

汨罗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3

  据考证,最迟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汨罗江畔繁衍生息,属于大溪龙山文化范畴。

  东周庄王七年(前690),楚武王灭罗子国,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宜城)迁至丹阳(今湖北秭归)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枝江靠近郢都,“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随后将罗子国遗民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今汨罗城区西4公里处),故名罗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县、汨罗市、平江县及岳阳县南部和沅江市东部地区。

  秦始皇帝26年(前221),以罗子国移民领地设置罗县,治所设罗城,隶属长沙郡。

  西汉高祖5年(前202),徙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长沙郡改为长沙国,罗县随隶。

  东汉建武7年(公元31年),恢复长沙郡,隶荆州,罗县仍隶长沙郡。

  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划出罗县东部置汉昌县(即平江县)。

  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荆州牧降刘备,罗县随隶。

  建安20年(215)5月,刘备与孙权议和,划湘江为界,分荆州而治,罗县属吴国,直至三国末年。

  晋太康元年(208),西晋灭吴,罗县仍隶荆州长沙郡。

  南朝宋元徽2年(474),析罗县、益阳、湘西三县的沿江沿湖地区设置湘阴县,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

  梁大通2年(528)至太平元年(556),置罗州,州治设在夹城(今汨罗镇夹城村),析罗县南部置湘滨县,县治设城江城(今川山坪镇常公村),析罗县东部、吴昌县西部置岳阳县,县治设长(今长乐镇新村),析罗县北部置玉山县,县治设玉山城(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玉笥山)。建岳阳郡,郡治设今长乐镇长南村。岳阳郡辖罗县、湘阴、湘滨、玉山、岳阳、吴昌等6县。境内分隶罗、湘阴、湘滨、玉山、岳阳5县。

  隋开皇9年(589),撤销岳阳郡设置玉州,州治设在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的玉笥山,吴昌、湘滨两县并入罗县。湘阴县并入岳阳县。境内隶罗县、玉山县和岳阳县3县,同隶玉州。[4]

  开皇11年(公元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撤玉山县并入湘阴县(治所在今长乐镇长乐街)。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次年撤玉州改为岳州,罗县和湘阴县改隶岳州。

  大业3年(607),岳州改为罗州,后改为巴陵郡(治所在今岳阳市城区),罗县及湘阴县先后隶罗州与巴陵郡。

  大业13年(617),罗县县令萧铣据巴陵起兵反隋,号称梁王,罗、湘阴两县属梁。

  唐武德4年(621)11月,行军总管李靖在攻降萧铣后设置巴州。两年后改巴州为岳州,罗、湘阴两县先后随隶。

  武德8年(625),撤罗县并入湘阴县(治所今川山坪镇城江村),隶岳州。

  从此时历经五代、宋、元、清和中华民国时期,至1966年2月,历时1341年,汨罗境地隶属湘阴县。

  1966年2月,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析湘阴县东部置汨罗县,县城建于高泉山。汨罗县隶岳阳地区。

  1986年1月,撤地建岳阳市,汨罗县随隶。

  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汨罗县,改设汨罗市,仍隶岳阳市。

  1996年初,汨罗市面积1562平方千米,人口62.67万,辖12镇17乡:城关镇、大荆镇、川山坪镇、长乐镇、古培镇、白水镇、汩罗镇、桃林寺镇、高家坊镇、黄柏镇、弼时镇、新市镇、八景乡、三江乡、天井乡、火天乡、古仑乡、白塘乡、玉池乡、红花乡、黄市乡、沙溪乡、范家园乡、城郊乡、铜盆乡、智峰乡、楚塘乡、新塘乡、磊石乡。境内有国营屈原农场。市政府驻城关镇。

  1996年,撤销铜盆乡,设立李家塅镇。至此,汨罗市辖13个镇、16个乡:大荆镇、川山坪镇、长乐镇、古培镇、李家塅镇、白水镇、汨罗镇、城关镇、桃林寺镇、高家坊镇、黄柏镇、弼时镇、新市镇;八景乡、三江乡、天井乡、火天乡、古仑乡、白塘乡、玉池乡、红花乡、沙溪乡、范家园乡、城郊乡、黄市乡、智峰乡、楚塘乡、新塘乡、磊石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汨罗市总户数19.40万户、常住总人口658867人,其中非农业户人口8.83万人,其中,城关镇38802人,汩罗镇23837人,新市镇25191人,古培镇30657人,白水镇32265人,川山坪镇26202人,高家坊镇27102人,弼时镇27573人,李家塅镇21537人,黄柏镇28392人,长乐镇27834人,大荆镇11936人,桃林寺镇23333人,城郊乡33821人,红花乡23647人,黄市乡13449人,玉池乡8444人,沙溪乡17741人,天井乡13517人,智丰乡8603人,三江乡13375人,古仓乡11329人,火天乡18933人,新塘乡14148人,白塘乡17429人,范家园乡17864人,楚塘乡20472人,磊石乡5064人,八景乡2833人,汩罗纺织印染厂7886人,屈原行政区65651人。

  2000年,三江乡、范家园乡撤乡建镇。2001年,沙溪乡、楚塘乡撤乡建镇。

  汨罗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汨罗江、屈子祠、神鼎山、八景洞、任弼时故居、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屈子公园、普德观。

  千年古祠屈子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罗江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湘楚文化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点。[13]

  任弼时纪念馆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该馆,并留下墨宝。该馆已与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纪念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实现客源共享、优势互补。

  2019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5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2个。星级饭店1家,休闲中心7处,星级乡村旅游区点9处。接待国内游客 64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旅游总收入53.2亿元,增长39.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1.1亿元,增长14.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