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作文12篇 小学数学随笔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1-16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数学小学作文12篇 小学数学随笔,供大家品鉴。

数学小学作文12篇 小学数学随笔

数学小学作文1

  这个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数学老师,姓张,他有一张长长的脸,脸上肉嘟嘟的,就像塞了两个小肉球,一笑起来两团肉就都扬上去了,好似弹棉花将棉花弹上去一样,他还有一双和我一样小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十分有神。

  他经常穿T——恤衫和牛仔裤,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而之前教我们的刘老师则基本上每天穿衬衫,长裤,给人一种正经严肃的感觉。

  他上课十分专注,还配备了电子设备同步教学,只见他挺着他的“将军肚”往那一站,就好似得胜的将军一般,手里拿着他的武器——教鞭,紧接着,他先推一下眼睛,然后后退几步才开始讲题。

  只见他讲得“水花四溅”,停都停不下来,好如一架失控了的机关枪连续不断地向敌人发起进攻,随之,他的眉毛也开始上下的游动,划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待我们做题时,他便可以轻舒一口气,只见他两只手拄着教鞭,就好像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太太拄着拐杖似的。

  他的讲课节奏属于中上,比一般稍微快一点,感觉还不错。

  而刘老师的讲课节奏比其再快一点,而且他讲课十分形象,经常还用手做图形给我们看。说话已经不是机关枪的级别了,已经是在下雨的级别了,虽然他现在去了别的学校,但我们还是十分地想念他。

  新的张老师,希望我们都共同加油哦!

数学小学作文2

  曾听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讲究思考的课程,它往往少不了要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真理,找到数学的奥秘。

  在数学中,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这方面知识就有动手实验的活动,我在家就做了一项实验。首先,我拿出数学学具盒中同样大小的一个小圆柱和一个小圆锥,又拿了一些大米倒入小圆锥里,拿着装满大米的圆锥倒入圆柱里。圆锥里“一无所有”,而圆柱里却只有三分之一的大米;又往圆锥里装满大米倒入圆柱里……连续做了三次,圆柱才装满了大米。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又拿着圆柱往圆锥里倒大米,可只倒了圆柱的三分之一,圆锥就已经装满了。连续装了三次,圆柱里的大米才“消失”!

  通过实验,我发现: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而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只要在求出圆柱的体积后再乘三分之一,就能求出圆锥的体积了。

  数学这座高峰,必须靠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终点。我们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有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人才不怕那山路上的坎坷与艰辛,成为第一个爬上峰顶的人!

数学小学作文3

  在我们班上最受欢迎的是哪位老师呢?当然是幽默风趣的数学老师了。我们的数学老师骨瘦如柴,眼睛小小的,但特别的亮,就像黑夜里的照明灯,照亮了我们的知识教师渠道,所以他哪里幽默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上一次老师在讲万以上的数,讲的好好的,老师突然指了指“万”字,让我们读一下。我们想都没想就读了,这时老师让我们读两次,我们班上有一半的同学没反应过来。读得很大声,老师笑了笑。没读的那些人说:“你们被坑了!”下课后,二班的人跑来说,原来你们也被数学老师给坑了。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教师节时,我们提前去办公室送花,老师说:“谢谢。”铃声响了,我们拿出了英语书,数学老师进来的时候,我们都在小声地说:“这节课不是英语吗?”这时英语老师也进来了,说:“这节课不是上英语吗?”数学老师说:“第四节不是数学吗?”英语老师说:“这是第三节课。”顿时,教室里传来一阵笑声,数学老师脸红地跑出了教室……

  这就是我们幽默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最爱的老师。

数学小学作文4

  唉,班上换了个数学老师。他有点胖,嘴巴下面经常有一撮刮不干净的胡子。此人不爱打扮,每天穿着极其朴素的衣服,一点也不时尚。

  因为开学的时候,我还在家里,等到我到学校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晚上了。一个假期不见,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看见一个老师在里面,也没留意去观察他。看着雷旭旁边还有一个空位,就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来。

  第二天的数学课,陈老师没来。发现数学老师竟然是昨晚的人,真是不可思议。几天几天地过去了,我发现这位老师有一个特点——凶。说到“凶”啊,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怕这个“凶”老师。我却不怕,因为他是我……

  这节数学课太有趣了:老师让我们做一道题,我做错了。他看了看,突然哈哈哈笑了起来,搞得我一头雾水。看着他这个模样,除了我全班同学都捧腹大笑。我没笑,其实我也笑了,心里笑的。

  还有一次数学课上,他问我们这个意义有没有讲过?大家都说有。他又问了一次:“到底讲过没有?”“有——”他再三问我们“到底讲过没有啊?”全班这才迟疑地说:“没有。”“讲过的啦。”全班同学都被他搞得悠悠忽忽的了。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明白,教室里又爆发出了一阵笑声……

  看来这个“凶”老师也并不是很凶吗!我们在他的课堂上一次次的感受到了他的幽默与智慧。看来我们的数学课上不会寂寞了。

  最后让我告诉你,他就是我的老爸——黄老师啊!

  哈哈!

数学小学作文5

  今天数学课上,杨老师让大家准备了橡皮泥、剪刀和吸管,我们要一起做一个长12厘米、宽9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

  我先拿出12根吸管,将长、宽、高分别剪4根。再把橡皮泥平均分成了8份。我用两根6和9厘米的吸管做出了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用了八块橡皮泥)。又将4根12厘米的吸管插在长方形的四个角,最后把另一个长方形扣在上面,再加固它的八个角。一个长方形框架就做好了。

  这时,杨老师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变成两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我把12厘米的吸管取下来剪成了9厘米的。现在9厘米的吸管一共有八支,6厘米的有四支,我把它们组装到一起后就变成了一个特殊长方体。

  杨老师又说:“大家有没有办法,再把这个特殊长方体改装成一个正方体呢?”我想:正方体有12条相同的棱,那么应该把9厘米的吸管改为6厘米的。然后,我就将剪好的12个6厘米的吸管组装在一起,就变成了正方体。

  通过今天的动手做一做我知道了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长、宽、高。任意选一条棱都会有三条和它平行,另外长方形有8个顶点,只要改变其中四条棱(或8条)就可以改变它的形状。

数学小学作文6

  今天,我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错中求解。

  我像往常一样做《举一反三》,其中有一道题是:小马虎在写作业时,把算式中被减数十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差是252。请问,正确的差是几?我想,小马虎把十位上的3错看成了8,也就是把30看成了80,就多了80—30=50。多了50,差是252,只要把差再减50,那就是正确的了。252—50=202,算到这儿,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我的思路是否正确。翻开书,看到书上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我开心极了,心里想:“也太简单了吧!”突然,我想到老师平时教育我们,不能骄傲自大。我很快调整了心态,接着做下一道题:小马虎把算式中被减数十位上的5看成了8,减数上的2看成了9,结果差是113,正确的差是多少?我想:被减数多算了80—50=30,减数多减了9—2=7,正确结果应该是113—30+7=90,算到这儿,我高兴的不得了。我又学会了一种数学方法,而且,找到了数学的奥秘与乐趣,我太开心了!

  今天,我不但学会了这种方法,还明白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只要你在数学王国里快乐遨游,就一定能够不断的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我相信,数学王国的大门一定向勤奋的人敞开着!

数学小学作文7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这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这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数学小学作文8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要学好数学,先要理解“数学是什么”?数学,是:“数字的学问”,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每一个人眼中的数学也许都不一样。然而你是怎么理解数学的,这也就决定了你对数学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数学只是一门功课。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错了。数学是一门学问,一个奇妙的王国。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有:数字、符号……甚至连字母都住在里面。古今中外,有多少数学家想发现这个王国更多的秘密,他们不惜光阴,一直研究到老。要学好数学,第二是要学会享受数学。

  数学,是一种乐趣。当你被数学的魔力吸引时,你才真正的开始了解数学。当你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时,你又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正在享受数学!要学好数学的最后一步——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当我们买东西时,找钱打折都要用到数学;当我们盖房子时,画图、动工也要用到数学;甚至连裁衣服、电脑运算都需要数学。做到这一点,你才真正的开始了解数学。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有了数学,我们原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数学小学作文9

  周三我们考了一场考试,一起笔就顺手的写了起来。

  前面的题写的都还不错,一直到第四题难题来了。第四题是一个圆柱与圆椎换算的一道题目。开始看这道题的时候数据都比较简单,看起来不算很难,可是一算起来真正的难题来了。圆柱与圆椎的高是10,半径是4,不过其中有一个是圆椎所以要乘1/3,第一部我是按圆椎的计算公式算。лR的平方算出来是50.24,算到这看来接下来的不会很难,然后我按圆柱的公式лR的平方乘1/3我先算了它的底面积乘高,糟糕,这可怎么办,偏偏就是一个1/3竟然除不尽,那我该怎么办,是约等到于还是写分数,我被冲昏了头,我想算了,写分数吧。我写了一个216/3再一除正好72,我想这下有救星了。接着我把圆柱减圆椎的体积算了下来,就认为算完了。接着做下一题了。交卷时,同学们都在议论那一题,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交卷了。几天后,试卷发下来了,申老师正好讲那一题。

  申老师说:“在这一道题,要灵活运用лR的平方。在这一道题3.14不要死的把它计算出来,可以把它留在那。最后计算的的时后把它约掉,经申老师这麽一算,果然容易多了。通过这一题我明白了,要动脑运用数学。

数学小学作文10

  我非常喜欢数学,几乎每次数学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都能拿到前十名的好成绩。在课外的奥数班上我还是以110分的高分考到特强班的呢!

  记得有一节奥数课上,有一道非常难的题目,是这样的题目:“甲桶装有油25千克,乙桶装有油45千克,从甲桶中倒一些油给乙桶,这时乙桶中的油正好是甲桶的4倍,从甲桶倒出多少千克给乙桶?”我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用什么方法算出答案。于是,我抬头一看题目:嘿嘿,原来同学们都没有算出来啊!只见同学们有的在左顾右盼,看看有没有人算出来;有的用手托着头,握着笔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有的咬着嘴唇,皱着眉头,好像在说题目:“我不会,你有可能会吗?“

  突然,我灵机一动题目:和是不变的!把和一算出来,剩下来的就好算了。我急忙高举左手,老师立马请了我,我连忙报出了答案,结果真的对了。老师一下子就表扬了我,同学们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在想我这么喜欢数学,以后我肯定要做一个数学家。

数学小学作文11

  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也是我喜欢的一门课。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类特殊问题,一种逻辑计算。数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和题联系到一起。应用题、操作题、计算题等,每种都有吸引人的特点。总说?应用题的范围极广,是一种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求解的题。应用题的迷人之处在于条件和答案之间的过程。加减乘除,认真思考,求出答案时,那茅塞顿开的感觉让你觉得辛苦的过程都值得。分说1?操作题,主要是画图和连线。这种题锻炼人的空间想象力。看到题目,脑海要马上印出相应图案,根据要求,要想象图形经过怎样的分割、移动、聚合。

  而且还要精细,画图时必须精准,一个小偏差,题目就错误了。分说2?计算题,经常被认为是繁琐的,其实并非如此。普通方法,细心计算,毫不麻烦,何况还有巧算小窍门。凑整、结合律、交换律、括号性质等,计算不是难事。分说3?几何题,既可以说难,又可以说简单。几个图形拼拼组组,互相移动就是秘诀。这种题需要换个角度思考,看起来难,解出来简单。分说4?推理题,必须以清醒、冷静的头脑推理。根据逻辑,弄清题目中条件的关系,这种题就能迎刃而解。分说5?这些是我喜欢的数学题型介绍。应用题和推理题锻炼我的理解能力;操作题训练我的动手能力;计算题考验我的反应能力;几何题开发我的思维能力。我爱数学!

数学小学作文12

  今年春节我得到了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只白色三星手机。我对它爱不释手,那是因为我之前一直很渴望得到一只手机。现在我们班几乎所有同学都已经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手机了,好的手机有苹果、诺基亚,一般般的至少也有按键手机,而我却始终没有一只属于我自己的手机。终于现在有一只手机了,而且是我自己挑选的、喜爱的白色手机,怎不叫我爱不释手。

  手机买来了,当然也得给心爱的手机配个漂亮的外壳,贴张膜。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去手机外壳挑选品种较多的明珠小商品市场购买。

  由于是过年期间,市场只有零星几家店开门,我们在其中一家小店里看中了一只白色的印有埃菲尔铁塔的手机外壳。对方一开口就叫价45元,我和妈妈都觉得太贵了,便转身准备离开。对方看我们要离开,突然改口说只要15元,这下我们决定买下了,又想在那家店给爱机帖膜和配一片内存卡,对方叫价15元和40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10元和30元成交。

  走出市场,我心里盘算着:刚才手机壳从45元,一下子降到15元,降了30元,降了大约66。67%,真是暴利啊!

  看来以后到市场买东西,真是要多个心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