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4篇 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研究生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0-14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4篇 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研究生,以供参考。

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4篇 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研究生

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1

  内蒙古农大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研究生培养基地挂牌

  7月6日,内蒙古农业大学与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合作研究生培养基地挂牌仪式在内蒙磴口举行,标志着沙林中心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共建的.综合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待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和林学院本科生120多人次。签订联合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协议旨在发挥林业科研与教学优势,增进双方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林学院负责人和专家以及实习的大学生140多人参加了挂牌仪式。

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2

  安徽理工大学与德国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4月23日至25日,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Ms. Gunhild Grünanger带领的教授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安徽理工大学并选拔了该校级环境科学1名硕士生前去留学。本次选拔学生赴德国留学,是中德两校合作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本次所选拔的留学生将在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学习1年,由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提供奖学金资助。

  据悉,安徽理工大学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的校际合作交流活动从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农业科学系土壤环境与土壤保护专业的.2名硕士研究生Dennis Schloemer、Kevin Nix在安徽理工大学完成为期3个月的硕士论文阶段的学习任务,安徽理工大学也选派了徐良骥老师赴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外留学一年。此次选拔留学生,标志着两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活动进入健康发展阶段。

  近年来,该校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16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3

  郴州市与中南大学联合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11月21日,中南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郴州班在湘南学院开班,这是中南大学首次在外地联合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与郴州市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合作。当天,有80多名学员参加了首期研究生班的`学习。

  根据《中南大学与郴州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书》有关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切实提高郴州市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南大学从今年起在郴州湘南高等教育函授中心建立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学点,开办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硕士、项目管理硕士等专业。学制三年,学员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可授予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

  11月,郴州市与中南大学签订市校全面合作协议,决定在经济、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产学研结合创新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自郴州与中南大学全面合作以来,与中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有14家,促成宇腾化工等非公有制企业与中南大学合作项目21个,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产生直接和间接效益4亿多元。

天津高校与滨海新区携手打造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4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论文

  一、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第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平衡院系间的双重管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应首先明确院系的职责,对所属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划分,将院系管理部门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并且设立科学标准的教学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学校在监督检查及协调统一方面的职责,从而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奠定基础,使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各院系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学校研究生培养要求进行管理和教学,针对分层次比较明显的研究生应该分别进行教学管理,使其可充分地了解研究生的各项素质培养,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标。第二,发挥导师的核心作用,与研究型实验室之间协同管理。导师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在学业上为研究生排忧解难,还承担着研究生的思想培养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管理责任。除了研究生导师以外,学校成立了研究型实验室协同配合完成管理工作,将方向相近的导师组织在一起成立导师团队,以团队形式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并研究课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尤其要注重课题在科学合理及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对其进行严格检查,而且要对研究生在试验中所会发生的突发情况及问题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另外,作为导师应该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发挥其充分的指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时间,加强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前沿技术、理论研究、实验仿真、实践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从而使研究生的学习方法、研究能力、成果总结、文章撰写等方面有充分的理解和拓展,在根本上提高他们自身学习、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第三,以研究生为主体,建立研究生组织。国家提倡,任何阶段的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生的教育也不例外,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时,一定是以他们为主体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的思想比较成熟,学习方式方法也已经成为习惯,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方面,要尽可能地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以及空间,要创造个性化、独立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的自我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学校可以在众多的研究生中成立组织,组织的'成员不需要过多,但是一定要具有领导力和组织力。然后将这些组织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这样学校就可以准确地、及时地去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变化,从而调整新的教学路线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组织去间接地完成对研究生的管理,每一个研究生一定要服从组织和学校的规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业。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

  第一,培养方式全面化。在最近几年中由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比较快速,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培养人才方面也从学术性硕士延伸到了工程硕士方向。所以,高校也应该与时代接轨,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不但要与时代发展向结合,还应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及科学又合理的培养机制,并对研究生的质量保障系统进行优化和健全,提高导师的师资力量和水平,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与时代接轨且能力较强的研究生。由于高校在专业课程方面设置的各有不同,所以应对研究生类别进行分类,为研究生制定专业性的培养模式,与导师相结合,从而让研究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还应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为研究生以后的发展开发出更广阔的空间。第二,培养模式体系化。健全的运行体系可以为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最有效、最基础的保证,它是教育网络管理化实施的关键。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人们可以将职能职责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都分为四级,分别为校级、院级、实验室级、导师级,每一级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职责的划分一定要清晰,这样能够减少工作的重叠,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效果。另外,每一级之间要能互相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传递信息和讨论对策,这样才能够将学校的管理进行串联,最后形成网状式的格局。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更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了读研,这就使得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扩增。如果高校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地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地改革,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勇于创新,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要提高实践能力,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于研究生来说,一定要实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要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整体能力以及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梁传杰,葛文胜,符策。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0):20—25。

[2]谭晓梅。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思考[J]。管理观察,(23):118—119。

[3]张敏,王春燕。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02):112—113。

[4]李东平,刘敏。激励机制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12):138。

[5]吕宝川,郭慧梅。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01):46—48。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