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9篇(闻公有一册历文言文阅读答案)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0-13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9篇(闻公有一册历文言文阅读答案),供大家参阅。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9篇(闻公有一册历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1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①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③为不祥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

①殆:大概,恐怕。

②与:在其中。

③贤:贤能的人。

④如:到,往。

⑤曷:同“何”,什么

⑥ 是:这

⑦知:明白

⑧任:信任

  16、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 是不与焉 ②用而不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译文:

  18、从晏子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治国的关键是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

  16、①这 ②信任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7、去老虎的藏身之地,去蛇的藏身之所(洞穴),看见它们有什么不吉利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为政,要举贤任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评分:2分)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2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公被②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

①霁:雨后或雪后初晴。②被:同“披”。③陛:宫殿的台阶。④有间:一会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婴闻古之贤君( )

(2)逸而知人之劳(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3、“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

  4、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听说(2)辛劳

  2、(景公)就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

  3、公被狐白之裘。

  4、敢于直谏(善于进谏) 体恤百姓(爱国忧民)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3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①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②,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③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④。夏(朝)谚日:‘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⑤。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⑥,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公日:“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①遵:循。②巡狩:视察。③省:考察。④豫:指帝王秋天出游。⑤度:法度、准则。⑥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海而南(南:南面)

  B.从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诸侯之天子为述职 (2)小大之狱

  B.(1)已与贫民者三百钟 (2)吾与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于晏子 (2)欲报之于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参考答案

  1.A

  2.C

  3.(1)“您问得真好啊!”晏子拜了两拜。

(2)贫苦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4.晏子《景公出游》 体恤民情

  翻译:

  齐景公要外出游玩,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名山上去游览,然后沿着海边南下一直到琅琊山,我该怎么做才能与古代圣王的外出巡游相比呢?”

“您问得真好啊!” 晏子拜了两拜,“我听说天子到诸侯那里视察叫巡狩,诸侯去朝拜天子叫述职。所以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穷困的人家,叫巡视,秋天视察收获情况补助欠收的农户,叫检查。夏朝时的谚语说: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视,我们怎么能得到休息?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视,我们怎么能得到帮助?君王出来巡视检查,是诸侯的法度。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了,君王一出来,就兴师动众,从百姓身上筹集粮草,贫苦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顺着水流泛舟而下玩乐以至忘记了返回的叫作流,逆着水流而上玩乐以至忘记了返回的叫作连,整天外出打猎追逐野兽不知满足的叫作荒,毫无节制地玩乐不懂停止的叫作亡。古代的圣贤君王都没有这种流连荒亡的行为。”

  齐景公说:“说得好啊。”(齐景公)叫官吏查点粮食和老幼穷人数目相同。官吏照数目分发粮食。给予贫困穷苦的人三百斤的粮食。齐景公又亲自见了七十个老者病人,给了他们一些钱财,然后回到了齐国。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4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①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②,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③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④。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⑤。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⑥,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公曰:“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①遵:循。②巡狩:视察。③省:考察。④豫:指帝王秋天出游。⑤度:法度、准则。⑥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海而南 南:南面

  B.从水而不反谓之连 反:通“返”,返回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 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 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诸侯之天子为述职 (2)小大之狱

  B.(1)已与贫民者三百钟 (2)吾与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于晏子(2)欲报之于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下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人物(作者)篇目人文思想核心

  晏子《景公出游》 _________

  欧阳修 《醉翁亭记》 _________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忧国忧民

  曹刿《曹刿论战》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① “您问得真好啊!”晏子拜了两拜。

② 贫困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意对即可)

  4.体恤民情 与民同乐 取信于民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5

《景公出猎》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景公出猎⑴

  景公⑵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⑶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⑷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⑸所谓不祥⑹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⑺。夫有贤⑻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⑼,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⑽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⑾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⑿为不祥也?

  注释

⑴选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的一部书。⑵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⑶泽:聚水的洼地。⑷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⑸殆(d i):大概,恐怕。 ⑹不祥:不吉利。⑺是不与焉:这不同你所说的那些。⑻贤:贤人,有才德的人。⑼任:信任。⑽乃若此:就象这些。乃,是,就是。⑾如:往,去。⑿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阅读训练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再举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两个例子。

  文章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D.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___通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是不与焉。是,这。 ②乃若此。此,这,这个。课文中:①微斯人,吾谁与归?斯,这,这样。 ②非独书为然。然,这样。

  2.A(A.与动词览组成名词性短语 B.名词,处所 C.放在介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处所, D.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3.曷为不祥也中曷通何,为什么,怎么。

  4.有贤人而不知道;知道而不任用;任用而不信任。

  译文

  齐景公外出打猎,登上高山,遇见了猛虎;下到沼泽,遇见了毒蛇。他回到王宫就召见晏子,并问晏子说:今天我外出打猎,登上高山,就遇见了老虎;下到沼泽,就遇见了蛇。恐怕就是所说的不吉利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种不吉利,这不同于你所说的那些。有贤人而不知道,这是一不吉利;知道而不任用,这是二不吉利;任用而不信任,这是三不吉利。平常所说的不吉利,就是象这三种。今天大王登上高山遇见猛虎,是因为山是老虎的住处;下到沼泽遇见蛇,是因为沼泽有蛇的洞穴。到老虎的住处去,到蛇的洞穴去,遇见它们,怎么能说是不吉利呢?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6

  晏子谏景公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谏景公①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②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刘向《晏子春秋》)

[注]①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景公:齐国国君。②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受到教诲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晏子入见,立有间

②公被狐白之裘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景公或晏子的性格特征。

  答案

(1)①晋见或拜见 ②通“披”,披着

(2)奇怪啊!雨雪下了三天(或几天),天气却不寒冷。

(3)景公:虚心纳谏,知错能改。晏子:体恤民情(关心百姓),善于进谏。(任选一人作答。)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7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

①景公:齐景公。②霁(ji):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

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

  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

  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

  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

  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参考答案:

(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⑵回答。⑶身穿(通:披)⑷挨饿受冻的人。

(3分)C。

(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2分)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8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朝堂的'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思是听您的话。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公被狐白之裘( )

(2)晏子对曰(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第二问请用学过的文言文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披穿着。

(2)回答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3、关心百姓,善于言辞,敢于劝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或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上述主观题意对即可)

《景公闻命》的文言文阅读答案9

《景公闻命》阅读训练及答案

  景公闻命①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④,坐堂侧陛⑤。晏子入见,立有间⑥。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

①选自《晏子春秋》卷一。晏子,春秋时齐卤人,齐景公时任宰相。②霁(j):雨后或雪后初晴。③被(p):同“披”。④裘:皮衣。⑤陛:宫殿的台阶。⑥有间:有顷,一会儿。

  阅读训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雨雪三日而不霁。中“霁”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现代汉语仍保留了这个意思,请举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

  6.宴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公被狐白之裘”中“被”通“披”,穿。

  2.“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名词“雨雪”活用为动词,“下雨雪”。

  3.jì 雨后或雪后转晴光风霁月

  4.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5.因“公被狐白之裘”。

  6.晏子巧妙运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而“出裘发粟与饥寒”。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