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即事古诗词9篇(古诗端午节的古诗)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0-13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端午即事古诗词9篇(古诗端午节的古诗),以供参考。

端午即事古诗词9篇(古诗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即事古诗词1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即事古诗词2

《端午即事》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鉴赏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即事》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未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端午即事古诗词3

  端午古诗词(精选10首)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3、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4、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5、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6、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9、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古诗词(精选10首)】

端午即事古诗词4

  原文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翻译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注释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而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端午即事古诗词5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简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元兵南侵、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其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着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文山全集》等,流传后世的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被后世历代传颂,文天祥写下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豪壮爱国诗歌也成为千古名句。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岳飞与文天祥当年是参加“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而非“反抗外敌战争”为理由,不再将他们列为“民族英雄”,只承认戚继光、郑成功等为民族英雄。

  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主编余桂元发表观点:“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并在《青年时报》发表该观点。此言论一出,在因特网上招致一片骂声。文天祥在香港的后人也在记者采访时表示遗憾。更多的人认为从政治的角度抹杀文天祥为民族英雄的定论是对历史的亵渎。 但从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历史教科书中,文天祥已不再被称为民族英雄。

  文天祥系宋朝理宗时的状元,官至丞相,被封为信国公。当都城临安危急时请缨卫城未成,又奉命去元营议和,因据理论争被扣留。冒死逃脱后转战赣、闽、粤等地,以图复国,后乒败被俘。文天祥被押解途中,船经深圳南山海域伶仃洋时,曾以《过伶仃洋》一诗斥答元敌的劝降,留下了浩然正气、凛冽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

  在他被拘囚的四年中,每日面南而坐。统治者施尽伎俩对其百般折磨,在生死存亡间他坚贞不屈,矢志不移,四十七岁时慨然赴难。七百余年飞逝,伶仃洋潮涨潮落,惶恐滩春来冬去,文氏祠草枯草荣。

  文天祥的忠贞报国,为真理而战的“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民族气节,必将对海内外旅游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用,从而振奋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得以加强。

端午即事古诗词6

《端午即事》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端午即事》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端午即事》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即事》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最为人所认识和称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册!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作品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端午即事古诗词7

  端午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翻译: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故人:古人,死者。新知:新结交的知己。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夙昔:指昔时,往日。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隔:间隔,距离。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端午即事古诗词8

  端午 古诗词

  端午节和我们古代诗词有怎样的渊源?诗人诗中有是否把端午写完整呢?

  端午节古诗词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代: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代: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

  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

  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

  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代: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代: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

  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宋代:晁补之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即事古诗词9

  原文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翻译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注释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而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