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6篇 化学教学方法论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0-11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6篇 化学教学方法论,以供借鉴。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6篇 化学教学方法论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

  物理化学课程是大学化学化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京化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的高职-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简称“3+2”)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转段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许多化工企业在招聘普通员工时,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深度要求并不高,关键要看员工是否具备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物理化学不仅是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作者以南京化院“3+2”应用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物理化学教学要求高

  在“3+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物理化学课程理论课为88~96学时,实验课2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3、4学期开设,参照采用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物理化学(B)教学大纲,采用教材为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第3学期《物理化学》(一)理论课为44~48学时,需讲授的内容主要有: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第4学期《物理化学》(二)理论课为44~48学时,需讲授的内容主要有:相平衡、电化学、界面现象、化学动力学。课程教学课时少,知识容量大,教学难度相当大。

  1.2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所招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学生和中职毕业生,多数学生中学数理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许多学生对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状态函数、熵、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等难以理解。尽管第一学年已经学习过了高等数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等先修课程,可是有些学生连基础物理知识和简单的微积分运算也没能很好掌握,遇到热力学的功和热的计算,不知如何下手。这些不利因素增加了物理化学教学的难度。

  1.3物理化学传统教法效果不佳

  物理化学传统教法是授课教师首先参照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物理化学(B)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熟练备课后,开始授课。由于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上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上课进度比较快,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物理化学中包含许多抽象概念,由数学推导得出的结论、公式,而公式的应用条件又是由具体的物理过程来决定。教师授课要先解释基本概念,然后要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及公式推导,再讲结论以及公式的应用,讲例题(需板书),最后再布置一定量习题让学生课后复习。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对于那些数学物理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适用,他们会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作笔记,课后认真复习记忆,但这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只占少部分,不超过35%。多数高职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快节奏的传统教法,他们上课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对物理化学教学中一些理论阐述及公式推导的反应是―不懂;有些学生甚至连完成课后练习都感到困难,时间一长,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兴趣。采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是教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面对目前我校高职物理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具备必需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物化教师必须探索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好高职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工作。

  2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高职教育培养学生不能按照“学术型”人才来培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侧重“实用性”,贯彻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和教育观。

  2.1以“应用”为主旨来选择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化工类专业基础课,在高职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原来参照采用的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物理化学(B)教学大纲,与南京化院高职段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对高职生不适用,需调整。为此,物化教师重新制定了高职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计划,具体章节的教学内容、课时量以及教学要求也做了相应调整。具体做法是:(1)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公式的教学;不再对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简化有关抽象概念的讲授和复杂的教学推导,如熵函数的导出,麦克斯韦关系式,化学势的多种表示式,开尔文公式的推导等,这些内容多数高职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可少讲或不讲,减少一些课时。(2)注重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及基本公式的应用;比如将物理化学原理与生产或生活实际相结合,补充应用例子,可以增加一些课时,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增加一定量习题课,补充一些综合应用思考题,让学生能运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标注一些提高性或拓展性的应用知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或教师选讲,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知识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来改进教学方法

  多数高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的前两个月,对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模糊不清,学习很吃力。所以物化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组织教学。

  2.2.1精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物理化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在授课前应正确把握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哪些重点内容需要精讲,哪些内容略讲,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哪些内容需要讨论学习等。如热力学第一定律中PVT变化过程W、Q、△U、△H的计算,化学反应热△rHm的计算,(Qp,m恒压反应热)与△rUm(QV,m恒容反应热)的关系式Qp,m=QV,m△rHm-△rUm=∑BvB(g)?RT,以及基尔霍夫公式等属于重点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及其应用,恒温过程吉布斯函数变量△G计算通式△G=△H-T△S等属于重点内容,特别是公式△rGm=△rHm-T△rSm在化学反应方向判断、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计算中广泛应用,需要精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举一些计算化学反应△rGm的例子,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凡重点讲授的内容均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来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及公式的理解记忆。

  热力学中麦克斯韦关系式、偏摩尔量与化学势、逸度与活度等抽象内容只作简要介绍。另一方面,对于在无机与分析化学中已经学习过的部分内容,如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式及平衡移动原理、动力学中的简单级数反应特征、电化学中的电极电势计算等,在物理化学中涉及时可以略讲。对于那些教材阐述较为详细学生又能读懂的内容,如热力学中可逆体积功、焦尔实验、焦尔-汤姆逊实验等可以预先布置思考题,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下次课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就思考题的结论在课堂提问,认真自学过的同学自然会踊跃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省了课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2加强习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等;每次下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一定量习题和思考题,同时下达预习任务。其次,教师应加强习题课、讨论课的组织。在习题课上教师精选部分中等难度以上的习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与方法上;然后让一、二名学生到台上演算,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演算的结果进行分析,若还有错误,就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通过习题课,要让学生明白,正确理解公式而不是死记硬背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关键,要真正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演算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联系化工生产实际的思考题,可以组织讨论课来加以解决。如相平衡一章中,讲完二组分实际溶液气-液平衡相图和精馏原理后,布置了两个思考题:(1)为什么工业上常产生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2)常压下若将环己烷(沸点80.7℃)和苯(沸点80.1℃)的混合物进行常规精馏,能否将二者分开?需采用什么办法?让学生上网查找文献资料后再回答。讨论课上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二组分实际溶液气-液平衡相图有什么特征?能形成最低恒沸物的二组分实际溶液精馏获得什么产品?许多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最后再归纳总结答案:问题(1)在常压下,H2O-C2H5OH二组分溶液能形成最低恒沸物(恒沸点78.1℃),恒沸组成:含乙醇95.57%,而纯乙醇的沸点为78.4℃,所以含水酒精用普通精馏方法是不可能获得无水酒精的。问题(2)常压下环己烷(沸点80.7℃)和苯(沸点80.1℃)的混合液能形成最低恒沸物(恒沸点77.3℃),三个沸点相差太近,用常规精馏方法不可能将环己烷和苯分开。可以加入第三种组分丙酮(共沸剂),由资料查出丙酮与环己烷能形成最低恒沸物(恒沸点53.1℃),共沸精馏时丙酮与环己烷可以从塔顶蒸出,从而将环己烷和苯分开。联系生产实际的课堂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2.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训练,是高职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物化实验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及提高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南京化院开设的物化实验有: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反应平衡常数测定,物质燃烧热的测定,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测绘,以及电化学参数的测定等。物化实验技能训练,不仅包括基本操作能力、观察并收集数据的能力;还包括处理实验异常情况能力,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等。

  实验教学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探求实验方法。例如,讲完化学热力学后,给学生布置任务:测定某个固体有机物的燃烧热,要求学生提前写好实验方案。该实验测定步骤较复杂,从样品准备,点火丝的安装,氧弹充氧到量热计的安装,温度测量等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仔细操作,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就会因点火不成功或燃烧不完全而引起实验失败。同时要求学生认真作好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观测记录。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会运用已学过的△rHm与△rUm的关系式,以及基尔霍夫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最终计算结果即是所测物质燃烧热。学生通过圆满完成燃烧值测定实验,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运用热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物化实验,可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这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进行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20xx级“3+2”应用化工专业学生的物理化学学习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大多数同学都重视物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过的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有了较深刻印象;并且,大二第4学期《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可见,物理化学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高。

  3结语

  根据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3+2”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职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具备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2

  2.1构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经过论证适当减少物理化学理论课的学时,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并将物理化学实验从理论课中脱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列入专业教学计划,单独计算学分。同时,根据实验课单设的要求,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注重对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2.2优化实验项目与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在实验项目选择与内容设计上除了体现物理化学原理的应用外,还必须突出药学专业特色,以便更好地在有限的实验操作中锻炼、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对原有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调整。首先,对实验进行整合,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实验内容和操作,多出的学时用于开设新的实验项目。如“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的测定和应用”和“电导法测定临界胶团浓度”这两个实验使用的仪器都是电导率仪,而且电导测定所需时间较短,于是将两个实验整合在一起同时开展。实验中需要用到超级恒温槽,恒温槽的相关知识也在此实验中一并讲解。这样做虽然需要学生提前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知识,但避免了仪器重复使用,提高了实验效率,节省了学时。其次,对一些经典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测定内容进行了调整,尽可能地改用实际的药物,使其更好地体现在药学中的应用。如将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改为测定中药注射液的渗透压;将三组分相图绘制中的水-醋酸-氯仿体系改为吐温-薄荷油-水体系制备药物乳剂;将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改为同样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的硫酸链霉素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等。再者,新增一些与药学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药物有效期的测定,给学生提供的药品有盐酸四环素、维生素C、金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提交教师审核后,安排实验顺序和时间,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再做出整体评价。

  在新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下,不仅实验项目数增加了,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实验内容和仪器,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突出了知识点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物理化学和自己专业的相关性,提高物理化学及实验的学习兴趣。

  2.3更新升级实验仪器设备

  物理化学实验需要较多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仪器推陈出新。笔者所在的学院近年来就投入经费逐步对一些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如更新了电子天平、数字式压力计、数字温度温差仪、数字贝克曼温度计、自动指示旋光仪、数显式恒温槽、数字电导率仪等常规仪器,同时也添置紫外、红外、荧光光谱仪及气相、液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这些仪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装备水平,满足了各种实验需求。

  现代实验仪器价格昂贵,为避免浪费,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物理化学实验在项目选择和内容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药学专业特色,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尽可能与药学专业融合,充分利用现有药学实验仪器设备。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结合药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共同添置现代实验仪器,供物理化学实验及后续专业课程实验使用。

  2.4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

  目前计算机应用逐步普及。计算机除了采集实验数据外,还可对大量的、繁琐的物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处理。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计算机普及率较高,我们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制图表。

  Excel、Origin等是使用最多的数据分析软件,学生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批量处理、作图、线性拟合、非线性曲线拟合等步骤处理,快捷准确。笔者曾在所教授的班级进行试点,先向学生详细讲授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要求他们用软件处理数据和作图,再打印出来。由于避免了繁琐的人工处理过程,这一要求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所得表格和图形整洁美观,有的学生甚至用word软件来写实验报告。经过几轮试点,逐步推进,现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已成为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之一。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我们更期待有一天能实现“无纸化实验报告”,即学生网上提交报告,教师网上批改并反馈结果给学生。

  此外,学生在物理化学实验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一般不能马上得知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往往是在实验结束后的数据处理作图过程中才发现问题,而此时,为时已晚,只能另找时间进实验室补做。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利用计算机将相应实验项目数据处理的有关公式和流程编写成一个系统程序,学生做完实验后,把数据输入程序中,可立即得出实验结果并绘出相应的图形,从而判断实验成功与否。若不符合要求,立即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当场改正。

  2.5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除了正常的实验教学,我们物理化学实验室部分时间定期对学生开放。目前情况下,实验室开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给实验课上数据不理想或实验失败的学生提供重新做实验的机会;二是对一部分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学生,根据所学过的内容及实验操作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实验。比如学生学习过电导率的相关知识,知道电导测定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水的纯度检验,也做过电导法测定弱酸的电离度及难溶盐的溶解度实验,懂得电导率仪如何使用,有的学生会想到收集学校及周边的自来水、井水、雨水、河水、海水、山泉水等用电导率仪进行水质检测,有的学生会更进一步想到设计电导滴定的实验来测定这些水样本中离子的浓度,如用氯化钡溶液滴定来测定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学生的这些创新性、发散性思维非常值得鼓励,而实验室开放给他们提供了付诸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结语

  通过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实验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一改往日的沉闷形象,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今后,我们将结合专业的特点,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高素质药学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3

【摘要】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1例内分泌性高血压病例的诊治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结果显示,PBL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PBL; 临床医学教学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4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高职教育培养学生不能按照“学术型”人才来培养,高职院校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侧重“实用性”,贯彻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和教育观。

  2.1以“应用”为主旨来选择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化工类专业基础课,在高职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原来参照采用的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物理化学(B)教学大纲,与南京化院高职段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对高职生不适用,需调整。为此,物化教师重新制定了高职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计划,具体章节的教学内容、课时量以及教学要求也做了相应调整。具体做法是:(1)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公式的教学;不再对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简化有关抽象概念的讲授和复杂的教学推导,如熵函数的导出,麦克斯韦关系式,化学势的多种表示式,开尔文公式的推导等,这些内容多数高职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可少讲或不讲,减少一些课时。(2)注重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及基本公式的应用;比如将物理化学原理与生产或生活实际相结合,补充应用例子,可以增加一些课时,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增加一定量习题课,补充一些综合应用思考题,让学生能运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标注一些提高性或拓展性的应用知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或教师选讲,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知识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来改进教学方法

  多数高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的前两个月,对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模糊不清,学习很吃力。所以物化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组织教学。

  2.2.1精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物理化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在授课前应正确把握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哪些重点内容需要精讲,哪些内容略讲,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哪些内容需要讨论学习等。如热力学第一定律中PVT变化过程W、Q、△U、△H的计算,化学反应热△rHm的计算,(Qp,m恒压反应热)与△rUm(QV,m恒容反应热)的关系式Qp,m=QV,m△rHm-△rUm=∑BvB(g)·RT,以及基尔霍夫公式等属于重点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及其应用,恒温过程吉布斯函数变量△G计算通式△G=△H-T△S等属于重点内容,特别是公式△rGm=△rHm-T△rSm在化学反应方向判断、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计算中广泛应用,需要精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举一些计算化学反应△rGm的例子,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凡重点讲授的内容均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来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及公式的理解记忆。

  热力学中麦克斯韦关系式、偏摩尔量与化学势、逸度与活度等抽象内容只作简要介绍。另一方面,对于在无机与分析化学中已经学习过的部分内容,如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式及平衡移动原理、动力学中的简单级数反应特征、电化学中的电极电势计算等,在物理化学中涉及时可以略讲。对于那些教材阐述较为详细学生又能读懂的内容,如热力学中可逆体积功、焦尔实验、焦尔-汤姆逊实验等可以预先布置思考题,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下次课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就思考题的结论在课堂提问,认真自学过的同学自然会踊跃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省了课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2加强习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等;每次下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一定量习题和思考题,同时下达预习任务。其次,教师应加强习题课、讨论课的组织。在习题课上教师精选部分中等难度以上的习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与方法上;然后让一、二名学生到台上演算,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演算的结果进行分析,若还有错误,就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通过习题课,要让学生明白,正确理解公式而不是死记硬背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关键,要真正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演算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联系化工生产实际的思考题,可以组织讨论课来加以解决。如相平衡一章中,讲完二组分实际溶液气-液平衡相图和精馏原理后,布置了两个思考题:(1)为什么工业上常产生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2)常压下若将环己烷(沸点80.7℃)和苯(沸点80.1℃)的混合物进行常规精馏,能否将二者分开?需采用什么办法?让学生上网查找文献资料后再回答。讨论课上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二组分实际溶液气-液平衡相图有什么特征?能形成最低恒沸物的二组分实际溶液精馏获得什么产品?许多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最后再归纳总结答案:问题(1)在常压下,H2O-C2H5OH二组分溶液能形成最低恒沸物(恒沸点78.1℃),恒沸组成:含乙醇95.57%,而纯乙醇的沸点为78.4℃,所以含水酒精用普通精馏方法是不可能获得无水酒精的。问题(2)常压下环己烷(沸点80.7℃)和苯(沸点80.1℃)的混合液能形成最低恒沸物(恒沸点77.3℃),三个沸点相差太近,用常规精馏方法不可能将环己烷和苯分开。可以加入第三种组分丙酮(共沸剂),由资料查出丙酮与环己烷能形成最低恒沸物(恒沸点53.1℃),共沸精馏时丙酮与环己烷可以从塔顶蒸出,从而将环己烷和苯分开。联系生产实际的课堂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2.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训练,是高职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物化实验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及提高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南京化院开设的物化实验有: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反应平衡常数测定,物质燃烧热的测定,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测绘,以及电化学参数的测定等。物化实验技能训练,不仅包括基本操作能力、观察并收集数据的能力;还包括处理实验异常情况能力,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等。

  实验教学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探求实验方法。例如,讲完化学热力学后,给学生布置任务:测定某个固体有机物的燃烧热,要求学生提前写好实验方案。该实验测定步骤较复杂,从样品准备,点火丝的安装,氧弹充氧到量热计的安装,温度测量等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仔细操作,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就会因点火不成功或燃烧不完全而引起实验失败。同时要求学生认真作好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观测记录。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会运用已学过的△rHm与△rUm的关系式,以及基尔霍夫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最终计算结果即是所测物质燃烧热。学生通过圆满完成燃烧值测定实验,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运用热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物化实验,可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这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进行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级“3+2”应用化工专业学生的物理化学学习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大多数同学都重视物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过的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有了较深刻印象;并且,大二第4学期《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可见,物理化学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高。

  3结语

  根据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3+2”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职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具备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5

  引言:我国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因为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发展滞后而导致医学教育和医疗质量不高和医科毕业生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临床和社会需求,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基于学科的课程教学模式,侧重于医学知识的传递和复制,而没有相应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根据我国的医学教育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吸收国际上基础医学教育的优点,在教学设计上,我们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必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进行跨学科、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系统整合,建立创新性学习模式,并建立新颖的学习管理系统加强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1.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教学改革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学改革后的新课程的特点是:(1)将重点放在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上;(2)教学方法适应性和弹性更强;(3)在课堂教学不足的情况下,向学生传递足够核心信息。

  新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由此看出,新课程既方便了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推进医学高校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2.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分析

  2.1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坚持接触医学问题前移,临床实践前移和科研训练前移;推进临床与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和推进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建立以人体健康与疾病导论为切入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教学模式,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PBL等案例式、讨论式的方法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并推进考试方式的改革。

  利用大学生自主创新基金及平台,尽早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2强调基础联系临床

  在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学科中,应该适当邀请临床教师讲授某些章节。

  例如,可以聘请外科医师讲授解剖学课程,聘请临床医师或从事药学研究人员讲授病理学或药理学课程。

  这样,临床医师可以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充实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

  基础医学教师如果不参与临床实践,不接触患者,就不可能联系临床进行教学。

  因此,基础医学教师参加临床见习或实践是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最有效途径。

  2.3融入人文精神教育

  我国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体系由于分科过于精细,造成了基础与临床的脱节。

  有些学生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院,没有接触患者,更不会看病识病。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等第二课堂内容,使低年级学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体验人文精神,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早期进入医师角色。

  2.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

(1)为了更能规范化地监控、监督教学过程,应当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组织听课等手段结合起来,对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改革实验课程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每节实验项目的出勤、课堂技能达标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评价的成绩。

  而结果评价”包括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和实验笔试考核成绩,这种二者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2.5设置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对比美国医学生在校第二年末参加的美国疾师执照第一阶段考试,我们应该设置与此相对应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考试内容除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外。

  还应当包括各器官、系统的异常结构和功能以及治疗原则。

  这就要求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即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疾病和治疗及相关药物作用。

  例如,在心flIL管系统学习中,除了掌握心脏正常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心脏异常时各类病病的发生机制和转归。

  2.6加强师资的培训

  教学改革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

  将学校原有的系、部重组,设置跨学科的新型结构:学群。

  教学改革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小知识结构,还应具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搞好教学改革的教学,就必须培养博学的教师。

  一方面各医学高校内部教师岗位相互轮换,另一方面做到将教师请进来、输出去,通过不同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结束语

  尽管实施基础医学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但是实施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群策群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改革的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教材的编写,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等。

  总之,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过程。

  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最终找到规范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基础医学教学能够真正适应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泓波,赵志伟,高维娟. 以病理生理学为例 浅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J]. 承德医学院学报. (06)

[2]王文星,李豫凯. 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基础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40)

[3]凌灿,仵燕. 基础医学教学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 新疆中医药. (05)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6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模式等已不适应应用技术转型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革。本文以辽东学院轻化工程系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作为分析对象,就大学应用技术转型发展,提出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内容。为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一、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理化学是由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构成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结构化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宏观、微观规律。现有的本科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包括物理化学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理论课程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原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理论,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物理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很难将其与实际相联系,然而,物理化学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广泛存在。与其他以应用为目的的课程,具有本质的不同,实际应用更注重最终结果,很少对于原理、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这导致物理化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体现。社会、企业需求人才与现有高校培养的人才严重不匹配,因此,必须进行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是当前部分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企业需求而提出的变革性改革。物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更需要转型发展,以应用为中心开展教学。基于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提出物理化学课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1.授课内容改革

  现有轻化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授课内容大体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化学等理论。其优点是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完整性、相关性、系统性,知识体系完善,即使是18世纪形成的知识点、化学规律也系统的包含,因此,非常适用于知识的系统学习。然而,其缺点是现有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局部性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在现有的课程内容中,热力学部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中包含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及反应热效率等系统知识,其中包含的热力学参数有热、功、内能、焓、熵、自由能等,这些知识系统,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几乎很少涉及。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只需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即可,而无需对工艺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即使企业在进行技术改进、创新过程中,涉及理论知识的应用分析,也仅是对部分理论的应用,不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些理论知识更适用于一个企业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在企业还没有进行生产时将某个实际项目中涉及的问题通过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可看出,高等教育教学的原则是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企业技术人员需要理论知识,但需要的程度可以是不系统的。对于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企业的需求,那么,相应的课题内容也必然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发展也是基于本地的需求,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是基于地方企业的需求,辽东学院轻化工程专业应该以辽宁地区相关企业需求为主,兼顾其他地区相关企业需求为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因此,课程内容改革需要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辽宁地方企业和其他地区企业技术人员需求知识的调研、总结。对相关企业调研,总结企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构成体系,分析知识的需求重点。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企业需求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相关企业技术人员涉及的知识,则在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时保留,并重点讲授。对于企业不涉及的知识或涉及较少的'知识,仅是从学习角度,体现物理化学完整性的知识,可作为学生辅助学习知识。第三个阶段是不断完善、更新教学内容。社会进步、企业发展、产品更新、工艺改进,必然涉及知识的更新,因此,课题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对企业需求的不断完善。

  2.授课方式改革

  现有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优点是通过学习学生可对物理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缺点是学生学习后,总是在问学了有什么用?实验教学的优点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验证、分析、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缺点是实践方式死板、学生仅是为了验证知识,而不是去应用知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优点应该是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然而,现有高等教学的优点恰恰不是企业需求的。企业需求的恰恰是我们所最不具备的,也就是现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缺点。在授课内容满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授课方式也需要进行改进。现有理论教学授课方式的缺点是学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那么,在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过程中,应通过理论授课告诉学生有什么用。与之对应的授课方式可考虑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人员共同授课,校内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企业兼职人员讲授实际应用的知识,从而完善知识的传授、应用。

  现有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按照实验类型可分为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应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增加创新型实验,针对企业生产的某个实际工艺流程,对工艺流程进行了解、验证、提出问题、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创新型实验室可以是教师的研究课题中的某个工艺技术,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生产中的一个流程,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考核方式改革

  现有的理论课程教学考核形式以考试为主,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核心。优点是可系统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缺点是不以知识的实际应用为核心。结合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也应该以应用为主。考核的核心是在实际应用中的知识,因此,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可包括理论知识的系统考试、实际应用知识考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核三个部分,相应的成绩包括平时考核(10%)、理论知识(20%)、企业应用知识(30%)、解决问题应用知识(40%)。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的分析,可看出,企业需求是现有应用技术大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用企业需求为核心向导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才有可能满足社会、企业需求。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7

  物理化学课程是大学化学化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京化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的高职-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简称“3+2”)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转段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许多化工企业在招聘普通员工时,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深度要求并不高,关键要看员工是否具备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物理化学不仅是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作者以南京化院“3+2”应用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物理化学教学要求高

  在“3+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物理化学课程理论课为88~96学时,实验课2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3、4学期开设,参照采用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物理化学(B)教学大纲,采用教材为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第3学期《物理化学》(一)理论课为44~48学时,需讲授的内容主要有: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第4学期《物理化学》(二)理论课为44~48学时,需讲授的内容主要有:相平衡、电化学、界面现象、化学动力学。课程教学课时少,知识容量大,教学难度相当大。

  1.2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所招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学生和中职毕业生,多数学生中学数理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许多学生对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状态函数、熵、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等难以理解。尽管第一学年已经学习过了高等数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等先修课程,可是有些学生连基础物理知识和简单的微积分运算也没能很好掌握,遇到热力学的功和热的计算,不知如何下手。这些不利因素增加了物理化学教学的难度。

  1.3物理化学传统教法效果不佳

  物理化学传统教法是授课教师首先参照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物理化学(B)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熟练备课后,开始授课。由于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上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上课进度比较快,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物理化学中包含许多抽象概念,由数学推导得出的结论、公式,而公式的应用条件又是由具体的物理过程来决定。教师授课要先解释基本概念,然后要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及公式推导,再讲结论以及公式的应用,讲例题(需板书),最后再布置一定量习题让学生课后复习。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对于那些数学物理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适用,他们会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作笔记,课后认真复习记忆,但这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只占少部分,不超过35%。多数高职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快节奏的传统教法,他们上课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对物理化学教学中一些理论阐述及公式推导的反应是—不懂;有些学生甚至连完成课后练习都感到困难,时间一长,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兴趣。采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是教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面对目前我校高职物理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具备必需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物化教师必须探索高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好高职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工作。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8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微生学》教学方法的探索论文

  根据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转型发展的需要,为有效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改变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0前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基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医学检验在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及临床检验技能的实用性的检验人才。《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内容涉及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三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为后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新开设的本科专业,结合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转型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在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从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改变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授课总学时为80学时。课程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三篇,每篇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分别叙述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归纳为“三性两法”)。内容编排上,该课程的各论部分是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比如细菌学各论部分基本上是按照细菌典型形态来编排的,合计包括了十四类。如果仅仅利用课堂上授课很难把所有内容讲完,而且面对如此繁多的病原微生物,学生也很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体设计时,我们确立了以核心知识为主线的原则,选择目前影响较严重或流行性高等的病原微生物作为重点讲解章节,而精简一些相对少见和较易理解的章节。

  2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任务驱动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医学微生物学》各论部分的每一类病原微生物的内容碁本都是从“三性两法”五个方面来介绍的',我们通过在课堂上仔细讲解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后,会将一些相对容易理解的章节以有奖任务的形式分配给学生,学生课后自己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在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髙。

  2.2PBL教学法

  如,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将一些实验项目进行了改革,会提前一个月布置实验内容,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课上总结陈述和讨论。当然对于较难理解的章节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法,但是在授课结束后结合经典的习题练习巩固,推荐给学生一些质量较好的精品课程进行再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3改变考核方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理论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同样重要,我们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1)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都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注重过程考核。除了常规的出勤和作业要求外,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如参与小组讨论、病案分析等)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加分项,实践教学中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都是平时成绩考核加或扣分点。

(2)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逼”学生在课后多下功夫。学生自己整理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汇集成题库,根据出题质量给予评分。学生在出题过程中,回顾和梳理了课程的重点知识,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3)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易班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或期中考试考核,大幅降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考核方式更多样,教学质量和效果却得到明显改善。

  4总结

  人类迈入21世纪的同时,也迎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医学检验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加以提高和发展。《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了解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机制非常重要,是他们在今后的实践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9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和趣味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学生为为主俸,注重堵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造力.

作 者:李延伟 姚金环 刘长久 姜吉琼 钟胜奎 Li Yanwei Yao Jinhuan Liu Changjiu Jiang Jiqiong Zhong Shengkui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广东化工 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xx 36(12) 分类号:G4 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0

  浅谈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学是师范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对师范类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当代教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学教学的关键。笔者在公共教育学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探讨。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切知识中,唯有关于方法的知识最有价值”。就教学方法来说,流派纷呈,理念杂多。面对这肥沃的理论土壤,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让高师生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之中,理论与实际融合,形式与内容交汇,从运用与操作的层面上理解与吸纳教育学知识。

  一、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让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的这一新变化,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挑战。不仅需要他们对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以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个人的研究能力的形成既需要相关的知识,更离不开有指导的训练。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普遍较低,与师范院校不够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教育学教学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根据教育学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设计一些研究主题,或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的课改,接触中小学教师并学习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经验,专题研究性学习使高师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实践,学生思维得到广泛的发展空间,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进行合作学习,让师范生的合作理念成为指导未来教学的思想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功不仅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需要个体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学生群体的竞争意识过强,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的现状。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既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格局或情境的一大变革。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个体提出问题,找出疑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自由产生召集人、组长、记录员、以8人为一组,围成“o”型,成员主动亮出自己的疑点、问题,进行交流。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同学们时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时而“和平共处”、达成共识,待每个成员的疑点、问题都发表出来后,全组成员就疑点的多少,问题及策略的新颖性、科学性、具体性等条件,评选出该小组的三个最佳动脑奖,并说出评选的理由及提供的有效策略。此过程是学生披露灵性、展现个性的过程,一些深远广阔的珍贵思想由此而生,也是不同思想、观点相碰撞、撞击出五彩缤纷的“火花”的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每组自觉产生一位讲解员,作为本组代表,充任教师角色,面向教师与全体同学介绍本组的合作探究结果,可以是本组评选出的最佳问题或最有价值的疑点,也可以是受本组成员思路启发,经过本组成员共同研讨一致认同的观点,最后根据以上评选最佳动脑奖的标准,评选出两组最佳合作动脑小组。交流结束后,要求把个人、小组的有关材料一同交给老师,以便教师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参与过程与努力程度。参与的过程、努力程度与评选的结果不仅与学生平时表现挂钩,而且把它作为评定期终成绩的重要依据。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精彩之处掌声不绝,疑惑之时双眉紧蹙,观点一致时频频点头,报以微笑。组与组之间既暗中相互较量又明里鼓励、欣赏,形成一种既合作交流又比赛竞争的良好氛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集体精神的显露,更是个体、集体主体性充分发挥的价值体现,是一个成就自我,帮助别人的过程。学生们交流的不仅仅是观点、看法,更重要的是让不同系别、不同班级的同学交流了思想和感情,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与友情,更深刻地体味出“同舟共济”的现实意义。[1]

  三、运用自由演讲等形式,让师范生口头表达素质得到锻炼

  教师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教师与其他科研人员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必须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备的条件。语言优美,饱含感情,语速适中,重点分明,抑扬顿挫,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不但可以实现知识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实现情感教学目标。为此,在教育学课堂上,每堂课前5分钟可让学生自愿或轮流到讲台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创造活动。其要求有三:(1)自由。形式不限,如可采用演讲、唱歌、朗诵、绘画、书法等形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介绍影响自己最深的教育名著,可介绍健康向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也可展示自己在板书和画简笔画等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特长、爱好。平时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有专业的敏感性,善于从报刊及文学作品中发现并摘抄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言警句,尤其要关注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非教育家的教育观点,如爱因斯坦、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他们的'见解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形式既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2)创造。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标新立异,展示自身的特长、爱好,充分体现个体的价值。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特点,先找出自己的亮点,再按照周密的计划,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3)限时。时间限于5分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表现自我,时间虽短,但在竞争的气氛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活动完毕,教师及时反馈,指出优缺点,学期末评出优秀范例。如有可能制成录像带放映出来,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取长补短。这样的活动,学生以自愿的心态投入,让学生在不经意打造的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从而真正掌握教育学理论,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教师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如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及绘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四、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师范生通过实例尽快融入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学课程大体属于应用学科,本身来自于实践,所以具有采用案例教学的先天优势。一旦确定某项教育内容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便可以着手进行课程设计。第一步应确立教学目标,尽可能使目标表述为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第二步选择或组织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师范教育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2](p.6)一个好的案例是能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一个好的案例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它是学术思绪驰骋的依据。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更多的参与,这种参与从课程设计以后便开始,教师和学生都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诸如在学生方面分析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使学生乐意参与案例教学,成为一个积极者,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思考,适当进行小组讨论,这是学生准备案例学习的两种水平。在教师方面涉及内容的掌握,诸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的把握。

  在教学实施阶段,案例的讨论是核心部分。首先在开始阶段,进行案例讨论也就意味着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其次,师生共同对案例中的论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甄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并据此尝试性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后两个阶段分析的基点。再次,便是备择方案的讨论,备择方案可来源于学生前一阶段的讨论,也可由教师建议提出,这视学生发展情形而定。讨论时有时需进行几轮分析,预先削减其中的一些不适宜的方案,然后对比分析相对适宜或适宜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的方案。最后实施阶段是最佳方案在实践的延伸,学生可依前面所确立的方案作实施计划。这对学生教育实践性价值观、实践技能技巧的初步形成有很大帮助。

  总体而言,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有助于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但案例教学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非所有课程内容都可以参与。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尤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严启英.“自学―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微探[j].广西格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1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论文

  工商管理中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挖掘员工的职业潜力,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商机根据市场的发展前景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这都是企业工商管理要研究的新问题。然而,在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中,企业的领导人员对现今的工商管理理念、方法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认知,致使企业工商管理的进度缓慢,再者,当前企业的发展中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使得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对此,还需要企业人员从一个全新角度去了解和探索工商管理的方法、理论,并构建一个持续化的企业工商管理的模式。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存在一种局势。即中小企业工商管理没有形成一个规模,大型企业工商管理缺乏管理体制的改革,导致企业工商管理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可想而知企业工商管理的并没有企业的战略目标达成贡献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此外,当前的市场是一个开放化的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还存在管理理念、企业工商管理方法的对比,此种局势下,若不深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的改革,启用新的企业工商管理方法,很多企业可能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诠释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概念

  工商管理的概念引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现有企业发展的意见融合,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学科,其涵盖的知识除了管理学思想之外,还有工程技术分析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牵引,这些都是一个企业领导人员必修的工商管理知识。

  其次,企业工商管理包括运作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不同的管理任务,与此同时,企业领导人员还要兼顾企业文化以及非盈利的社会活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意义

  1. 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企业工商管理负责的主要内容是帮助企业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企业的运转机制,使企业的运作模式处于最高效状态。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在提升企业运作效率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发展。再者,因为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使得企业内部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在资源的生产成本上也得到大幅度的压缩。

  2. 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方向,一般而言,企业工商管理遵循市场调查—确定市场动向—判断企业走向—制定企业发展方案的方式,来减少企业工商管理可能出新的错误,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企业工商管理的成本错误,避免给企业带来资金浪费。

  3. 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

  员工是企业工商管理的动力来源,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张,企业招收的员工人数也会随之增加。为了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应该采用奖惩机制,一方面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其能够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另一方面,对优秀的员工采取激励政策,这样能引导其他员工向优秀员工看齐。从客观层面讲,企业工商管理采取奖惩机制也是间接性提升员工的收入,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水平低下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力度。然而,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企业成立时间和发展规模的区别,造成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不一,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差距悬殊。比如,当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存在生产活动闭塞现象,企业的产品生产中生产部门和市场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致使产品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地协调,再者,企业内部的管理过于僵硬,缺乏灵活的应变,而且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都是照搬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不仅出现冗余现象,还存在管理模式和企业发展现状格格不入的情况,长期下来,企业工商管理的执行会出现瘫痪现象。

  另外,企业工商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存在管理技能不足、实践技能匮乏以及理论知识空泛的现象。此种情况下,企业工商管理的管理人员很难正确识别,企业的发展商机,加之管理人员过度追求企业效益的迫切心理,使得企业工商管理的战略计划只停留在短期内的效益增长,忽略了企业长期发展。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企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矛盾的现象,而此种境况下,企业中过度急功近利的管理人员会选择短期效益。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下,国内的企业与国外成熟企业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这就说明企业工商管理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企业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综合的经济效益也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企业开拓能力的控制不足

  当下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中多数将“零库存”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简言之,企业管理中只是看着效益的增长,忽略了市场需求与企业工商管理生产模式的结合。生产部门和市场部门分离是企业经营中的常态,生产部门只注重产品的生产,市场部只注重产品市场需求的调查。因为生产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分离,所以生产部门不能根据时下的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品生产调整,致使出现产品堆积、压货或者快速哄抢,难以补货现象。

  企业开拓能力不足还体现在企业对物流环节的认知错误,忽略了物流环节在产品供销上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物流管理仅仅存在于纸面上的形式化。此外,现代的企业物流承担着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衔接工作,而因为企业开拓中忽略了对物流管理的整合优化,致使企业遗失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三)企业自身定位不明确

  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工商管理的思想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近些年企业财务报表中上升的财政数字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额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在此趋势下,企业已不满足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和现有的企业规模。企业开始追求更加长远的战略目标,其市场份额的占领,也从国内市场转移到国际市场。此种境况下,企业除了完善内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之外,还担负着更多的企业责任,企业工商管理除了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操作规程之外,还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与此同时,企业工商管理中还应涉及环境保护、绿色资源的使用以及员工的培训发展等。但现实的企业发展中,对于自己在市场、社会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给企业的战略计划的制定和社会义务的履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新方法

(一)培养合格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

  对企业而言,合格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坚实的保障,也是企业工商管理各项计划实施的基础。对企业员工来说,参加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也是成为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必经之路,而为员工选择优质的培训路径,既能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提升也能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对待工作中的培训态度谦卑。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员工培训主要涉及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现下的企业中,除了外在知识技能储备资源培训外,还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让员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正面且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各项困难。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除了人力资源的优化分配外,同时也掌管着员工的培训晋升以及洞察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战略走向。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调配,保证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进程和培训力度。除此之外,企业工商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根基。由于企业发展规模大小的不同,企业员工数量也有所差异。此种境况下,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发展实况和具体的人员数量,合理分配员工的岗位任务,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管理项目,它渗透于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并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员工而言,企业财务管理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财务管理团队的建立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也是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前提,财务管理团队的建立除了完善企业内外的各项财务工作之外,还能延伸财务管理的范围,并对企业内外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化的规范管理,进而落实企业工商管理的各项措施,增加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

(三)强化企业责任的履行

  企业工商管理的新方法,除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之外,还涉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长期以来,大部分企业工商管理的重点,都集中在企业战略计划的部署、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市场需求的调研中,忽视了企业在社会中的责任义务,致使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反响平平。对此,企业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职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企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进而让人们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好感,为企业培养固定客户。

(四)探索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当前的市场竞争已不是的单纯国内市场的竞争,而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因此,企业的产品定位不能仅限于国内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而应该着眼于国际市场当中的客户需求,使得产品的定位能满足不同层次、领域、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应建立在系统化市场侦查的基础上。一方面,让企业工商管理人员能立体、客观、全方位的了解,如今国际市场的发展局势,进而划分企业的目标顾客群体,然后根据目标客户群体决定产品的功能、包装、造价成本。

  另外,企业要往国际化的道路前进,应该当前产品的市场份额占领有一个综合了解。比如,哪些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哪些产品还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及哪些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这些都是企业冲向国际市场首要的考虑因素。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产品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生产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密切合作,生产部门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品生产调整和产品补货,避免多余的生产资本浪费,使企业管理的新方法真正有效运行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工商管理中是企业管理各项内容的综合概述,它对于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商机以及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中,企业的领导人员对现今的工商管理理念、方法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认知,致使企业工商管理的进度缓慢,再者,当前企业的发展中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使得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状态。对此,在今后的企业工商管理中,管理人员应采用新的工商管理方法,弥补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使企业能持续稳定发展。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2

  1.1轻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但传统观念上一直将实验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定位于辅助教学的地位。长期以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缓慢,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僵化。一些医药院校甚至只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学生按实验书上的步聚和方法机械地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局限于实验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实验积极性不高。

  1.2实验内容与专业联系少

  物理化学实验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涉及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是后续药学专业课程尤其是药剂学的技术基础。但现行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内容,更多的是从化学的角度去设计,没有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验进一步选择、扩展和深化。目前很多医药院校开设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并不能真正体现物理化学原理和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尤其是缺乏与药学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1.3实验仪器设备更新缓慢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是测定物质的理化性质,因此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近年来,随着现代实验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了大量的智能数显式仪器。这些新仪器的使用,不仅使测量过程更为便捷,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但有些院校由于对基础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仪器设备老旧,长年无更新换代,从而影响了实验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4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落后

  物理化学实验结果得到的是一系列实验数据,目前大多数学生仍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即通过计算器计算、用坐标纸手工作图以获取斜率、截距,或在手工绘制的曲线上作切线等。由于物理化学实验数据量大,处理繁杂,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处理结果易出现人为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核查其计算结果。因此,有必要选择适当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来辅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3

《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摘 要:根据医学遗传学大纲要求,灵活使用“问题式”教学、“换位”教学、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 换位教学 案例分析法 情景模拟法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和医学结合的一门前沿学科,主要研究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现今随着医学的发展,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但遗传病的相对发病率却迅速增加,为此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好医学遗传学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本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难度。主要表现在:首先,课程内容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学科发展迅速,而开课时间先于专业课,临床医学专业安排的课时较少(32学时),学生临床知识薄弱,理解难度较大。且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授课都是超过100人的大班,学生的来源不一,中学生物学基础差异较大,学校缺少遗传病病例,教学易于纸上谈兵,把握教学进度因人施教难度较大。其次,临床医学生对于医师资格考试或研究生考试中占据较大分数比例的学科和专业课程很重视,对相关性较小的学科比较忽视,而本校医学遗传学又为考查科目,学生不重视。针对以上困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改革,根据教学大纲灵活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克服众多难题,使教学有了新起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式教学

  如今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结合文本、图形、动画、视频,更形象生动,包含信息量很大。按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且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记录、思考、记忆的时间较少,影响知识的接收。针对该问题,笔者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方法,即由老师根据知识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归纳,解答问题。在每一章节授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布置的问题,问题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串联本章节主要知识点的系列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预习题;第二类是精心设计、筛选出能激起学习兴趣、启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为保证学生能按要求完成课前习题,特制定了督促和考核制度,期末成绩由作业、课堂提问、考勤、考试、实验、课外实践研究等六部分组成,上课要随机抽查预习作业、进行课堂提问,作业情况记入考试成绩,对未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每次扣除5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能了解、熟悉课堂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巩固了学习基础,学习热情提高了。通过设计思考题老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对那些由于大学管理宽松抱着“60分万岁”心态、不刻苦的学生起到了极好的督促作用,也引导学生克服只重视考试科目、忽视考查科目的倾向,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换位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章节让学生授课。如“疾病的单基因遗传”一章分段清晰,有中学生物的学习基础,适合学生上课。于是,就以自愿报名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讲授。很多学生对当“老师”积极性很高,按小节分配给学生,要求制作PPT进行讲授。这样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过讲台的学生都反映为这几分钟的内容花费很多时间,体会到当老师的不易,而且通过精心准备又对相关内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台下的学生因为是同学上讲台,注意力更集中,更积极地思考、提问。教师从学生的授课中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对知识的误解,还能体会到学生想要学什么,怎么学。为让换位教学不至流于形式,师生评议程序是关键环节,老师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及时更正学生讲授中出现的错误,解答问题,给予加分奖励,并让同学也参与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91%的学生表示喜欢“换位教学”的形式,52%的学生表示愿意扮演老师的角色。换位教学在激发主动性、培养基础素质、锻炼综合能力、构建和谐课堂等方面效果良好。

  三、案例分析法

  医学遗传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由于是基础课,本校临床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课,学生临床知识薄弱,接触遗传病病例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为让学生能将遗传的基础内容与临床联系起来,了解医学遗传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笔者在课堂中插入较多遗传病例,进行案例分析。

  精选合理病例是案例分析法的核心,教师利用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积累了较多病例家系。教学中选择合适病例家系,在病例中隐含适合的问题引出各知识点。如在单基因遗传一章中以一个慢性进行性舞蹈症家系为例:某一临床学生家族有多个舞蹈症患者,伯伯45岁发病,父亲42岁发病,2个堂姐20多岁发病。遗传病实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绘制家系图后结合病例提出问题,从发病年龄引出单基因病发病特点中延迟显性、不规则显性、遗传印迹等非孟德尔遗传特点。通过计算该学生的发病风险掌握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计算方法。从临床的诊断过程,让学生熟悉遗传病的诊断方法,并拓展到基因诊断的知识。

  案例分析法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法则是创建情景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如讲授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一章,创建一个实践病例情景:一名因感冒入院的2岁男童,儿科医生发现患儿反应较迟钝、通贯手、肌张力低下、隐睾,询问得知患儿免疫力较差,常感冒发烧。教师扮演患儿家长,学生分组模拟医生,讨论检查方案,进一步给出情景病人染色体检查结果为47,XY+21,从诊断过程中引出遗传病的'诊断方法及特点。患者家庭要面临再生育问题,引出遗传咨询的概念、方法、意义。我们还以人类一些正常性状的调查模拟遗传病调查,学习运用hardy-weinberg定律,收到好的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能在课堂上始终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解决了理论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深受学生好评。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4

  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

  本文从一名新任主讲教师的`角度,具体从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加强学生学习管理这三个问题切入,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做了一些初步探索,给出了一些经验总结.

作 者:马传国 王亚珍 陈国华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高教论坛?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FORUM?年,卷(期):?“”(5)?分类号:G642?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5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医学物理教学经验概括性的探讨了,医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望对提高医学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关键词】医学物理 教学方法 求知欲 教学质量。

  医学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

  要想教好医学物理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也要涉及一些生命科学领域。

  同时,要想搞好医学物理教学也必须要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行。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医学物理教学经验,初步谈一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其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有待解释和已解决的实际问题。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

  但它一定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源于实践,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通过有效的方式得到内化了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理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讨论的技能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医学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医学物理学案例的应用也同样是千变万化的。

  在讲超声波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引入下面的这个案例超声波探测人体时为什么探头要涂抹蓖麻油等声耦合剂?案例提出来后,先让学生思考该用什么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个案例。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会知道利用声波强度反射系数和强度透射系数公式可以圆满地解答这个问题。

  因为人体与空气的声阻抗差别较大故强度反射系数大,人体与蓖麻油的声阻抗差较小所以强度透射系数大。

  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对此案例印象深刻,就算经过较长的时间也能记忆犹新,对该部分的知识自然不容易遗忘。

  综上所述,使用案例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快乐的学习,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这既是学生的'众望所归,也是教师的期望所在。

  二、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

  与传统的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相比,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开设这门课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生为以后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临床工作的需要。

  但这门课内容多,课时少,且各个章节联系又不很紧密,对医学生而言有不好学的特点。

  引入PBL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门课。

  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讲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各种思维在参与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中会得到逐步培养、发展。

”PBL正是体现了这种教育理念。

  PBL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尝试:譬如在讲附加压强这一节时表面张力系数一定时,弯曲面的半径越大,附加压强越小。

  半径越小,附加压强就越大。

  讲完之后,随即就设置一个问题,大肥皂泡和小肥皂泡连通时,会发生啥现象?学生会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会根据所学的知识点总结出,大泡越来越大,小泡越来越小直到小泡贴在管中与大泡的曲率半径一样为止。

  那么为什么在人体当中大小肺泡相连处未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会展开更深入的思考,这时讲述表面活性物质,会使学生明白,原来是因为人体肺泡表面液层中分布着一定量的、由饱和卵磷脂和脂蛋白组成的表面活性物质,是它在人体呼气和吸气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这样在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会使学生感到生动形象,切合实际。

  总之,采用PBL教学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而且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STS教学法

  STS教育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的英文单词缩写,既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它还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STS其目标是科学素养的提高。

  科学素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新能力。

  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医学院校学生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生命、生理现象。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引入前沿的STS教学思想,可以构建完整的医学物理知识结构,彰显其交叉学科特色。

  医学物理学涵盖了物理学、医学设备学、及其临床实际应用等知识,可以说提供了典型的STS教学情境和条件。

  医学院校专业设有临床、麻醉、口腔、营养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接触到先进的影像技术、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这些都和物理知识联系紧密。

  所以在讲课时要多注重所学知识与高新医学成果的联系。

  比如在讲多普勒效应时要介绍彩色超声多普热血流成像议,在讲超声波时介绍A超、B超、M超等高新仪器。

  这样会大大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物理的热情,让学生明确学不好医学物理,以后将于高新技术成果无缘,这就明确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

  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就是强烈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就是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对某种知识欠缺不足,而力求获得提高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此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比如:在流体力学教学中提出为什么在测量血压时必须注意体位和所测量的部位?然后根据伯努利方程详细解答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保证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五、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可以多讲一些像伯努利、泊肃叶、托马斯·杨等在医学领域和物理学领域都有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

  能使医学生明白科学领域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从而打消医学生学不学好医学物理无关紧要的错误观念。

  这样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帮助。

  总之,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益处。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16

【摘要】为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的全科医疗人才,我们对临床医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已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疗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临床医学 改革 综合能力

  为适应社会和我院全科医学发展的需要,以及更多的为基层医疗培养应用型的医疗人才,我院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 确立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1 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教学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充分体现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

  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提高教学时效比例,将临床诊断学大部分进入实验室授课。

  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操作过程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实力教学的目的。

  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2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适应目前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临床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

  基础课一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一专业需要为主。

  同时采取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原有的部分课程列入选修课。

  二、构建学生专业综合评价的考评体制

  1 实行理论与理论测评分离

  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改变原有一纸定乾坤的模式,采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分离,对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测评,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认定为专业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改变,强化专业技能要求。

  其中理论考核由题库生成,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抽取考试题目,技能考核分口试、操作两部分,请院外专家进行测评。

  2 建立技能目标考核标准

  临床医学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课终考核、毕业考核。

  平时考核以各科理论考核及实验诊断报告质量打分。

  课终、毕业考试实行双盲片考核。

  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以具体操作内容双盲抽取。

  根据内容分部分目标进行考评。

  3 完善实习考核办法

  在实习手册中增加实习考核标准,完善实习双向(学与教)督促机制。

  按专业课分别设立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

  对考核过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带教医生考核签字、每一大部分由科

  室会考、学校抽考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前由学校与医院科室共同检查考核。

  三、 对毕业考核进行改革

  传统的毕业考核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很难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如我院对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行了OSCE考核,OSCE考试共有三个站,第一站为病史采集,内容涉及了临床的各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第二站为体格检查,几乎涵盖了诊断学所有内容和四大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第三站为外科技能操作:心肺复苏、乳腺检查、外科缝合、打结、换药等等;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这三站的考试,随机抽取题目,让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考核,严把考试质量。

  考试最终结果取上述三站所得分数平均值。

  对于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更能反映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以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也是非常有帮助。

  四、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变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教学方法上要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体现学科特点与培训目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个性潜质与创新精神。

  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注重启发、讨论、演示、操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鼓励应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采用静评指标测评与动态考评相结合,通过教学条件评定、教师学术水平评定、教学手段评定、实验教学专家测评、课堂教学学生测评、教案质量专家测评、第二课堂质量评定、考试结果分析等多个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进行质量评估,推进专业主要课程建设,并带动相关课程建设。

  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的专业素质、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操作技能考核及格率达95%以上。

  各教学实习医院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良好。

  但因存在生源素质差异,教改实施后存在部分学生不适应等情况。

  因此,还需不断摸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厉岩,马x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J] 医学教育 2004,5.

[2]陈小华,刘晖,对民办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