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评课稿3篇(分米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0-09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毫米的认识评课稿3篇(分米毫米的认识评课稿),供大家品鉴。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3篇(分米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1

《分米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市四小

  温宏伟

  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1 分米、1 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像这种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

  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 1 分米和 1 毫米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

  设计新颖,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导入自然流畅,引出知识出发点。导入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又联系实际生活自然过渡到新的知识。

  2.注重细节处理,关注知识生长点。例如,在直尺上指出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的长度,既能从 0 刻度看起,又能从任意一个刻度看起,使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3.深挖教材内容,体现知识延伸点。例如,课的结尾,利用一位学生的数学日记,以及介绍微米、纳米等知识,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延伸点。

  有几个建议或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在让学生画线段时,不要呈现“定点、连线、标长度”的步骤。没有必要限定学生画线段的步骤,画线段其实也可以先画一个端点,再画线,再画另一个端点或可以先画线,再画两个端点。二是当教师抛出“ 0 刻度看不清怎样画”的问题时,教师的课件上其实并没有完全遮盖住,学生完全可以从 0 刻度线画起,建议可以用“直尺 0 刻度线位置断掉”或者直接擦去 0 刻度线附近的刻度线,使之模糊。三是在学生提出“ 15 厘米等于几分米”时,教师应当抓住生成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肯定有学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2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学会了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使学生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操作、估计、测量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到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本节课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迁移再到思维的转化,一直到思维的深化,张老师一环扣一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导入新课部分,张老师让学生自己回忆上学期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明确他们之间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问了1米等于多少厘米,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这样一问,为后面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导入简洁有效。

  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部分张老师把讲授和学生自学处理的很好,张老师问1盒饮料高8(),紧接着又问一根吸管长1(),让学生填出适当的单位,这时学生产生了分歧,张老师告诉学生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接下来张老师让学生拿出直尺,比划出1分米有多长,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分米,只要找到10厘米,也就能找到1分米,完善了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新课改强调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所以在让学生比划1分米时,通过让学生在直尺上比划、试估等过程,让学生反复操作以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概念。课堂上让学生找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学生找出了不少,比如胸卡的长度、文具盒的宽度等。通过学生自主尝试,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感受新知,接着让学生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可以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有的学生回答从刻度“0”到刻度“10”,有的学生回答从刻度“2”到刻度“12”,张教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带动了学生的思维。张老师课件出示米尺,让学生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得出了1米=10分米。

  在教学毫米时,张老师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需要找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引出了毫米这一长度单位。先让学生在直尺找出1厘米的长度,再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小格,一小格就是1毫米,并揭示“1厘米=10毫米”的结论,用笔尖指出1毫米的长度,接着张老师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学生说了很多,比如银行卡的厚度、学生尺的厚度等。

  注意细节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老师把握了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大约”一带而过,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严谨意识。整节课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以感觉到张老师在备课时下了一番工夫。教师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这节课提几点的建议:

  1、让学生课前找1分、2分、5分的硬币,让学生自己动手量它们的厚度,这样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

  2、因为找1分米的物品在教室里比较难找,出现的少,可以课前多找一些日常物品,让学生去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让学生知道

  1分米的物品其实有很多。

  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正因为有那个目标,你才有劲儿往前走。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3

“毫米的认识”评课

  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毫米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本节课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迁移再到思维的深化,彭老师一环扣一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导课简洁、有效

  课的开始,彭老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通过知识矛盾激起学生对新知识渴望,导入简洁、有效。

  二、导、学、议结合,相得益彰

  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部分彭老师先引导学生在直尺上初步认识1毫米,通过用手指指和铅笔指两种方式让学生初步感悟1毫米大小,同时结合直尺以及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厘米和毫米之间关系。紧接着张老师通过闭眼感悟、手势比划、身边举例、游戏活动、亲手测量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让数学知识不在那么抽象,对知识形成顺理成章,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一环节中通过彭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据指导要求自主探索,通过亲手操作、观察,交流汇报,体验感悟,达到对新知识获取、生成、升华的过程。不足地方:

  1、对学生激励方式单一

  2、教学流程不够紧凑,显得准备不充分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