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6篇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

综合文章 时间:2022-10-04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6篇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6篇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1

  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过寻阳 过: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和______。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答案1.(1)重新。(2)到。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 鲁肃惊赞4.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今: 现在 当涂: 当道,掌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推托 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 好处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 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邪:通“耶”,语气词”吗”

  但当涉猎 但: 只是 涉猎: 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耳 见: 了解 往事: 历史

  耳: 罢了

  蒙乃始就学: 乃: 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了……的时候

  过: 到

  卿今者才略 今: 现在 才略: 才干和谋略 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不再是

  即更刮目相待 更: 重新 刮目: 擦擦眼

  2. 翻译以下句子。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

(2)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3. 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A.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B.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 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机敏精干,善于学习;

(3)鲁肃:忠厚的长者,爱才,惜才。

  5. 解释下列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造句:几天不见,你的变化可真大啊,真让人刮目相看。

  6.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 对吕蒙严格要求,有充满关爱的`期望 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 对吕蒙惊人长进的吃惊和赞叹 的态度。

  7.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3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北宋时期的 政治家 家、 史学 家 司马光 主持编写的, 它是我国的第一部 编年 体通史。(2分)

  1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当涂: 当权、当道 (2)孰若: 哪里比得上

(3)才略: 军事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4)刮目:擦擦眼

  12、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吗?只是应当广泛读书,了解历史罢了。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地的(那个)阿蒙了!

  13、孙权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2分)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4、用横线画出表现吕蒙独到见地的句子,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志士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了.(读书人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必须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的进步,不要拿老眼光看人)

  15、简略说说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的启示。(2分)

  要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岗位也要加强学习。(言之有理即可)

  翻译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 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与有志向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4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

(一)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

【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 及鲁肃过寻阳

(3) 恐已暮矣

(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二)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邴原少孤 (4)欲书可耳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

(三)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财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2)非复吴下阿蒙

(3)是使为善者惧。 (4)相寿流涕而去

  2.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四)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 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2. 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 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4.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附阅读答案:

(一)1.迟、晚,怎么,2.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3.年纪大,事务多。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二)1.幼时丧父,读书。2.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3.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三)1. 这,离开,2.现在我在皇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只偏爱老朋友。3.相同之处: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示例:战国时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出现各诸侯国“皆朝于齐”的局面。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4.有一份虚心,就会有一份收益。唐太宗听取魏征的建议,成为一代明君而名垂千史。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良好的建议,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断进步。

(四)1.不久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3.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4.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5.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5

  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共6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

  三、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 4、但当涉猎 涉猎 ;

  5、见往事耳 见: 。 6、蒙乃使就学 乃: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