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例题教案模板共3篇 教学案例模板范文初中数学

综合文章 时间:2022-07-29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数学例题教案模板共3篇 教学案例模板范文初中数学,供大家阅读。

数学例题教案模板共3篇 教学案例模板范文初中数学

数学例题教案模板共1

  例1 已知,p,q∈R’且p+q=2,

  求证:p+q≤

  2证明用反证法

  设

  p+q>

  2,则q>2-p,

∴q>8-12p+6p-p

  p+q>8-12p+6p=2+6(p-1)≥2

  与题p+q=2,矛盾。

  所以p+q>2不成立,只能是p+q≤2。

  说明当用直接证法证明比较困难时可以用反证法。反证法的步骤首先是否定结论,要找准结论的反面,然后根据题设或定理公理推出矛盾,即结论的反面不成立。

  例2 已知x+y=1,x,y∈R

  3证明∵x+y=1 22

  由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得

  换元法中应用三角函数,将代数式化成了三角式再结合三角公式以及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可以使证明简练。例2的证法四

  例3 已知a,b,m∈R,且a<b,

+

  分析本题可以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来证明,而且都比较容易,这里再介绍几种构造法证题。

  证法一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说明

  证法二设点A(b,a),

  点B(-m,-m),其中m>0∵0<a<b,则(如图5-2)直线OA

∵B在第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所以AB必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

数学例题教案模板共2

  片段教案(例题)

  __ 级 姓名:_ __ 代码_______

  例题:A、B两地相距5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乙车在遇到甲车后又开30分钟才到达A地,求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行程方面的问题.

2、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行程和浓度方面的应用题.

2、难点:如何分析和使用复杂的数量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对于难点,解决的关键是抓住时间、路程、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那么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在求解一些实际问题时会用到一元一次方程,同样也可能会用到一元二次方程,下面结合一道例题来看看如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实际问题。(面对大家)

2、例题分析

  我们先看一下题目(转向黑板边读题边写题),题目要我们求两车出发倒相遇所用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设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为x小时,甲、乙两车在C点相遇,我们画图如下:

  甲—>

  由我们的假设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36km/h,则AC=36×x,由题知,乙走完AC所用的时间为小时,所以乙车的速度为小时,因此BC??,乙车从B到C用的时间为x

。又根据图我们很容易得到AC+BC=AB,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关于x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3、例题解答示范

  下面我们一起来求解一下这道题:

  解:设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各x小时,

  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18x2+9x-14=0.

4、口头小结

  通过这道题的解答,可以知道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实际问题,要深刻理解题意,要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意义对方程两根的进行取舍问题。

数学例题教案模板共3

  典型例题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分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整数有关的命题,关键是第二步,要注意当 时,等式两边的式子与 时等式两边的式子的联系,增加了哪些项,减少了哪些项,问题就会顺利解决.

  证明:(1)当

(2)假设当 时,左边 时,等式成立,即,右边 ,赞美式成立.

  则当 时,

  即当时,等式成立.

,等式成立.根据(1)、(2)可知,对一切

  说明:解题过程中容易将 时,等式右边错写为

,从而导致证明错误或无法进行.特别要注意等式右边的每一个式子都在随 的变化而变化.

  猜想数列通项、利用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例2 设数列

(1)当

(2)当 满足 时,求 ,并由此猜想出的一个通项公式;时,证明对所有的 ,有(ⅰ)

(ⅱ)

  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和不等式等知识,考查猜想、归纳、推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1)由

  由

  由 得 ,得

  的一个通项公式: 得由此猜想

(2)(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

②假设当 ,不等式成立.时不等式成立,即

  也就是说,当

  根据①和②,对于所有

(ⅱ)由 ,有 及(ⅰ),对

……,有

,那么,

  时,

  于是

  说明:证明不等式的题型多种多样,所以不等式证明是一个难点,在由n=k成立,推导n=k+1不等式也成立时,过去讲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再次都可以使用,如比较法、放缩法、分析法、反证法等,有时还要考证与原不等式的等价的命题. 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an?1.求证:Sn介于2(?1?1)与2n之间.n

  证明:当n=1时

  有Sn=S1=a1=1/1=1,2(√(n+1)-1)=2√2-21

  即2(√(n+1)-1)

  当n=2时

  有Sn=S2=a1+a2=3/2,2(√(n+1)-1)=2√3-23/2

  即2(√(n+1)-1)

  假设当n=k时2(√(k+1)-1)

  则当n=k+1时有

  Sk+1= Sk+a1+k= Sk+1/(k+1)

  2(√(n+1)-1)=2(√(k+2)-1)

  而2√n=2√(k+1)> Sk+1/(k+1) 即2(√(k+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