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面试教案万能模板(共8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10-25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小学数学面试教案

小学数学面试教案模板

【篇1: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教案范例】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 等高)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 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 教师板书: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 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

⑴ 立方米 ②3a立方米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3)2立方米 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篇2:小学数学面试说课稿、教案真题(精选)】

小学数学面试说课稿、教案真题(精选) 【这一篇文档中,包含了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昆明教师、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师资格试讲中常常会抽到的面试说课、试讲的课题。面试说课、试讲者中有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老师,因为平时听惯了大学教授的讲课,而习惯于这种授课方式,如果在面试说课或试讲之前没有接受授课指导,及容易在面试过程中出现保留大学老师讲课风格,忽视听课对象需求的情况。大学的授课风格与小学、中学的授课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面试说课或试讲者的讲课内容侧重扩大知识面或是就一个问题深入讲解太多,都是不合适做小学或是中学老师的,试讲或说课是很难通过的,育萃面试专家提醒。】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大小比较(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三、重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 16/20○ 9/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 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要求:从小数的含义上理解得出。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观察下图并要求边看图边思考:

这图和上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时应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时突出下图中有整数,而上图没有;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进而说明左图的数大于2,右图的数不到2,所以圆圈中应该填“”。

3.学生试练。

○ ○ ○ ○ ????

使学生明确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都相同,就要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三)练习

p90下边的“做一做”

补充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 ○

(四)全课总结(略)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2015年中央特岗面试真题)

【这一篇说课稿是比较详细,流程比较清楚的。是2015年中央特岗面试考试中难得的高分教案。在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昆明教师、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师资格试讲中常常会抽到这一章节课题,是面试中的必须要准备的专业知识】

一、教材分析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1-92页第一课时,例1及做一做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初步认识小数是学生今后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分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数表示。

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米尺,多媒体,卡纸,磁铁,商品小件及价格。

五、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这一节课的内容,面对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不长,活波好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等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5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时我会出示一些商品,你们能读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学生读完后,我接着问,和我们过的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有一个小圆点,这时,我会说,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而小数中间的这一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情境来引出小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小数的读写学习

出示

你会读这个小数吗?谁来试着读一读,你是怎么读的?

以小数点为介,小数点前面的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是小数部分,读的时候,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为“点”,小数部分按顺序来读,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再读小数部分。(强调读法是三点四五,不是三点四十五),对于小数的写法,我是这样教学的:跟读法顺序一样,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小数点写在整数的右下角,接着写小数部分。 2.教学例1

三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我采用直观形象的 演示来讲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首先引入情境:学校进行体检,量得王东身高1米3分米,只用米来作单位怎样表

示?

这时我会出示米尺,引导孩子观察米尺,把一米均分成十份,每份是1分米。

111分米是1米的(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的含义)。 1010

这个11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十份,表示其中一份:1分米=米=米,1米1010

11,米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米。[板书] 1010=10分米,1分米就是1米的

这时多举一些例子: 3分米是

3分米=3米,还可以写成米 103米=米[板书] 10

3的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三份,还可以写成 10 5分米是

5分米=5米,还可以写成米 105米=米[板书] 10

5的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三份,还可以写成 10

1米3分米=米.

1米3分米=米,两个都是以米为单位,所以1不变,3分米是米,所以写成3,合在一起就是米。

小结:我们的小数可以用来表示以前的分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教学“做一做”: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这时,我会出示“做一做”这个图,先让学生来贴一贴一元下面要贴几个一角。 这一过程,我让学生分为小组,探究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让他们大胆尝试,说出: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是 1角=1元=元101元,还可以写成元。 10

【篇3: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混合运算》教案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已经拉开序幕,一篇优秀的教案对面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特为考生献上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混合运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2篇:小学教师证面试数学教案

二、数学老师课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及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掌握平均数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话题引入——2盒小球 一盒有12个,一盒有14个 那怎么做可以让两个盒子里面的小球数量一样呢 (请同学上来亲自动手整理 加深印象)

2、新授课

展示图片——四个人搜集水瓶 小组讨论思考:

A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群体提问:2个)

B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小组代表:2个) C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小组代表:13个) 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移动)

教师小结: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14+12+11+15)÷4=13(个)

D深入提问: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出总结) 小结:平均数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3、课堂总结 提问同学总结

4、作业布置

每人回家寻找身边用得到平均数的情景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

平均数

小红:14 小兰:12 小亮:11 小明:15 (14+12+11+15)÷4=13(个) 平均数代表的是总体情况

第3篇:面试小学数学教案简案

面试小学数学教案简案

【篇1:小学数学《角的度量》优秀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角的度量》优秀试讲教案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五、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篇2:听说活动:动物应聘 - 简案】

录音资料: 大猩猩:我是大猩猩。今天动物王国进行招聘活动,岗位有保安、快递员、

大家快来报名吧。(音乐过渡)请报上姓名,应聘的岗位和自己的本领。

小狗:我叫黑豹,是一条部队退役的军犬。我应聘保安工作。我的听觉、

嗅觉都是一流的,我还能追捕罪犯。请看,这是我在部队服役时立功的荣誉证书。那是半年前,我正在站岗,突然,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偷偷溜进军营,想窃取情报。我立刻冲了上去,咬住他不放。结果他被抓住了,我受了伤,只能退役。

大猩猩:好,好!第二位。

鸽子:我叫小雨点,是上海信鸽协会的会员。我想应聘快递员工作。我认

路的本领特别强,曾经从北京一口气安全飞回上海。这是我的证书请您看一下。

大猩猩:鸽子认路的本领确实很强,不过小雨点,要是物品大一点你怎么

办呢?

马:我来帮忙行吗?我叫“草上飞”,是一匹纯种的蒙古马。我的力气很大,

再大的物品,我也驮得动。再说,我们马认路的本领也很强。听说过“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吗?当年,我的祖先依靠超强的认路本领,带领齐军走出荒山野谷,若没有我们马儿,齐军将士早就冻死在雪地里了。

大猩猩:好好好,快递公司就由你们俩负责了,小信件鸽子送;大物品就 让“草上飞”解决吧。

听说活动2 动物应聘

洪庙小学 谢萍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中有哪些动物参加应聘,分别应聘什么岗位。

2、以某种动物的口吻,说几句应聘的话,把应聘的岗位和“自己”的特点

联系起来说清楚。

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听清录音里的内容,把应聘的岗位和“自己”的特点联合起来说清楚。

2.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应聘什么岗位,说说理由。

教学准备:

1、媒体课件 2、小动物剪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老师要送你们一首儿歌,但我有个要求,听得时候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用心记,看看谁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那他就是我们班的听力小达人。准备好了吗?

2.师念儿歌:水边有个歌唱家,唱起歌来呱呱呱。 走起路来蹦蹦跳,专捉害虫保庄稼。

3 你们的耳朵可真灵敏,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就是《听说活动》。刚才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回答完整,相信接下来回答问题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和他们一样棒。 4.那谁来说说儿歌中的那位歌唱家是谁呢?

5.青蛙是庄稼地里的捉虫能手,我们都喜欢它。在大自然中啊,每个小动物都

有自己的本领和特点,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请你挑选其中一个句式说一说。 a、我喜欢 ,是因为 。 b、因为 ,所以我喜欢它。 6揭示课题:

师:是呀,小动物们都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特点,这不,森林里面要

举行动物应聘会啦!小动物们听到消息纷纷赶来,让我们也去凑凑热闹,走进——动物应聘。板书课题,齐读。

二、听录音,仿说话。 1、一听录音。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听听:有哪些动物参加应聘,分别应聘什么岗

位? 应聘 。

交流。板贴。 2、二听录音。

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应聘这个岗位呢?应聘 ,是因为 。 3、三听录音。

(1)让我们再来听听,小狗为了证明自己的本领,向大猩猩说了件什么事

情呢?

那是半年前,我正在 ,突然,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偷偷 ,

想情报。我立刻 , 不放。结果他被,我,

只能退役。

(2)小朋友们真聪明,动作听得真准。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只要抓住这

些动作,就能把这件事情说下来,不信自己也来试试吧!

站岗溜进军营 窃取 冲了上去 咬住他 抓住了 受 了伤

(3)你们真是太出色啦,刚教的窍门都会用了。接下来有谁想来做做这只

英勇的小狗呢?

我叫 ,是一条部队退役的军犬。我应聘 。我的,我还能 。请看,这是我在部队服役时立功的荣誉证书。那是半年前, ,突然, 。我 结果。

(4)小狗在应聘时,首先说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应聘什么岗位,然后说

明了自己的特点,最后说了一个故事证明自己的能力。

(5)我们在听的时候既要抓住说的顺序,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就用这样的 方法再来听听鸽子和马的话,一、二小组听清鸽子的话,三、四小组听清马的话。

三、想象说话

1、小狗,鸽子和马真厉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你们想不想也变成小动物参加应聘会呢?瞧!森林里要招聘服务员,请大家踊跃应聘。

我叫,是 。我想应聘服务员。我。

当年, 。

2、森林里还需要许多其他的岗位,比如巡逻员,护士,搬运工,教师......

你们肯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请大家踊跃报名。

我叫,是 。我想应聘。我。

当年, 。

四、总结:

我们人就和动物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正确使用自己的长处,那么我

们每个人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力,为社会尽一份责,做一个有用的人。今天的动物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我宣布:今天动物应聘大会到底结束,欢迎下次踊跃报名!

【篇3:小学教师面试问题集锦】

小学教师面试问题集锦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句古话,它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的哲理。简短的几个字,精辟地概括出了教师风范。“学高为师”说的是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得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特殊的历史使命,因此,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即身正方能为范。因此,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已,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人民教师。

2、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你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哪些学习行为?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新课程的一项重大变革,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下几项是需特别注意的:

1、必须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2、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充分呵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的困难。

当然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还有许多,我觉得教师如果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特别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才会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问题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研究热点,你认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在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中,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观念,一种适合远程教育的教法,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法,一种资源展示的方式,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只要认真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所以在问题教学中我认为根据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⑴围绕重点设计问题;教师要以主体资源——文字教材为主,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立足于教材内容,把握教材整体结构进行问题设计。设计时要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为根本宗旨,问题的数量应在此前提下,做到少而精。⑵采用“模块”设计问题;模块,简单地讲就是单元。问题设计时要采用“模块”的方式,并且模块的大小要与教材的章节划分相统一。通过问题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高度概括,建立本章节知识的基本框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又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也便于学生在学习文字教材和其它资源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同时还可方便学生在复习时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⑶营造“情境”设计问题鲁宾斯坦认为,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说,问题设计要营造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首先,要能使学生产生掌握这一问题的需要,要有新意、有意义;其次,问题要有概括性,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再次,由于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问题的设计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提示加以解决,必须能使学生“吃到桃子”。这里的关键是教师的“提示”、“导学”。⑷指导“学法”设计问题自主化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有限的面授辅导时间内,很难把各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即使把这些方法罗列出来,也没有实际意义。采用问题教学法后,不同类型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更能突出教师的“导学”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虚拟交互。比如,在设计第一层次的问题时,提示学生采用比较法、类比法、剖析法掌握概念的本质含义;在设计第二、三个层次的问题时,采用引导、探索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总之,学法指导是问题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知识铺垫、思路分析直至问题的解决,应贯穿始终。⑸利用资源设计问题多种媒体资源综合运用是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目前通过各级电大的努力,每门课程都有三种以上的资源形式。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还是文字教材,其它资源的运用并不普遍,学生采用多种资源配合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必须要 通过多种资源的同时运用才能解决,这样就可促使学生去运用资源。⑹便于“自测”设计问题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是因事而变和前后联系的,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不断进行验证的过程,才能获得知识。问题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的正向激励,会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此在设计时,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结果是“对”还是“错”,还应知道为什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问题教学的这一功能。 4、做班主任吃亏吗?

魏老师说做老师不做班主任那真是吃了大亏,我非常赞同魏老师的观点,我觉得做班主任有很大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班主任能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为了能经常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经常收看、收集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交流经验,加快自己的成长步伐。班主任工作繁琐,为了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我经常和其他班主任互相交流经验,有失误的败笔,也有成功的喜悦。同行间的交流与思考似一道强劲的催化剂,加快了我成长的步伐。

三、增强了反思精神。学一学,听一听是班主任积累经验的过程,在空余时间,我经常写教育随记,写同孩子们相处的成长故事,并发布在自己在的教育博客上,班主任工作极大的炼就了我的反思精神。

虽然做班主任很辛苦,但对我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

5、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清贫、教师要守住这片净土,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参加教师招考进行教师队伍你的动机是什么?你觉得做教师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以来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最真实的理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得父亲也是一名人名教师,从小到大,在他的潜移默化中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从师范毕业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我一直努力着,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非常热爱这个写满奉献、充满挑战的职业,因为在这里有着可爱的孩子,令人敬佩的同事们,他们都已成为人生路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不管怎么说,教师在精神上是富裕的,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是令人尊敬的事业,至少我们的灵魂是幸福的。

6、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罚与体罚的度?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评论文章,文章中不乏对教师的恶语攻击,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教师体罚学生是禽兽不如的行为。我想让这些家长理解的体罚应该是教师对学生的“打”和“骂”吧。身为一名老师,我不赞成教师打骂学生,但是我觉得在教育过程给与学生一定的“惩罚”却是必要的。要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我们给他们的教育首先就应该是健全的,不仅要让他们享受爱、学会爱,也应该让孩子学会接受惩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像美国这讲究民主的国家,他们的法律是允许教师体罚学生的,其目的之一也是教育学生学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不是目的,惩罚是为了让孩子更坚强,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7、如何爱学生?如何理解师爱无限?

我们说爱是多方面的,在师爱无限的理念下,做一名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爱最大限度地传递给学生,为什么有90%的老师付出了爱,但只有10%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我觉得这种现象是真实的,确确实实我们在师爱的传递过程中存在着误区。我认为老师的爱首先是一种张扬的爱,但不是过度的溺爱,张扬的爱,就该是学生感受得到的爱,应该是关注细节的爱,只有在具体的事件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无私之爱,学生才会终身铭记;其实我觉得爱也是一种艺术,教育需要艺术,爱更需要艺术,对学生的爱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一位成功

的老师既是学生学业上的传授者,也是生活中的帮助者,更是人格上的引领者,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三点,我想这样的老师肯定会让学生感受到他的浓浓爱意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做一名老师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其实爱学生也没有一定的法则。但我们必须有一颗包容之心,虽包容却不庇护;我们应该有一颗奉献之心,虽奉献而不单纯地给予;说到底,我们应该有一颗真心,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我想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到师爱无限的。

8、朱永新先生所谓的理想的教师是什么?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你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有哪些特征?

朱永新先生是新教育的奠基人与引领者,他倡导的理想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八条),但是我觉得做一名老师首先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这是最重要的,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我们要苦苦坚守教育这块净土,帮助我们的孩子既顺应历史的潮流,又能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知识,过硬的生存本领,这些是我们做老师所义不容辞的义务;其次,做一名老师,最重要的是与人合作能力与较高的人格魅力,教学是一门学问,一个学生的培育需要许多教师的共同努力,别人说文人相轻,我要说的是教师只有与同伴开展不间断的合作与学习,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功,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三,我觉得朱教授倡导的教师必须勤于学习也非常有道理,教育是一项动态的事业,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变革可谓是日新月异,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老师如果离开了学习,我想他肯干定要落伍于其它,他肯定终将不适应教师的岗位,将不为学生所喜欢。

9、动了动嘴巴?如何处理特殊学生?

如果我是这位学生的老师,我将为这位学生找一个台阶并鼓励他继续举手发言,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孩子面临的压力会来自其它同学的嘲笑,这一点作为一名老师也要妥然处理好。做老师,教书育人是己任,但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我觉得比传授知识来得更重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各自有各自的精彩,我们不仅自己要去读懂他们,更要让每一本书都得到交流,让孩子们互相读懂别人,这样才会让特殊的学生在这个群体中得到容忍与生存,教育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意义,所以说因材施教,将会是我们对待特殊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

要让特殊学生在班级中和谐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贯彻新课程理论,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生命课堂,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有效处理特殊学生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才能与这些特殊的孩子做朋友,帮助他们解答心理上的确噶哒,才能引领他们回归到正常人的心理轨道上来,我们的教育才人获得成功。 10、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

,减少教学的阻力,赢得更多的精力,形成最大的合力,为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搭建良好的环境平台。再有,要找准个性的突破口,让个性在教育教学中变成真正的特色和优势。譬如,李吉林老师创设情境,魏书生老师倡扬自主管理,“语文教学的叛徒”的黄玉峰老师则以语文的生活化为突破口,“进行文化学旅,一路走一路观一路读书一路体验,直接触摸历史,直接与大师‘零距离’交流,获得历史的现场感”??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天地,不同人有不同个性,每种个性有每种个性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东西,为个性化教学之旅打造一把无坚不摧的特色尖刀。最后,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听取意见,比照做法,反思、调整,融合、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调整偏差,改正谬误。探索和革新,问题难免,要有面对失败的准备,承担失败的勇气,即便受挫,也应坚定地走下去。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言论,要仔细辨析,不要轻易被其迷惑、干扰以至摧毁。

最关键的是,应该及时思考、整理,形成系统的经验或理论,尽快显现效果,增强说服力,为可持续的个性化教学赢得支持。民族要奏响复兴的乐章必须依靠个性的创造!教师的个性化是时代的必由之路,个性化的教学是教师必然的选择。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的个性才有萌芽的温床,个性化的教学才有生长的土壤。

11、教育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开展随笔撰写的作用有哪些?

博客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与一定的关系,博客技术的催生和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作为知识信息存储的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将自己的教学信息及时存储起来,发布在网络上,而且在存储时已经将发布的信息及时地进行了有效的归类,这对于今后的使用来说是非常地方便、可靠和科学有效,对教师而言,这是很好的知识信息存储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作为有效的反思工具。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发布在自己的博客空间上,无形中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这种反思是需要教师自身真实地参与体验,将自己反思的结果和信息发布在网络上。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发布自己的成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成果等及时地通过网络博客这个领域发布出去,使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无形中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促进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教师在利用博客为自己服务的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会在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就越高。 12、反思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区别 (1、在教育理念方面,反思型教师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善于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并对教育理论进行加工、发展、创新。而经验型教师思想保守,顺从权威又依赖于经验。不敢对理论提出任何意见,既不敢、不想超越前人,也不敢进行理论创新。

(2、在学生观方面,反思型教师非常重视教学民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中的一员,以平等的、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一同去探索,发现未知的领域。而经验型教师始终以权威自居,重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缺乏合作与交流,缺乏研究与创新。

(3、在教学方法方面,反思型教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善于因材施教,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发现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而经验型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缺乏创新,多采用讲授、灌输的方法,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培养的学生也缺乏个性与创造力。 13、教学反思的方法:

(1)教学前反思法:即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教学环境、气氛、教学辅助工具、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需要,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情绪状态、教学能力等进行分析和反思,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2)教学后总结反思法:教学后教师及时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感受、教学情景、教学机智、教学***、教学反馈信息等进行记录、总结、反思。找出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反思得出解决的办法和设想等,并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法和措施。(3)观摩对比法:即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揣摩、反思优秀教师如何组织 实施教学,如何处理教材的内容、难点、重点,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和实施存教学***等,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请你谈谈看法?

2 一次,你走进教室,看到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关于你的漫画.同时学生们在纷纷议论:啊,真像,真像......你将怎么处理?

3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和教师是合作者,什么者,什么者,(呵呵,忘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自己以前学的时候只要心里明白、会做了就好,教别人的时候却要前前后后、脚脚落落所有的知识点,以及这个知识点的衍生都要了解。特别是知识点的衍生知识,就好象9宫格,自己学的时候只要知道中间这格,教别人的时候却要把其他8格也了解,更甚至这八格中每格的周围8格,类似扫雷游戏。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跨世纪的建设价值规律的历史重任。但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可谓是一日一个样。教师还老是只会用粉笔加口水,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会“吃”不饱。现代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它进入课堂,超越了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通过录像、实物投影、电脑等形式进行再现,让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体验。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开拓视野,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你可以开个玩笑,说画得不错,分析一下漫画中你的特点,然后让孩子就此写一篇描述你的文章。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说其实这位同学还是蛮有画画天赋的,美中不足的是(说出哪里画的比较过分,不符合实际的地方).这位同学可以再画得真实些吗,画得更完美后,如果愿意的话送到我的办公室,让我收藏起来.你还可以花10分钟时间,让大家画你的画像,比比谁画的最好,给予适当的奖励.你遇到这样的事也不要生气,同学还是孩子嘛

学生与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八年级下册政治书上写的舍本逐末――论中学教育中优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精神的推广和学习,在新课标的实行过程中,中学教育中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以及优秀人格的培养孰轻孰重的问题,到底那个才是教育之本的问题,正在被人们所普遍关注;新课标是要坚持原来的教授知识为主,还是切实从学生本身的素质培养入手,已经成为新课改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课改有所帮助,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人文因素 非智力因素

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自身提高的必要手段和途径,人们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知识的紧迫性,但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什么才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呢?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且他老人家还告诉我们“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我们不难看出,庄子认为知识应该是要围绕生命的,而且知识是要为生命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的。现在的中学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围绕中学生本身的成长和发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不要因为对知识的追求而忽略甚至放弃对于学生本身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在中学教育中突出学生优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文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中学生的心理研究——教师的责任 青年学生虽然走过了少儿时期,但刚刚萌发的“自我”意识还处在感性的、形象化的幼稚阶段,缺少个体的主动性,身心接受的社会化影响往往局限于父母、家庭成员和老师的(比

第4篇:教师招考面试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6 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6 套、水槽 6 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60 平方分米,高 15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 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3 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 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问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高是 12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 6cm,高为 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 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 4 米,高是 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 735 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 表示

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5、比较:例 1 和例 2 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 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 1 是直接求体积,例 2 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 米,底面半径是 2 米,每立方米沙重 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 3 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a 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①立方米 是( ②3a 立方米 )立方米

②3 立方米

③2 立方米 ③ 9 立方米

)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 6 立方米,圆锥体体积①6 立方米 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 12m, 宽 6m,高 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一、课题:圆的周长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 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 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教具、学具

教具: 直尺、圆形物体、绳子、多媒体课件学具: 直尺、圆形物体、绳子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教师给予合理引导,巧妙、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你们都了解了圆的哪些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生:1 圆的周长是怎样得到的?2 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3 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圆的知识盲点进行整理,提出疑问,激发探索热情。) (二)探索新知 1 认识圆的周长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处处都有圆,也离不开圆。(1)请同学们从你的 身边或学习用具中,找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来。(2)请同学们先研究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同学们讨论后,让学生上台演示比划一下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2 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也可能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能够测量出你们手中的圆的周长。

3 展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办法和测量结果,并且点名请个别同学上前板演所使用的方法与过程。学生可能会使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1)滚动法 (2)绕线法教师强调:

(1)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2)用绕线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测量的是打结处之间的长度;②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

师:无论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线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变曲为直)

4 介绍圆周率

教师指出: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教师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计算时,圆周率(π)的值通常取 3 14,即计算时,凡没有具体规定的π 都取近似值 3 14。

5 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师: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说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周长=直径×π。)

师:如果用 C 来表示周长,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 6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示例: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20m,它的周长是多少 m?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 50cm, 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多少周?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独立算出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 根据 C=πd,3 14×20=62 8(m) 3 14×0 5=1 57(m) 62 8÷1 57=40(周) 答:花坛的周长是 62 8m,车轮大约转动 40 周。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一、课题:圆的周长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四、教具、学具

教具:直尺、圆形物体、绳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圆形物体、绳子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教师给予合理引导,

巧妙、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你们都了解了圆的哪些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生:1 圆的周长是怎样得到的?2.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3.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圆的知识盲点进行整理,提出疑问,激发探索热情。)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处处都有圆,也离不开圆。(1)请同学们从你的身边或学习用具中,找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来。(2)请同学们先研究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同学们讨论后,让学生上台演示比划一下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2.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也可能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能够测量出你们手中的圆的周长。 3.展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办法和测量结果,并且点名请个别同学上前板演所使用的 方法与过程。学生可能会使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1)滚动法 (2)绕线法教师强调:

1.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做好标记;(2)不能滑动,要滚动; (3)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2.用绕线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测量的是打结处之间的长度;(2)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师:无论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线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变曲为直) 3.介绍圆周率教师指出: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 π 表示。(教师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计算时,圆周率(π)的值通常取 ,即计算时,凡没有具体规定的 π 都取近似值 。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师: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说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周长=直径×π。) 师:如果用 C 来表示周长,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公式?( C =π d 或

C =2π r ) 5.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示例: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20m,它的周长是多少 m?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 50c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多少周?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学生独立算出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根据 C=πd,×20=(m) ×=(m) ÷=40(周) 答:花坛的周长是 ,车轮大约转动 40 周。 (三)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第5篇: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是来应聘小学数学教师的考生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小数加法与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版)五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后面的相关内容积累了知识经验,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数加法与减法》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的道理。

二、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写一些关于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说教法那里要加上学情的分析,还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归纳总结方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最后关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这句话,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的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

× =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第6篇:黑龙江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黑龙江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

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黑龙江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混合运算》教案

根据2016下半年黑龙江教师资格面试公告来看,本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中有试讲环节,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的教案范例,仅供同学们参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多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多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多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试讲技巧:

首先数学课程不同于其他体育、音乐、物理、化学课程,没有那么多花哨的方法可以用,比如多媒体,实验,课外活动„„所以对很多考生而言,他们觉得想把数学讲的出彩很难,又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很简单,数学谁不会啊,就是讲题呗。然后很多考生都会犯的错误就出现了,上来试讲就像上课一样,从前教到尾,把每道题的每一个步骤都讲得特别细致,甚至包括练习题都详细到每一个单位。整堂课都在以一个灌输的方式在讲,他认为他讲的很清楚了,但是却错了,整个环节丝毫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教师引导性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还有的考生就是另一类极端,比如认识分数这一课,上来就搬出一个分数,告诉学生这是分数,上面的是分子,下面的是分母,这个横线要画直就完事了。整堂课要求试讲15分钟,他只用了5分钟就讲完了。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讲。

对于上一段中的这两种情况,我先做一下解答。首先,考生们要清楚数学课程的评分重点,第一点对于新知识的引导性,知识点讲解清楚,比如刚才的分数一课,不是真的要认识分数,而是要了解分数的含义,分数是怎么来的,它代表什么,如果能明白这一点,那么无论在讲解还是设计习题的时候,都能针对如何理解去衍生出更多的与实际相关的习题,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一堆分数让学生去认识,。第二点就是讲授要有引导性,这就是数学难于其他学科的原因,因为我们所接受的都是灌输式的学习,又比如小数乘以整数,让你列竖式你就列竖式,让算就算,都是机械式的记忆,但是为了迎合新课标,你一定要用一定的方式让考官感觉到,学生是在你的引导下自觉的通过思考找到的列竖式的方式,比如你可以说学生通过预习,或者是学生通过整数乘法的迁移通过讨论的方式得出了列竖式的方法,然后接下来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的讲解,你只需要点名小数点的问题,其他的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方式自行的进行练习。这样既减少了语言性的讲解,又突出了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学习。

除此以外,那么数学试讲到底要怎么讲,首先从导入开始,数学课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复习旧识还有提问法,比如这节课学习分数乘以分数,那么就可以出一道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题,第一问设置上一节课学习的小数乘以整数,第二问变一下条件,引导学生列出小数乘以小数的列示,导入新课。接下来讲授新课,可以先让同学去讨论,或者像求面积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去动手测量,讨论多种方法,比如拼凑图形,画方格等。一定不要直接把方法讲出来!一定要多绕一圈,想想学生有什么基础,一个新知识中的哪些部分学生是能够通过思考自己想出来的。接下来巩固环节,设计习题不要太多,但是要把本课中的重点加进去,注意知识的拓展,比如我们学习了一位小数乘以整数,一位小数乘以一位小数,那么根据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两位甚至三位小数的乘法。这时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错误的答案应该怎么评价。或者有的课程可以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比如分数的大小,可以让学生带上数字卡片,老师喊口号大家站队。最后就是作业环节,一般都是开阔性的题目,或者出一些分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的去做。尽管是试讲的最后一步也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草草的课后第几题。一般应用型的比如面积体积,可以设计表面积少了一面比如蓄水池,让学生去计算,或者能够引出下一课的习题。

通过以上的讲解,大家对数学这一学科的试讲技巧已经能够基本了解了,当然听理论是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多加练习,加油吧,广大考生!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网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做题!

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第7篇:初中数学面试教案

初中数学面试教案

【篇1: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面试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课题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与关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四、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

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

【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d是bc的中点,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

【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

(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

【问题思考】

已知ac=fe,bc=de,点a、d、b、f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

【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8练习.

【探研时空】

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

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

(八)疑难解析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

【篇2: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四、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

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

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

【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d是bc的中点,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

【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

(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

【问题思考】

已知ac=fe,bc=de,点a、d、b、f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

【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8练习.

【探研时空】

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

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

(八)疑难解析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

【篇3:初中数学资格证面试教案】

垂线说课搞

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垂线》。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材分析:

垂线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性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所教的班一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这节课利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实例的展示及动画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中蕴含的垂线特征,使知识的生成过程更直观更形象。对学生的认知、理解以及教学重难点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2、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包括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数学思考包括

探索垂线的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并通过“做数学”,让学生对猜想进行检验,作出正确判断。

解决问题包括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情感与态度包括

让学生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趣味,获得发现的喜悦。

鼓励学生感想敢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垂直概念的建立、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垂直的定义以及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把整堂课分为课题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创新四个环节,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设立了预习导航,准备了大量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到网上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马路、篱笆、小棒等实物形象,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各组图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到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合作探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合作探究分为垂直的定义、课堂练习、试试身手、垂线性质、你来当老师、走进生活五个小版块。其中,垂线的定义鼓励学生自己概括,并积极与大家交流。课堂练习梯度明显,答案灵活,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试试身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发现,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很容易发现垂线的性质。“你来当老师”、“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给学生一份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走进生活”借助多媒体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实的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有用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本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新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说课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九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在整式的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作为整式的运算的一部分,它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重要部分。 2、就第一章而言,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整式的运算这一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很重要的一块,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整式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除法又是学生接触到的较复杂的整式的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整式的运算中转化思考方式及推理的方法等,都在本节中。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的依据。重点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基本方法与步骤是化归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因此多

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关键是将它转化为单项式除法的运算,再准确应用相关的运算法则。难点是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实质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由于 ,故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也可以看做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应用。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等知识,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引例,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 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 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 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回顾与思考,通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复习,完成四道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练习题,为本节课探索规律,概括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尝试练习启发学生自主解答,使学生该过程中体会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规律。由于采用了较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3、例题解析,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课件,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例题,加深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4、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5、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理解和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2.运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重点、难点: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 (2)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人及时间:关龙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教学过程 : 1.复习导入

(l)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是什么? (2)计算:

找规律:怎样寻找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尝试练习引入分析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例题解析

例3 计算:见课本p49 (1) 尝试练习

(2) 提问:哪个等号是用到了法则?

(3) 在计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l)先定商的符号;

(2)注意把除式(?后的式子)添括号;

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步变形的依据.

(3)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利用乘除逆运算,检验除的对不对.

练习设计:

(1)随堂练习p50 (2)联系拓广p51

第8篇:高中数学面试教案

高中数学面试教案模板

【篇1:教师资格证试讲高中数学教案一】

教案一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课时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题目: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二、教学时间:45分钟

三、授课人数:

四、课时:1课时

五、课型:

六、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八、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九、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 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x-30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b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a={x∈n|1≤x8}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

【篇2:经典数学说课模板(数学教师面试用)】

数学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早上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年级数学第 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来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它是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们今后学习 识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3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此,本节要注重改变学生这些不良习惯。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我计划本节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实验法、情景激学法、目标导学法、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推理法、类比法、归纳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及时强化有关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2、学法

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课使用如下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2)、多媒体课件式:展示 然后围绕

(3)

(4) 2、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

(1)

、知识小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互动交流,总结收获 5、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篇3: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

本人刚参加完2014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的面试考试,想为以后参加此类考试的同学提供一些经验,并提供自己总结的教案模板一份以供参考。

先从笔试说起吧,关于笔试报名的流程什么的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见,再此不赘述了,我就从笔试准备讲起。我是笔试考试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准备考试的,资料就是中公的3本辅导书,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3门。本人认为根本没有报考辅导班的必要,只要你找些考试相关的资料认真复习半个月,肯定能过的,我就是踏踏实实的认真复习之后,非常自信的通过了自己的笔试。 查看了自己的笔试成绩之后,就是面试的报名了,流程什么的也不赘述了,不明白的网上百度。报名成功后,我就将面试先抛到一边了,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而我高中生物学的挺扎实的,所以准备在面试前一周左右再复习。到了面试前5天左右的时间时我收起其他的心思,准备专心复习高中所学的知识。由于考试没有指定教材,这就增加了面试的难度,我们得对高中所学的所以知识加以复习。我从百度文库中下载了高一、高二、高三生物的教案,电子课本及一些知识点的总结什么的,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仔细的复习。由于面试时会要求写教案,所以我就认真的研究了一下下载的 教案的模式,然后写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合适的教案模板。有了这个模板,在20min的备课时间里,我心里就比较有底,知道该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二十分钟写出比较优秀的教案。

我的准考证上写的进入备考室时间是上午9点45到10点,我提前了一点过去,然后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在排队。原来我们是先在外面按照报考科目进行排队,然后按照工作人员的安排4个人一组进去,先签到,然后一起去抽题,题目打印出来后被交给带队的工作人员,我们都看不到自己的题目,然后又被带上楼进入备课室,按照自己的编号入座,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就是用来写教案的,如果需要草稿纸可以向工作人员要求。我觉得再要一张草稿纸很有必要,你可以在这张草稿纸上写上你试讲的思路什么的,因为最后你的教案跟你抽的题目都得交给面试官,自己试讲的时候手里拿点提醒自己思路的东西总是必要的。20分钟备课结束后,我们就被分到不同的房间准备面试。我被分配到的是203房间,幸运的是我前面还排着一个待考的女生,这样我准备的时间就更充分了。我就利用这段时间理了下自己试讲的思路,开始怎么讲、怎么导入、讲课的重点是什么、怎么提问、组织小组讨论、布置课外作业、小结等。轮到我的时候估计老师都有些着急了(我是最后1个,而且当时都将近中午12点了),就问了我1个规定问题(课堂上一个学生总是答非所问,引起哄堂大笑,该怎么办?),而原本应该是2个规定问题的。然后我就开始讲课,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并提问,然后引入新课,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总结,布置课外作业等。结束后面试官对我的试讲做了评价,然后就结束了。

下面是我总结的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教案

一、题目 :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

②难点

四、教学用具

幻灯片、xxx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⑸小结

⑹课外作业

小学教资面试数学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5篇)

小学数学面试说课教案万能模板(共14篇)

初中数学教资面试教案万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