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共7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8-25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23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

一、学情分析 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3、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五、教学进度

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第一周 机动 新学期常规教育 第二周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1 粒粒皆幸苦 第三周 2 走进食品加工厂 第四周 3 珍惜劳动成果 第五周 第二单元 天涯若比邻。 1 便捷的通信

第六周 机动 国庆放假 第七周 2 多彩的现代传媒 第八周 3 走进网络时代 第九周 半期复习

第十周 1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 身边的科技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锋利的双刃剑 机动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考查 槐荫西张小学王艳亭 2 3

第2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42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分为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包括我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古老的中华文明、我爱你中国和中国之最五个部分;第二单元包括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部分;第三单元包括传媒与生活、网络连着我和你、获取有益的信息三个部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饮食、服饰和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4、了解我国的你民族自治政策,知道各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5、感受通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体会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消息。

6、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

和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4、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6、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一、可爱的中国

1、我的祖国 2

2、江山如此多娇 2

3、古老的中华文明 2

4、我爱你中国 2

5、中国之最 2

二、民族团结一家亲

1、多民族的大家庭 2

2、丰盛的民族饮食 2

3、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

4、形式多样的住房 2

5、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

6、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2

三、丰富多彩的生活

1、传媒与生活 2

2、网络连着我和你 2

3、获取有益的信息 2

四、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考试 5

第3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29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分为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包括我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古老的中华文明、我爱你中国和中国之最五个部分;第二单元包括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部分;第三单元包括传媒与生活、网络连着我和你、获取有益的信息三个部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饮食、服饰和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4、了解我国的你民族自治政策,知道各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5、感受通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体会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消息。

6、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

识。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4、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6、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一、可爱的中国

1、我的祖国

2、江山如此多娇 2

3、古老的中华文明 2

4、我爱你中国 2

5、中国之最 2

二、民族团结一家亲

1、多民族的大家庭 2

2、丰盛的民族饮食 2

3、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

4、形式多样的住房 2

5、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

6、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2

三、丰富多彩的生活

1、传媒与生活 2

2、网络连着我和你 2

3、获取有益的信息 2

四、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考试 5

第4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河铺中心小学 汪先佳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20人,男生9人,女生11人。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作业能按时完成,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自觉性差、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综合性。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

2、开放性。教材不再是知识罗列的清单,知识教学的资源之一。

3、情感性。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4、形式活泼。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力求活泼、富有童趣。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互相尊重、理解宽 容、心胸宽广、分享快乐的个性品质。

2、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3、重视农村儿童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不但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间还存在着文化差异。要从认识区域的差异,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中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5、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措施

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第5篇:五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新密市大隗镇中心小学

第一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思维以直观形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全班共有50名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不很高,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品德的知识知道了解得比较少。因此对本校五年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并赞美他们。

2、懂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与大家商量。学会遵守集体生活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怀和父母、老师的教育和培养。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

4、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要从小勤奋学习,热爱科学。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5、知道国家有法律,少年儿童是受法律保护的,小学生要学法守法。

6、懂得社会财富、幸福生活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7、乐意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8、知道要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同学间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9、懂得为人要诚实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10、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三、单元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

2、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4、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5、知道农业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6、了解有关工业的基本知识,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的重要影响。 重难点

1、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

2、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责任心的品质。 初步形成法制观念。

增强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了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 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 重难点

1、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用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及尊重科学家的情感。 帮助学生书立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初步学会围绕某一问题作分析、辨别的方法和能力。 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

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指导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重难点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书立科学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故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 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思想品德课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认知,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要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6篇:级上册品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设计

历城区仲宫镇朱家小学

杜连萍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1.我佩服的同学 教材分析:

本课“我佩服的同学”用高翘夸张的大拇指为背景,展现了学生所佩服的同学或善书绘画,或能歌善舞,张扬着儿童活泼的天性。教科书还用“小博士的话”,自然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把关于体班内令自己佩服的同学。本书还呈现了一些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场景,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表述所佩服的同学。暗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各有所长。

设计理念:本设计从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落实课程为目的,从“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融为一体。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所佩服的同学。确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与他们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2、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同学,相互沟通,增进友谊,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从采访,拍照等实践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许多叔叔和大姐都夺得了奖牌,他们那种勇敢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我们还比不上他们,但是在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也很棒。你心中有没有佩服的人呢?

我佩服的同学 引导课题 学生活动: 1 晃晃大拇指

组织学生站在自己所佩服的同学面前晃晃大拇指:说说自己佩服他(她)的理由。

2 心中的榜样

引导对于我们心中的榜样怎样表示:(结合平时生活实际展开讨论:)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张贴照片 (2)用文字写一写等

(3) 将“我佩服的同学展示在教科书的空白处 3 才艺大展示

请大家所共同佩服的同学上讲台展示各自的特长:如歌舞表演,书法,朗诵古诗等。 4 比比我自己

(1)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同学面前夸夸自己。 (2)启发学生和所佩服的同学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3)引导学生向别人看齐,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第二课时 内容:

我和同学合个影 活动过程:一 谈话导课

1 我们上节课都已找到自己所佩服的同学,确立了学习榜样,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能长期的在一起呢?

引出课题

“我和同学合个影” 二 组织实施办法

1 我们来合个影

(1)准备我和同学共同商定拍照当案,准备相机,选择背景。 (2)课余时间,集中统一组织学生拍照, 2我当小记者

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引导学生模拟小记者的身份,向有特长的同学请教,了解他(她)让人佩服的原因以及具备特长的经验。

3 欣赏和收藏

(1)洗出照片后和所佩服的同学共同欣赏照片。 (2)照片背面签上相互勉励的话,收藏留念。

(3)组织学生自愿把合影照片贴在教室内,供大家欣赏。 (4)照片收藏后,要经常翻出来欣赏。珍视同学们的友谊,增强学

生主动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2.找长处

教材分析:在“找长处”这一活动主题下,涵盖了“优点聚光”、“卡片送给小伙伴”和“珍藏闪光卡”三个活动。该活动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我”而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发现”而油生“欣赏”之情,也因此“被欣赏”,从而帮助学生在班内建立和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搭建一个阶梯。

设计理念:本设计是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和爱与别人争高低的心理,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2、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被别人欣赏和尊重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手电筒

优点聚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下面老师来讲一下游戏规则。

老师拿着手电筒站在高处,闭上眼,电筒光照到谁,谁就站起来接受同学们的评议。

(2)请同学们说说该同学的优点或长处是什么。

(3)被照的同学听取同学们的鼓励话,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学生活动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咱们同桌或邻桌之间互相找长处,说优点。

(2)根据同桌的长处和优点,给同桌画张像。

3、老师和同学共同回忆本班同学做过的有趣的事。

(1)回顾。 (2)任意评说。

4、拓展:找出自己父母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如果你欣赏别人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呢?让学生尽情的说,然后引出课题。

“卡片送给小伙伴”。

2、今天咱们就来制作贺卡,送给你们喜欢的和佩服的人好吗?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做出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贺卡。

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们都已经做好了,你最想把贺卡送给谁呢?应该用什么方式?(礼貌)

三、老师将做得漂亮的卡片挂在展板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四、拓展:给自己最尊敬的人做一张卡片。

五、把自己最喜欢的卡片加以收藏。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珍藏闪光卡

1、整理闪光卡

(1)引导学生说出收到卡片后的感受;

(2)指导学生整理说出卡片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行归类排队。

2、卡片捧给家人看

(1)同学们做得真漂亮,你最想把他们送给谁啊?(回答)

爸爸妈妈整天为我们操劳,非常辛苦,我们把它带回家送给他们好吗?他们肯定非常高兴。 (2)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做什么啊?

让爸爸妈妈帮我们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

3、闪光卡陪伴我

(1)我们应该怎样收藏他们呢?咱们有没有好的方案?讨论。

(2)鼓励学生将贺卡永久保存,并时常翻看,从此激励其不断进步。

第7篇:三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三个单元,十一个课题。

第一单元是“幸福家庭伴我成长”,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我的家庭,第二课是幸福的家庭,第三课是我成长的故事,第四课是我会做的事情。

第二单元是“可爱的学校”,有三个课题。第一课是熟悉的学校,第二课是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三课是学校周围探秘。

第三单元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有四个课题。第一课是在邮局工作的人,第二课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三课是我能为大家做什么,第四课是一次买报的体验。

教材的基本理念是:让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学情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三个班的品社教学工作。共有学生90人。这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但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勤思考、善思考方面表现不够。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尚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他们的养育之恩,热爱家庭、尊重父母长辈,以恰当的方式孝敬长辈。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12课时

第二单元 9课时

第三单元 12课时

五年级思品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品与社教学计划

五年级品社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