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6-25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小学三级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课文情节紧奏,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态度是学习的重点,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么略读课文只要求初知课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师只要抓住重点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运用他们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那么有了对课型特点的分析和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我就为学生们设计了以下目标:

第一、通过阅读来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边读边想来读懂课文。

1 / 13

第三、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体会,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

第四、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适用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下,它却有存在的价值,从而学习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和想问题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说教学流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指出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他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他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生活经验来走入文本开始阅读的,在阅读当中他会利用他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来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来欣赏文本,进而来评价文本与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终他会带着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生活的联系,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当中来感悟文本,在悟中来明理,具体的教学思路有三点:

第一、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物朋友狮子和鹿,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导孩子去猜想狮子和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

第二、多层次阅读,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

2 / 13

知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层次的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经历阅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来生成并建构新的知识,具体说:

第一读就是让孩子们自由地读,让他们扫清字词障碍;

第二读就是引读,检查学生课文读通的情况,老师通过语调来渲染气氛,让学生整体感知这个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三读就是细读,主要运用图画而与音乐,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景,让他们运用自己在精读课文当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边读边想,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当中的有关段落,然后将印象最深的段落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样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第四读就是品读,赏析文中的佳句,并把它积累下来。

第三、注重积累,走进生活,学用结合。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把寓言故事当中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用结合,积累这一课当中所学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我想这样,让孩子的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在生活当中真正的意义。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主要来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3 / 13

(*)

单元背景及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太阳是大家的》,借世界各地儿童共同拥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新闻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教学本组教材,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教学时应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由此,的思想内涵定位为“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

文本的思想内涵通过语言这一载体自然流露,细细品读本组教材,其中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在《一面五星红旗》教学中,我们要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

4 / 13

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愫,为下篇课文的学习渗透研读课文、体悟思想内涵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之情。

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摊、奈、凝、竖、拇”5个生字,会写“窄、脖、段……”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等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感受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资料袋”里的内容,搜集关于国旗的资料。

一、了解“国旗”,导入揭题

1、播放奥运会中中国国旗徐徐上升的情景,让孩子们说说这意味着什么?引入课后资料袋,了解“国旗”,明白国旗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

2、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红旗飘扬。

*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

5 / 13

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设计意图:虽然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但并不理解“五星红旗”真正意义,就有必要补充相关的语言和背景资料,是孩子们肃然起劲,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用自己的话粗略概括文章大意。

3、课题是“五星红旗”,文章从头到尾,都紧紧围绕“五星红旗”展开。请你再整体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五星红旗的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

(1)、将学生找到的关于红旗的句子在课件(word)上显现。随机正音。

(2)、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处标题:手举五星红旗

(3)、再读句子,照样子列出其他标题

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三、精读感悟,体会“我”的爱国情愫

在四处描写国旗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拒换”这一环节中,以此带

6 / 13

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愫。)

1、自由地朗读4-11小节。想: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意。

2、交流,让自己的想法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

1)、老板看到我脖子上的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时,我犹豫了一下。我在犹豫些什么?

2)、关注“慢慢解下来”、“展开”细微的动作——动作小心,爱护国旗。

3)、“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在我眼中,红旗依然那么鲜艳。红旗陪着我,经历危险和困境,却依然那么鲜艳,国旗依然保持她的神圣和庄严,表达我热爱国旗的赤子之心。

4)、朗读指导。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国旗。

1)、当老板告诉我可以用这面国旗换面包时,我愣了一下,久久凝视着手中的旗帜。当时,我在想些什么呢?

2)、充分交流,随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

A、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样的?——又累又饿、随时会倒下,急需帮助。

7 / 13

“头和身子被撞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了近三天。(读得低沉)。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包是我的救命粮食。但我不能拿国旗去交换,因为她是祖国的象征。她的价值高于救命的面包,高于我的生命!

B、我在漂流时带上国旗,说明我是中国人,希望祖国陪伴我,希望国旗能陪伴我渡过漂流中的困难;在遇到危险时,我先想到把国旗系在脖子上,她不能丢。在历经困难后,国旗仍然那么鲜艳,她那么神圣、庄严不可侵犯。我不能拿她换面包。

……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以“拒换”链接到前文的“手举”、“脖系”。让学生去感受“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3)、朗读指导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

1)、摇头:断然拒绝!

2)、吃力、趔趔趄趄、摔倒:无法支撑却还不愿意交换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

3)、读得干脆,坚决。

●……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后文,加深体验,在揣摩人物的神情、动作中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四、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

8 / 13

1、文中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公,那就是——面包店的老板。

面包店的老板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描写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

●“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

●“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品读老板的语言、神情、动作,去体会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由“公平交易的生意人”到最后的“乐于助人”

2、老板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他被感动了。

被什么感动了?被“我”感动。被“我”不用国旗换面包所感动,被“我”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精神所打动。

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链接“我”的行为动作,加深体会“我”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提炼文本的主题就水到渠成:)——

在无法支撑的情况下,“我”如此维护国旗的行为,赢得老板的敬重和理解。是呀,只有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也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

9 / 13

1、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和特色,教学设计精当巧妙。本篇课文以“一面五星红旗”线索,紧紧抓住店老板前后不同的行为变化进行探究互动,整堂课流畅有序,层层深入,学生的感情也随着理解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2、学习阅读,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还要让学生体悟到为什么要这样写。这节课的设计,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对文本中“犹豫”“慢慢地解下来”“展开”“久久地凝视”等词语、句子的推敲直视“我”当时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去触摸“以人物外在的表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在语言的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教材简析】

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

10 / 13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11 / 13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⑴学生品析。

⑵感情朗读。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学生口述。

⑵理解分析。

⑶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⑷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⑸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

(学生畅所欲言)

⑹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学生理解分析。

⑵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

12 / 13

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情写话。

3、交流。

13 / 13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第2篇:小学三级语文李时珍教学设计

25《李时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2、学习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读懂自然段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

2、学习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解决办法

运用“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归并分层,归纳出整个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在初读、导读课文过程中,找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

(三)重点、难点问题,全班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挂板、字卡。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一生为穷人治病,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800多中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多里。《本草纲目》被国内人们视为至宝,在国外用法、营、的、日、拉丁文广泛刊印,称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范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划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质疑,教师点播,师生交流。

(1)字(出示字卡)

①读准字音。

诊、症、凑、栽、积累的“累”

②认清字形

拜、籍、酷、载

(2)理解词义。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完善:完美。

拜访:敬词,访问。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判断:断定。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流行:传下去,传开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层次。

1、铺垫孕伏。(出示投影片)

(1)自学。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2、教师点拨,理清层次。

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

第4、5、6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第7自然段: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栽择纲珍

载译钢诊

2、填空。

(1)查字典。

查带点字要查部首再查几画选正确解释

记载①年.②记在书报上。

严寒酷暑①残酷。②极,程度深。

(2)选择恰当的词填写在括号里。

药方药材药物药效药物书

①李时珍暗自记下不少。

②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

③《本草纲目》是一本。

④他亲口品尝了许多,判断。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当时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齐读第2——3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重、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2、学生自学、质疑,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起什么作用?(过渡)

(3)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不全”、“不详”、“不对”)他想编成什么样的?

(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5)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齐读第4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他编成了药物书。

他编成了新的药物书。

他编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

(1)李时珍是药物学家。

(2)李时珍走遍了名山。

2、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练习。

(1)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的三个缺点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记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1——4自然段。

(二)学习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生地读课文,注意药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

⑥读这段后你有何体会?

⑦分层,概括层意。

⑧出示投影(书中画面)学生描绘。

⑨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交流学习第6自然段。指名读。

思考:为什么说李时珍“终于”编成了新的药物书?

(3)交流学习第7自然段。齐读。

思考:为什么《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讨论:

1、课文第7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那部分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四)课堂练习。

1、选择句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对的打“”

(1)那时候,行(xíngháng)医是受人鄙视的行(xíngháng)业。

(2)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决心重(chóngzhòng)新编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

(3)李时珍在给病人看病时,特别注意积累(lèilěi)经验。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1)李时珍是伟大的和。

(2)李时珍不怕,不怕,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3)李时珍整整花了,终于编写了一部的药物书——《》。

七、板书设计

立志学医

11李时珍

编写原因 积累经验

编书

编写准备 亲自采药

写出巨著 虚心学习

第3篇:小学三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之六 作者:陆勤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精读课文。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齐读。

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出示:

(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

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课后小记:

1、本课的教学设计参照颜宏京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2、存在的一些遗憾,学生感悟到小英的前后变化,从自卑、忧郁、胆小到开朗、自信、勇敢,但在感悟后需要通过朗读来加以巩固,在课堂上读的时间总觉得不到位,似乎意犹未尽啊。

《掌声》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