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四个相统一(共8篇)

综合文章 时间:2021-05-22
【www.wendang123.cn - 综合文章】

第1篇:坚持“四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文档资料

坚持“四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高校师德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四个相统一”要求为高校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遵循。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以培养首都基础教育师资为己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教育培训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制度规范和媒体平台,增强了师德建设的掌控力:运行力、约束力和吸引力;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文化熏陶和底蕴积淀,增强了师德建设的驱动力:认知驱动、精神驱动和社会驱动;通过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评树典型和社会实践,增强了师德建设的推动力:引领力、牵引力和践行力,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其做法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意义,值得借鉴。

筑牢基本保障面,增强师德建设掌控力

师德建设是系统工程,增强掌控力,必须注重师德建设的基础和整体设计,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使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必须重视媒体平台在价值引领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师德建设运行力。体制机制是师德建设的基本保障,体系完善、运行通畅的体制机制是形成师德建设合力的关键。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等相关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以党委宣传部牵头,XX部、人事处、教务处、工会、财务处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具体实施,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师德建设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宣传部部长担任师德办公室主任,全面统筹师德建设工作,积极落实办公室工作各项职责。特色做法是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是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本学期师德建设工作计划;二是每学期召开一次师德建设研讨座谈会,多方面收集反映学校师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每学期确立一个师德教育活动主题,为各院系单位开展师德活动提供指针。这样的体制机制重基础、重长效、重合力,明确了党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的职能要求,融合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励各个方面,建立了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机制,保证了师德建设的经费投入,大大提升了师德建设的效果。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增强师德建设约束力。制度规范同样是师德建设的基本保障,依法依规、执行有力的制度规范可以提高师德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建设制度性规范,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首都师范大学师德规范》 《首都师范大学“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 (试行)》《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首都师范大学师德先进评选表彰制度》等。这些制度规范突出了三个“细化”的特点:一是细化入口师德教育关;二是细化师德一票否决;三是细化师德建设指标。学校健全了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师德教育内容成为“规定动作”:每年校领导、宣传部部长、师德专家对新任教师进行系统师德培训,讲好新任教师入校师德第一课;在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表彰中,明确师德方面的要求;明确师德一票否决的负面清单和十条红线,细化师德一票否决的奖惩办法,把师德一票否决制作为全校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的道德纪律要求和法律约束;学校还把师德建设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监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与落实。完善的制度规范,注重细节的顶层设计,有力推动了师德建设规范化、法治化进程。

三是完善媒体平台,增强师德建设吸引力。师德建设要不断探索新时期的规律特点,善于运用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让媒体平台发挥复合效用,使师德宣传教育有声、有影、有画面,确保师德宣传教育务实管用,进一步增进了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交流与互动,既有“键对键”,又有“面对面”,形成师德建设的立体效果。《首都师大校报》开设了“师德建设大家谈”专栏,制作了《首师大师德先进人物志》短片;在校园网、微博、微信,开设师德教育电子专栏专刊,学校官方微信定期推送首师人物风采等,这些平台成为了连接全校师生和校友的重要情感桥梁和开展师德建设的重要工作抓手,促进师德建设联网上线,增强了时代感和吸引力。

夯实主体需要面,增强师德建设驱动力

人在哪里,师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师德建设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唤醒教师的内在需要,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教师自我提高的内在驱动力。学校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文化熏陶、底蕴积淀,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师德建设认知驱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高校教师要坚持“传道”是第一位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校完善了校院系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和“四个一”教职工学习活动日三项学习制度,分层分类开展师德学习研讨。近年来,学校共计组织各级各类学习100余场,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北京市关于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教师提高了对师德重要性的认识,将师德规范?D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 二是加强文化熏陶,增强师德建设精神驱动。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学校重视师德历史文化。“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校以六十周年校庆为契机拍摄了《甲子述怀》专题片,以学校老教师口述历史的方式记述了五幢老楼背后为学为师的岁月故事,几代首师人薪火相传,不断诠释着师德精神和文化内涵,成为记载学校发展历史文化故事的宝贵资料,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宝贵素材。学校重视师德景观文化。学校发挥美术专业学科优势,倾力打造以弘扬师德精神为主旨的学校系列文化景观,包括《首都师大赋》《百年树人》《校训琮》壁画、主题雕塑等。“梅兰竹菊”“四季亭”景观群彰显了为师者的高雅气质,达到了增添校园美感、美化生活空间以及激发师德文化的良好效果。学校重视师德氛围文化,开展了师德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学校各个校区悬挂着由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题写的“成行桃李 俱是栋梁”灯杆旗,“春华秋实”展板、易拉宝校园里到处可见,营造了浓厚的师德文化环境和氛围,提升了广大师生爱校、荣校情结和努力提升师德的动力。

三是加强底蕴积淀,增强师德建设社会驱动。底蕴积淀的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学校作为培养北京市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教育既是特色,也是优势所在,有着丰富的底蕴积淀,为师德建设提供持续的社会推动力。2014年,学校利用建校六十周年的契机,大力表彰评选出的100名“首都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基础教育优秀校友”,社会影响广泛;学校制作了电视专题片《成行桃李 俱是栋梁》、出版了《首都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基础教育优秀校友事迹集》,共收录了百名优秀校友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科技报》《中国教育报》等十几家媒体给予持续深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了师德正能量,在校内提升了师生荣校、爱校情怀,成为学校开展师德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成为学校脍炙人口的校园故事,夯实了师德建设的社会基础。利用重大活动的契机,可以营造良好浓厚的师德文化氛围,这为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注重外在影响面,增强师德建设推动力

师德建设要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高校教师要切实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履行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职责要求,做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和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师德建设引领力。学校重视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系统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文件有关师德的要求;每年邀请“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座谈巡讲”进校园开展宣传活动,学校师生近距离与全国道德模范许振超、孙东林、李影等心灵触碰;每年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报告团在京的首场报告会,他们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事迹,诠释了师德内涵;承办了话剧《老阿姨》在京高校的首场演出,学校师生直观深入了解了开国元勋甘祖昌将军和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党员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折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走出去”,即开展基础教育优秀校友寻访活动,每个院系每学期要带领青年师生直接进校寻访广大优秀校友;“请进来”,即邀请基础教育校友来校作报告,每个院系每学期至少邀请三名优秀校友给师生作报告、进行座谈等)。近年来,累计走访校友上千人次,请校友返校作报告上百场。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已经制度化、常态化,营造了浓厚的师德学习氛围,培育了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汇聚起崇德敬业的正向驱动力,不断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评树典型,增强师德建设牵引力。“德不孤,必有邻。”师德建设需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将典型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学校注重师德激励和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每两年进行师德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的评选表彰,将师德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出版了两辑《师德风采录》,青年教师人手一册;每两年进行“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十佳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评选表彰;每年进行优秀主讲教师评选等。2014年,86岁高龄的欧阳中石先生,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中,精心梳理出60余则深具代表性的中华美德古训,创作成书法作品、汇集成“中华美德古训”。同年9月,“欧阳中石书中华美德古训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17天共接待观众近百万人,作品还在北京高校进行了巡展、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设立永久性开放展厅。与欧阳中石先生用“中华美德古训”浸润人们心田交相辉映,学校中青年教师王珂教授,2014年召集22名师生创作了44幅藏族题材水墨人物画,用义卖所得100万元建立了“王珂工作室公益基金”。学校不仅有令人景仰的大师、教授,更有千万学子用自己的热忱和信念,传递正能量。2014年度“北京榜样”评选活动60名候选人中年纪最小的一名叫袁日涉,是学校本科三年级学生,是一名在6岁时就发起“一张纸”环保活动的“老环保”,在她的召集、带动下,一起参加环保活动和志愿服务的伙伴超过138万人次。学校始终把“立德”当作使命和担当,代代传承。《光明日报》以“三代‘首师’人传递正能量”为题给予深入报道,、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以及各地方门户网站等一千余个网站给予转载,影响深远。中宣部把学校确定为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单位,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对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这些师德先进的优秀事迹和可贵品质,成为师生学习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三是加强社会实践,增强师德建设践行力。师德建设需要为个体成长搭建实践和交流的良好平台,使之在不断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学校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青海师范大学、井冈山、西柏坡等12个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涵盖科研院所、高校、红色教育基地、基础教育以及街道社区等京内外单位。学校开展师德实践的形式主要有:参观考察、社会实践、义务支教、项目合作等。学校多次组织青年教师赴革命旧址、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西部边远省份进行参观考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如赴井冈山、会宁革命旧址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青海、甘肃省的新农村等;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赴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师德修养锤炼,活动结合专业、结合实际、注重专长、注重总结,提升了实践效果。学校多次组织青年教师赴青海师范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义务支教服务,增强教师责任感。学校与京内外单位多次开展项目合作,增强教师奉献社会的使命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持续八年到北川中学进行音乐心理治疗,开展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创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实现了高等艺术教育资源与灾区艺术教育平台的有效对接;政法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建成了社?^矫正与社区发展研究与服务中心、睿博社会工作事务所等机构,已为北京市提供2,000余人次的社区矫正司法助理、监狱干警等专业人才培训工作;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青年教师积极服务京郊基础教育,赴首都师大附属红螺寺中学、附属密云中学等单位开展系列师资培训、项目研究等实践活动;学校在平山县、阜平县先后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一线教师置换研修、党性教育基地建设、革命精神传承与红色文化研究等18项合作共建工作。学校发挥学科人才优势,百余名师生赴延庆区开展“秀美乡村 成风化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创作活动等。

本文系2016年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安全”(项目编号:JGWXJCXCA)的阶段性成果

第2篇:“四个统一”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四个统一”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分重要。我们感到,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统一”,是新时代对加快建设师德师风的四个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四个统一”的要求,不仅适用于高校教师,也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教师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只有坚持“四个统一”,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我们广大教师才能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书育人二者不可分割,统一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实践过程之中。如何将教书与育人二者有机地结合统一,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礼记》曾讲: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不仅要用自己渊博的见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去教好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对教师而言,必须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教学技能,凝练育人本领,使教书与育人两方面和谐统一,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价值目标。教师能否教好书育好人的关键,在于他的综合素质,包括精深的学养积累、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敬业精神,精通自己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博采相关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厚积薄发,占领学术高地,做面向学生的学术对话者,做学生学习的谆谆善导者。

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是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的必备素质。曾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进行交流时,只有30%的信息量通过语言来表达,而另外70%都是由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第二语言系统来传达的。作为老师,自身需要恪守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并把这种态度渗透到自己的言行中,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把言传与身教统一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伟大教育事业中。言传与身教之所以相统一,是因为它们在教育功能上都具有知识教育、道德示范、人性陶冶等特点。“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教师的良好行为和高尚风格即是不教之教,无言之诏,“不教之教”胜于“教”。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强化道德意识,提高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促进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要牢记使命,不忘职业操守,传递正能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言传和身教的统一。 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这里的“道”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认识万事万物要从“道”开始。求学问道是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要求,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关注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在实践中摸索,勇于探索、善于回答时代提出的命题,彰显学问价值。关注社会不仅是学问的价值取向,也是学问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教师求道不应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应该本着完成小我成就大我的心态,倾力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学术自由是所有一流学校孜孜以求并赖以立足的最为宝贵的根基,是科学文化繁荣的必要前提。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客观上能够为学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学术自由强调为学者提供追求科学真理的条件保障,以宽松的学术环境来保障追求真理的自由。但任何自由均是有条件的,离开纪律的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也是如此,二者辩证统一。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术规范,社会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理论创新,学术自由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为学者们发挥思想库作用创造了条件。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倡导学术自由,并不代表着可以放任自流。学术自由需要学术规范的约束,学术成就需要学术规范去评定,缺少了学术规范,不仅会造成学术界一片混乱的景象,而且会影响到我国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四个统一”是新时代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就会出现合乎时代需要的新气象。

第3篇:坚持四个统一 建设文化强国

坚持四个统一 建设文化强国

马建辉

2013-01-04 15:43:38来源:《光明日报》2013-01-0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血脉永续,我们的民族才能充满活力;只有精神家园殷实,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有意义和方向感。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坚实而独立的文化根基和鲜明而有尊严的文化形象,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深邃的思想构建。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必须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坚持先进与丰富、精神与主体、传承与创新、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坚持先进与丰富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这里内在地蕴涵了“坚持先进与丰富相统一”的思想。在我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两个基本体征,一是先进,二是丰富。落后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贫乏也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在先进和丰富两个方面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使之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坚持先进和丰富相统一的根本保证;以人

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坚持先进与丰富相统一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坚持先进与丰富相统一的根本要求。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就能使文化产品的人民性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使人民的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这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因为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多样需求,也必然要求文化产品的多样和丰富。“三贴近”原则中的“实际”、“生活”和“群众”都是最丰富和最多样的,贴近他们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丰富性诉求。

在先进与丰富这一对关系中,先进是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更为根本的方面。丰富是在先进指导下的丰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之下的丰富。同时,丰富对于先进又有正向推进作用,丰富的不断积累和提炼,可以为先进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可以说,没有先进性的丰富,不是真正的丰富;同样,缺乏丰富性的先进,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先进。

坚持精神与主体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一定的主体条件,需要进行人的人民性素质和公民性素质的建设和培育。文化强国的落脚点是在人民上的,是在人民的精神上的,其着力点应在以文化来立人、强民,通过立人、强民来实现我们的文化强国梦。这就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精神与主体相统一,使主体成为摆脱动物性的文化主体、摆脱物质性的精神主体,实现赋精神予主体。优秀文化产品是人类灵魂的钟声,它可以加强和推进对主体的心灵建构和精神提升,因此,文化建设必须激发其自身立人的理想和热情,充分发挥其对于人的建设的

重要作用。

坚持精神与主体的统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德教来从精神上化人、育人,使主体统一于精神,或使精神统一于主体,弥合主体与精神之间的裂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培育主体的美德认知能力,使其知真假、晓善恶、识荣辱、辨美丑。要积极培育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社会生活中不乏假以真出、恶以善出、辱以荣出、丑以美出的现象,要引导人们注意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不以现象遮蔽对本质的认知。其次,应培育主体的美德践行意志,意志源于责任,责任感愈强则意志力愈强,在我们这个时代,美德不仅仅是一种修养、一种教养,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因为美德不仅对于肯定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通过肯定人来肯定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次,还应营造一种崇尚美德的社会氛围,培育一种朝向真善美的时代风尚,实现社会环境要素对人的肯定性精神要素的积极配置。

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一切文化都是当代文化,传承是其基因,创新是其生命。没有传承,文化就没有积淀和底蕴,就会失去历史血脉;没有创新,文化就不能很好地跟现实结合,其意义的生长与丰富就会受到阻碍,就会失去时代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既要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建设其传承体系,弘扬其思想精髓;又要在尊重命意传统和历史语境的前提下,以一种当代视野、前沿方法、世界眼光、未来关怀和问题意识来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从中提炼、挖掘出新意蕴、新向度、新品格,使传统文化在保持精华的基础上被赋予崭新的时代意义。传承是蕴涵创新的传承,也只有蕴涵创新的传承,才能更加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

统,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创造活力着眼于创新,但其内涵也离不开传承,是蕴涵传承的创新。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地跟新时代、新实践、新主体、新需要、新思想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需求。文化创新同科技创新一样,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当代实质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传承创新发展过程。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动机,因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些要求内在地蕴涵了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辩证法,主张要把文化发展和文化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坚持快速发展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呢?应该说,快速发展,尤其是更多地受市场调节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本性,它与经济效益是必然地紧密连结在一起的,有快速发展一般就会有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则不然,它不必然地和快速发展连结在一起,二者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有时反而是成反比例的。因此,对于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必须一再强调,反复强调。

坚持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首先要明确只有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快速发展才是良性的、好的快速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从实质看,从长远看,社会效益都是比经济效益更能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既要在快速发展中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划出底线,更要对其做高标准要求。这是我国近十年来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如果有的文化生产部门只注重追求发展速度,至于社会效益、精神效益方面则以不碰触、不突破底线为限,不是向高标准看齐,而是着眼于最低标准,坚守的是道德底线,而非道德高原,这就会使部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始终在底线徘徊。因此,即使发展文化产业,也必须坚持内容为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始终坚守精神高原为荣。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才能真正具有恒久的家园魅力,才能真正聚心、化人、立民、强国,也才能真正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教育部社科中心)

第4篇:坚持四个统一加强基层党校建设

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层党校的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加强,相反,在一定的程度上,党校建设呈滑坡下降趋势,并成为各项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名无校,有校无名,有名无实,名存实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单位对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严重地制约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纪律教育、理论教育,严重地影响了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为扭转这一被动落后状况,利用好、发挥好党校这块阵地的作用,今年年初,常宁市委宣传部提出了建设高标准党校,推动基层党员教育的工作思路,按照“四个统一”的原则,全市23个乡镇,5所市直中学,9个国有企业,全部建成了规范化、标准化党校,开创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统一领导,为基层党校建设添活力

年初,成立了以主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罗维芳同志为组长,宣传部部长刘志宏同志为副组长的常宁市基层党校阵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层党校建设的指挥协调,规范化标准的制订和组织验收。尔后,市委出台和印发了《关于各基层单位对口成立党校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各乡镇、各单位迅速成立了相应的基层党校建设领导组织机构。4月份,常宁市专门召开了一次有基层党校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的动员会。会上,市委副书记罗维芳同志作了题为《夯实基础,严格标准,争创一流基层党校》的动员报告,对基层党校建设的意义、作用、要求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使各基层党校建设规范有序、迅速进行,市委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基层单位党校建设责任状书》,明确了党校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强化了每个单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统一标准,为基层党校建设定尺度

市基层党校建设领导小组认为,过去各基层党校的软硬件建设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与上级要求差距较大,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要求制订一套统一的基层党校建设标准,从而促进基层党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和制度化建设。根据领导小组的意见,宣传部经过反复酝酿和修订,推出了《常宁市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标准》。其内容涵盖了二个部分,一部分是党校的基础设施情况。标准规定:各基层党校要根据本单位党员人数的多少,至少要配备一间能容纳100人的教室,配制100套桌椅,教室四壁和外墙要重新粉刷、装修,室内要配有一块1mx3m的毛玻璃黑板和带音响的VCD电教设备一套。正对黑板的后墙要悬挂一条永久性宣传横幅。进门口按的规格统一制作一块内含党徽、冠有单位全称的党校牌子。二部分是各基层单位党校的基本情况。根据统一规格,要求各单位订做两个宣传栏,A栏和B栏。宣传栏A栏的内容为:XX乡镇(局)党校基本情况。其一是组织机构。要求每个党校的领导班子由7人组成,由基层单位一把手兼任名誉校长,主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或管政工的副职干部任校长,由管组织的副书记任副校长,并配备4名文化程度高,理论功底扎实,思想政治觉悟高,现实表现好的同志任专职教员。同时,聘请本系统、本单位学有专长,思想政治表现好的3位同志任兼职教员,保证了基层党校的领导力量和教学力量,为推进党校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其二是本单位党校概况。它主要包括本单位党校创办的时间、历史、现有的使用面积、课桌的套数、教员的基本情况介绍、单位现有党员的人数、农民和非农民党员人数、党员的文化程度等;同时还包括近三年来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所办的期数,培养的人数,以及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情况。其三是本单位党校的学习制度。主要包括本单位党校年度学习计划,组织集中学习的要求,学习时的纪律,学习后的档案建立及整理。就学习计划而言,要求各单位既要按上级宣传部门年初提出的党员学习要点施行,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力求学习计划能有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实效性。学习计划要表格化,每个月哪些人学,哪些人教,学哪些内容,学的时间都要体现在表格上。就集中学习而言,要求各单位全年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2天,一般应每个月学习一天,对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要及时组织学习。就学习纪律而言,要求党员在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与纪律,及时做好考勤评估,学习要备好专门的笔记,每次学习后,应写出学习心得和小结。每次集中学习后,要将学习的方案、考勤记录、讲课教案、学习记录、学习小结和心得收集、整理、归档。B栏是党的知识概述。一方面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宗旨、党的任务、党的纪律、党的教育、党的作用、党的建设的集中论述。另一方面是党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为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党的优良作风,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新党章的基本内容,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基层委员会的任期,党的纪律处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基层党员对我们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些标准出台后,我们还举办了

为期一天的“常宁市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骨干培训班”,对上述每项标准进行全面阐述和剖析,并提出具体要求。

三、统一实施,为基层党校建设增效率

为了在全市更进一步做好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我们还树立了一个样板,通过样板示范来推动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选择基础设施较好,硬件齐全,经济实力较强的松柏镇委党校作为试点

。严格按照宣传部出台的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步一步实施,经过市党校建设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我们又组织全市各乡镇各单位的副书记和管政工的负责同志到松柏镇党校现场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后,我们举行了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座谈会,要求与会者表态发言,保证任务的落实。最后,宣传部部长刘志宏要求各单位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施工,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制作。各基层单位对党校阵地建设十分重视,许多单位一把手亲自出面开会,统一部署,挤房子,挤资金,搞装修,购设备,做软件,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在常宁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四、统一验收,为基层党校建设保质量

为了验收各单位基层党校建设情况,市委宣传部与市委办、政府办、组织部一道组成了5个督查评估验收小组。检查验收实行听汇报、查资料(含开展党员培训情况资料)、看现象的方式进行,实行量化计分。具体检查内容为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资金投入、党校内外设施、宣传栏、党员教育计划、学习资料、教案、学习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开展活动的情况、学习培训档案的整理等。5个督查组经过一周时间对基层单位党校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验收。一类单位28个,二类单位8个,三类单位1个。评比结束后,市委督查室专门发了通报,要求二类和三类单位进行补火整改。尔后,我们召开了一次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后进单位促进会,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单位的党校建设。由于采取统一验收,统一评估,统一分类指导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党校建设的质量,全面地推进了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开创了常宁市基层党校建设的新局面。

第5篇:师德师风“四个五”

师德师风“四个五”建设

2017年以来,赫章县按照突出“五点”任务、强化“五项”措施、夯实“五德”基础、狠抓“五风”建设的工作思路,在提升师德意识、整治师德问题、规范师德行为、强化师德责任、培育师德精神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突出“五点”任务,明确师德建设重点

根据教师队伍在政治素养、敬业精神、教学能力、从教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排查盲点、整治重点、强化弱点、打造亮点、防范风险点”的目标任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师德问题排查整治,围绕公民办学校教师从教行为监管、学校临聘人员日常管理、言行异常教师心理疏导等盲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工作;对长期寡居、大龄未婚、离异独居、性情孤僻等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给予更多关心,促进其身心健康。

健全制度措施着力强化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措施不力、氛围不浓等弱点,严格标准要求、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开展制度化、常态化。

结合当前形势,重点抓好教师队伍中家庭不睦、言行轻薄、志趣低下、沉迷游戏、迷信造谣、自由散漫、不顾大局、拉帮结派、议论是非、酗酒闹事、参与吸毒、嗜赌成性、言而无信、歧视学生、以权谋私、仪表失范等人员的整治转化工作。

通过宣传引导、表彰奖励等措施,打造先进典型,树立模范标杆,以宣传典型、打造亮点引领良好师德师风。

通过出台师德师风五严禁(即:严禁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严禁幼儿园出现男性教师包班现象,原则上男性教师不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严禁男教师和女学生、女教师和男学生以辅导作业等理由单独相处;严禁教师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严禁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和参与学生管理),注重防范风险问题,着力整改苗头性、倾向性、突出性问题。

强化“五项”措施,扎实推进师德建设

围绕师德师风建设重点目标和任务,赫章县强化顶层设计,采取“五项”措施,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见成效。

强化制度设计,聚焦师德建设。相继出台《中共赫章县委办公室赫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赫章县师德师风十条标准》《赫章县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制度(试行)》《赫章县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制度(试行)》《赫章县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试行)》、《赫章县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试行)》《赫章县师德师风问题负面清单四十条》等文件制度,强化组织领导、严格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有力推动和务实高效落实。

强化教育引导,培育师德精神。严格按照《赫章县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制度》有关规定,编制学习内容和读本,把政治思想、政策理论、时事形势、法纪规章、先进典型、反面案例、安全常识等纳入学习内容;要求学校利用每周一次政治业务学习,确保每次学习师德师风相关内容不少于30分钟;落实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学时登记制度,确保教师每学期不少于一篇心得体会,每学年学习不低于60学时。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周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自查自纠、公开承诺等形式,组建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宣讲组,推进师德宣讲全覆盖。出台了《赫章县教育工作表彰奖励办法》和《赫章县教育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增加表彰类别和数量,坚持召开教师节表彰奖励大会,每年据实划拨300万元左右作为奖励经费,通过表彰奖励激发广大教师崇尚师德、爱岗敬业、终身从教的动力和热情。

强化动态跟踪,规范师德行为。通过自查自纠、公开承诺、群众举报、师德督查、集中排查等形式,注重发现师德师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根据情节轻重采取不同的预防整治措施,2018年共排查整改师德问题58人。实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台账,对每位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均记录在案,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实行师德师风审查报告制度,把师德审查作为评职晋级、评先选优、考试调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审查时根据问题轻重进行限制,直至取消资格。2017年以来,因存在师德问题被取消评职晋级、评先选优、考试调动相应资格的教师在20人次以上。

强化考核评价,树立师德导向。重点将负面清单动态考核、走访调查、学校评价、学生测评、业务知识检测等纳入考评内容,根据分值比例计算考核得分,再根据分数确定考核等次;同时把公民办教师、学校临聘人员纳入考核范围,分别进行考核,注重抓整改提高。对2015年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为差的27名教师进行了召回管理和集中教育;对2017年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和教师业务知识检测两次补考不合格的33名教师举办培训提高班,集中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对参与提高培训的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对仍不改正的加大惩治力度。2018年对全县名教职员工进行了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对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18名教师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师德责任。从县、乡、校、师四个层面,明确县教育局、县直涉教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中小学校园、广大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责任,做到履职有序、问责有据,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照职责任务,细化责任追究措施,根据工作不到位甚至失职、渎职等情节轻重,采取约谈提醒、诫勉谈话、经济处罚、预警督办、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措施,直至追究刑事责任。2017年7月以来,查处了违纪违规教师33人。同时从被处理的教师中选出典型案例,发通报到全县中小学,抓好警示教育工作,督促教职工时刻自省、自警、自律,严守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做到不碰红线、不越底线。

夯实“五德”基础,培育崇高道德风尚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是教人立德的人,是塑造人格和灵魂的人,品德必须要高尚、要厚实。赫章县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伦理道德”作为提升教师品德素养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教师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高尚的品格去教育学生、感化家人、带动群众、引领风尚。

要谨守个人品德。教育引导教师严于律己、严于修身、严以养德,常记立德之要,常做有德之师,常思失德之害;通过自查自纠、自我剖析,时刻反省自身存在问题,立行立改,完善自我。

要恪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坚定职业信仰、培养职业精神、增进职业情感、提高职业幸福,把爱和责任与敬业精神相融合,争做“四有三者”好老师的表率。

信守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感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在家庭中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用个人言行影响家人和亲人,做好子女、好丈夫(妻子)、好父母。

严守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教师时时处处模范遵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当好践行社会公道的带动者、示范者、监督者、宣传者,用个人品行带动乡风文明、引领社会风尚。

坚守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把伦理道德作为立德、立身、立言、立行的底线,作为人格人品的红线,时刻自省自警自律,增强法纪意识,抵制各种诱惑,坚决不发生丧失伦理道德的行为。

近三年来,罗州镇水营小学校长黄训录因坚守山村教育38年,事迹突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双坪乡初级中学特岗教师石明警因事迹感人,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乡村特岗教师巡回宣讲,参加2017年中央电视台“最美教师”评选,获得特别关注奖,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优秀教师;水塘堡乡共产党员、苗族教师马德军,醉心于边远贫困山区教育,多次主动申请到边远落后的山村学校任教,他用全部的精力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县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全县最美乡村教师、毕节市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还有杨胜平、朱永山、刘汉学、朱大海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教师,他们品格高尚、事迹感人,成为推动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脊梁,更是践行“五德”要求的典范。

狠抓“五风”建设,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如果说抓师德师风整治是师德建设的内涵,那么抓“五风”建设就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外延。为了营造师德师建设的良好环境,优化教育行业风气,树立良好教育形象,围绕“五风”建设抓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提升。

围绕党风抓党建引领。成立了县委教育工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强化中小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实现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学校意识形态、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三重一大”事项等方面做到学校党员全员参与、党组织全程保障,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良好的党风带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

围绕政风抓班子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督查考核、工作评估、走访调研等方式发现优秀干部,建立校园长后备干部库,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专题培训、跟班定岗学习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的培训培养;切实提高班子成员待遇,用更加公平、客观的管理方式去激励学校负责人和班子成员,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围绕校风抓民主管理。制定出台了“赫章县校风校纪十条标准”,从学校办学行为、民主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质量、法纪意识、环境整治等方面明确标准;督促学校建立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班级管理等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用公平公正的管理让教职工享受公正待遇,感受管理公平,形成良好心态,从根本上防止师德问题的发生。

围绕教风抓素质提升。以“国培计划”为引领培训,设置专题培训项目,加大对边远贫困乡镇教师培训支持力度,突出研训结合;通过学科带头人和校(园)长工作室组织开展教学交流、送教送培、主题研讨和读书活动等,引领校本教研规范开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跟岗研修,确定个人的困惑和跟岗培训的目标,在跟岗培训研修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研究解决;加大对贫困乡镇教师培训支持力度,认真落实教师发展政策,努力缩小城乡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紧盯教师队伍中的厌学厌教之风、自由散漫之风、低级趣味之风、逸乐玩耍之风、唯利是图之风等不良风气,加大整治力度,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的“五风”滋生和蔓延,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

围绕学风抓教育质量。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督促学校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竞赛活动、文体活动、乡村少年宫活动等,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寄宿制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四在学校·幸福校园”,让学生“吃、住、学、乐”在学校,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在全县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用美德少年先进事迹去教育感染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养成良好品行。

第6篇:坚持“四个统一” 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四个统一” 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四个统一” 加强党性修养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丛培模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密切联系,强调了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

一、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性修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党性修养是获得真理、坚持真理、运用真理的思想基础。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体共产党员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陈云、江泽民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和革命家多次语重心长地谈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而党风的形成关键在于每个成员的党性修养。党的十六大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组成后,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全体政治局常委和有关中央领导到西柏坡考察学习,意味深长地重提“两个务必”,强调党性修养。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传承,是一种总揽全局的清醒选择,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一种高瞻远瞩的发展策略。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自己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转化为辩证全面的思维方法,转化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党性修养是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内在动因。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则作风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我们党始终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内在动因,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等方面。我们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三)加强党性修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发展是硬道理,离开发展谈党性修养只能是一种说教。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生活更加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党性修养,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带领全国人民从容应对挑战、有效化解风险、开拓新的局面。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利弊、检验得失的价值尺度。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四)加强党性修养是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根本途径。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忽视党性修养、放弃世界观改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侵蚀头脑。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坠入腐败的深渊,归根结底是党性不强、党性不纯,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所以说,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根本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加强党性修养为重点,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抵制和清除腐朽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侵蚀,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坚实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坚实基础。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才能始终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注重工作实践。党性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党性不是脱离实践、脱离社会的“修身养性”,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完善。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既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学深、学透,真信、真懂、真用,又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检验理论学习成果。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要义也就是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统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克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思想渊源。实践证明,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注重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继承的光荣传统。实践也同样证明,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和重点在不断变化、充实和提高。因此,党性修养也是具体的、发展的动态范畴,其内涵和要求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和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阶段,坚持党性原则,紧跟时代步伐,赋予党性原则以新的内涵,把建设性、创新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要求融入党性修养之中,做到不落后于时代,永远保持先进性。当前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

(三)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基本原则。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我们党的两项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是统一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练和提高。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保证,只有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为客观世界的改造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改造客观世界,就要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通过剖析和反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 终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有效方法。加强党性修养,要立足于个人修养,坚持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就必须树立高度的自律意识,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把党性原则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党性纯洁、党风端正。加强党性修养,还要接受教育监督,重视他律。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纪律。要善于把接受党内监督和接受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全方位接受监督。只有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积极而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不断取得进步。领导干部应本着对党、对人民、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在监督中强化制度意识,在监督中磨练品质,在监督中用好权力,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和接受监督的模范。

第7篇:石浦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一个延伸三个结合”

石浦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一个延伸三个结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为教师立身之本;师如春蚕,一似蜡炬,师德成就教师千古美誉。新的时期,学校层面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昆山教育的新风貌,石浦中学深入思考,立足校本,结合形势,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做到了“一个延伸”、“三个结合”。

一、一个延伸好范文,全

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着力点从职业道德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进行延伸。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三维目标”,而各校大多强调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身置社会和家庭中的道德要求则少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万世之尊,师德的内涵仅停留在职业道德上未免狭隘。据此,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以来,学校首先要求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清廉从教,把好“职业道德”第一关。以此出发,进一步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倡导教职员工争做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表率,时时处处不忘教师身份,随时随地展示良好形象。

二、三个结合

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校园安全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实、丰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内涵,提升、凸显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层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开展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起始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之中,把先后发生的四个活动结合起来,是因为它们在根本上都要求对人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造,自成一体。

作为一项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我校已告一段落,但活动对党员教师和学校在教育中争先进位的要求始终存在,这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本质并无二致。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明确要求全体党员继续争做先锋模范,发挥示范辐射影响,带领更多的教师在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上实现双提升。这种“以党员带群众”的从点到面的师德建设模式还是比较符合学校实际的。

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要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展开,近期,校园安全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相继提出,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校园安全教育,责任重大,而其落实的关键还是要做好预防和教育,这就需要学校教职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并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为此,学校把安全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提出“立足师德建设,抓好校园安全”的活动口号,明确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增强工作责任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多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多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多与家长信息沟通,多与学生坦诚交流,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发生,使教师在提高自身师德的同时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在学校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又为师德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并直接提升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层次。学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校的做法是第一时间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内容印发给学校教职员工,提出“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师德新境界”的宣传口号。

第8篇:六个结合”促师德师风建设

六个结合”促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部署,立足工作实际,做好结合文章,不断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六个结合”

一是与党建质量提升相结合。积极实施“党建+师德”,举办报告会、演讲赛、交流会等,引导广大教师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开设“道德讲堂”“微型党课”及“互联网+党建”云平台手机APP等经常性教育平台,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行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党员干部联系生活困难教师、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党员教师联系留守、单亲、学困、贫困、残疾等困难学生,并与联系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帮带活动。全县2059名党员教师“亮身份、作承诺、比奉献”,在教育扶贫、四城联创、乡村振兴等活动中志愿服务,发挥作用,党员教师成为频阳大地一张鲜亮的名片。

二是与贯彻教育法规政策相结合。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及法律法规,促进广大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格依法执教。迤山中学编印了《教育法规政策手册》,梅家坪中心学校邀请专家解读教育政策法规,宫里、留古、张桥中心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是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组建18个大学区校际联盟,开展送教下乡、跟岗学习、同课异构等活动,促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教学成果共享。选派20名教学骨干赴四川绵阳科学城跟岗学习,邀请江苏丹阳8名教育专家帮扶指导,参与教师570人次。利用暑期教师培训会,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胡正明,教育哲学博士、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陕西行政学院教授丁力,陕西省师德师风模范个人韩春等30名专家教授来富作报告,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

四是与学习身边先进事迹相结合。学习宣传全县教育系统涌现出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标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特岗三姐妹”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田江寿。开展向扎根山区37载的师德标杆、扎根乡村育人楷模卢玲老师学习活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陕西省教育厅网站、渭南日报等中省市10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同时,以乡镇、县属学校为单位,组织评选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和扎根乡村育人楷模等,开展师德报告会、演讲赛、师德面对面等,学习师德标兵,宣传身边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县局编辑出版了以60名普通一线教师为典型案例的《红烛》丛书,拍摄完成了以大王小学特岗教师郭莹为原型的党建微电影《春妮》;杜村初中、庄里初中、富平县幼儿园举办了“扬师德,铸师魂”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老庙、淡村中心学校开展了“重师德、学先进、比奉献”师德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向先进学习,向楷模看齐”活动。

五是与开展专项治理相结合。深化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在培训机构代课、违规办班、推销教辅资料等专项治理,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承诺书,撰写自查报告,规范从教行为,净化教育风气。建立师德负面问题清单,针对师德失范问题,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城区各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广大教师签订了《不参与违规办班和有偿家教承诺书》;刘集中心学校开设师德师风讲座,每月一主题一案例,警示教育常抓不懈。

六是与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相结合。认真制定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层层动员部署,设立举报及意见建议箱,建立明察暗访和通报曝光机制。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围绕违反政治纪律、“四个意识”不强、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庸懒散慢虚以及“四风”隐形变异等问题,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促进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立诚中学结合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召开了冯新柱案“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薛镇、峪岭中心学校把教育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创造条件,深入帮扶,切实解决深度贫困村赵老峪北村学生能上学、上好学的问题。

师德师风建设四个坚持

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

开展四个自信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会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