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工作总结3篇 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总结 时间:2022-06-17
【www.wendang123.cn - 总结】

  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具体到各个细节,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那么相关的工作总结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最新数学工作总结3篇 数学工作总结范文,以供借鉴。

最新数学工作总结3篇 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最新数学工作总结1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我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我们深感欣慰,因为我们又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这是全体老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我校把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几乎贯穿整个学期。为促进教师学习、理解课程标准,六月份我校再次举行了课程标准及专业知识考试,以考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教,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学习每位教师都深深感到,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教育形势的严峻,将使每位教师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形成共识:要成为一名现代型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此他们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每位教师至少订阅一种以上的教育刊物,如《环翠教育》《山东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等,这些教育刊物为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理论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让教师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寻找教学、学习资料,丰富教学资源,教师的自身素质及教学艺术在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丛艳丽老师撰写的《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一文发表在《环翠教育》第三期,邵淑静老师撰写的《巧用评语,激发学习兴趣》在环翠区教研中心网教研教改栏目上发表。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继续开展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区“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把学科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五月份区教研中心来我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估时,我们提供了宋丹老师的《能被2、3……整除的数》、刘雪晶老师的《求简单的平均数》、徐晓飞老师的《认识物体》三节课,课堂上三位教师都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得到了区教研中心领导的肯定。在四月份举行的送课下乡活动中,王春艳老师主讲了《买书》一课,本节通过买书这一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做28+4时,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王老师说:“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看谁的方法最独特,谁的方法计算起来又对又快”,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孩子们的创新火花被点燃了,思维异常活跃,有的在摆小棒,有的在列竖式,有的在用口算的方法,还有的干脆数起手指来。孩子们的想法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全班汇报时,说得头头是道。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王老师大加赞赏,并适时鼓励他们尝试一下别人的方法,或许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知,学生学得快乐,也将新课改的精神送到了羊亭镇,得到了前来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另外王春艳老师的课堂实录《套圈游戏》、孙霞老师的《今天我当家》、尹芳老师的《前后》由于路子新,形式活,被区教研中心推荐到市教研中心。孙霞老师由于有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还参与到市教研中心组织的教辅编写工作当中。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课程改革的步伐

  教学改革是教育的载体和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课堂教学与教学改革又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本学年我们根据学校的设施及师资情况,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子课题—“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验教师黄晓华、邵淑静、刘雪晶、王春艳、徐晓飞等老师在教学实际中根据实验方案认真探索、总结、改进,他们把数学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一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数学知识,现已初见成效。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各个年级都加强了数学实践活动这一教学形式,都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一年级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一些,他们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孩子的年龄特征,学习了《米和厘米》后领着孩子在校园中亲自实践,量身高、量柱子、量方砖——孩子们量得不亦乐乎;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组织了《今天我当家》的数学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一天花费记录卡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当家之不易,本次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学习了《统计》后让孩子们自制统计图,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念指导教育评价,并将其内化为具体行动的重要措施。每位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赋予记录袋不同的评价形式及功能。有的班级的记录袋中装有“三表”即“学生成长记录表”“学生反省表”“家长反馈意见表”。“学生成长记录表”记录着学生自己学习进步情况和各方面获得的成绩,表后面附着说明这些情况的原始材料,如自己喜欢的作品、自己满意的测试卷子与成绩等;“学生反省表”是学生定期对自己前段的收获与不足写下的反思情况;“家长反馈意见表”是根据孩子的进步表现情况,写出的反馈意见,及时与老师沟通信息,一般每月一次。也有的班级的记录袋中设有两卡“赞赏卡”和“评价卡”。“赞赏卡”记录着课内外老师与同学对自己赞赏的话语,一般由赞赏人记录,也可自己写出;“评价卡”记录着自己、同伴、老师对自己学习与表现的过程评价情况。通过记录积累,学生自己把成长的过程留下了痕迹,定期翻阅记录袋的材料,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更加激起了学生的自信,步步走向成功。这种质性评价是我们在评价改革中动的一次大手术,回归了评价的本意,实现了由量到质的飞跃,给孩子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进步。

最新数学工作总结2

  随着新春的即将到来,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在“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本事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善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进取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进修、研讨教师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

  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必须理论作指导,而实践经验仅有上升到必须的理论高度,用必须理论来指导,那么这个经验才能称之为经验。针对这一情景,本学期每次活动中留必须的时间来学习理论,如《新课程下微观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号感,必要的学习资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教学,激活思维》、《学会选择,促进发展》、《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策略》等等。经过学习,教师们的观念有了一些变化,但教学理念的切实转变,基本理念的基本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所以,本学期我们仍然加强学习,使教师们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二、认真钻研教材,运用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教师围绕课题上研讨课。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教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如毛教师执教的《应用题》一课,毛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由扶到放、由小组合作到独立探索,整堂课始终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本事和方法指导。再如《数学广角》一课,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一话题,精心设计和收集很多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数学问题。整堂课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这一数学新课程理念。当然,这几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时,处理好“双基”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给予解决。

  三、借助团体的力量,搞好团体备课和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制定一份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团体备课计划,经过团体备课这一形式,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使“导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面上得以开花,在点上得以深入。

  为了加强了同伴互助。我们在组内进行合作教学,使组内具有不一样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到达一种“默契”,构成了巨大合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本学期本教研组教师共听课150余节次,平均每人听课到达15节,每次听课后都写好听课随笔或反思,以待课后交流。听公开课5节,每次课后都进行扎实有效地说课、评课活动。组内成员还帮忙青年教师备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平均每月都有两次教研活动及时公布到网络,与大家分享。

  四、发挥传统优势,搞好数学特色建设

  本学期教研组在学生当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每日口算进课堂、每月口算等级赛、学期连环题比赛;有每两周一期的数奥起跑线;有数学小论文比赛;有数学手抄报比赛;还有数学智力竞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活跃份子和能手,为学校特色建设出了一份力。

  我们教研组还在教师当中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吴春晖教师写的《数学小记》、张英教师的编《数学小报》活动。让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鼓励孩子们写数学小记、编数学小报。小记、小报的资料能够是本周学习资料的复习,能够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是数学小故事,也能够是趣题求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最新数学工作总结3

  经过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全组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学校领导及教导处的支持下,本人根据教研计划结合本组教师实际,开展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对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促进与改善,教师对教研工作也有了深一层的认识理解。组织教师讨论教学工作,同老师们讨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开展工作会对教学有所提高,有助于大家对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师们也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积极,认真参与很好地配合教研活动的开展。

  在听课方面,老师们进行了相互听课。从而得到了相互之间有一个交流平台,相互促进,在评课上老师们也提出较实际的问题,便于教育教学的提高,在上课方面,瞿敏老师作了公开课教学,她准备充分,教学方法,程序合理,以高度的热情上好公开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对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研工作多作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教学,让老师们的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在举行教研专刊方面,老师们认真对待,尽最大努力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对专刊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意,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教讨方面,老师们更是各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业务知识水平,教学研讨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共同研究,探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高效,便捷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知识水平,让老师们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了解,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我校数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