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总结 时间:2021-07-19
【www.wendang123.cn - 总结】

第1篇:北师大版九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1500字]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 挑战“两极”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要求,明确课本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盟形成的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试图能力。

3、简述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

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欧洲联盟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在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以及欧洲联盟的出现与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抗衡霸权等方面加以分析和归纳)。

2、采用对比学习法,用表格的形式将美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相比较,分析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战后日本政府实行经济民主化改革;利用美国的援助;在朝鲜、越南战争中成为美国的军事物资供应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视教育事业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

2、知道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我们国家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顺应世界潮流。

3、理解全球化经济。

二、教材分析

稳定、开放、联合、协作及科技进步是发展的动力所在。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二战中日本和西欧诸国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

日本和西欧诸国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代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

三、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是在已掌握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美苏政治、经济发展

情况的基础上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那么对于挑战两极的“欧盟”和“日本”的形成发展过程想必会有一定的兴趣;而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其异同,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的。

四、教学理念及设计思路

1、要采用“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2、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做注意把握,尽可能从知识层面,进行拓展 教学流程

导入语: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

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具体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用课件展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发展以及

欧盟与日本的简要情况。

第二环节——分组自学:将学生分成A(欧盟)和B(日本)两个组让他们

分别作为西欧和日本的“当权者”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分别去讨论、思考、决策,制定出能促使该地区或国家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第三环节——基础询问:通过小组互问的方式,检查、落实对本课相关知识

的记忆和概念的理解。若学生回答不尽准确,教师再作补充。

第四环节——组际交流:各组选出1-2名代表,宣布由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和

地区研究制定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及其理由。

教师小结以明确答案:(多媒体展示)

关于欧盟:

规模:1951年6个国家──2004年的25个

名称:欧共体──欧盟

性质:经济联盟──经济政治联盟──经济政治军事联盟

小结:目前欧盟是第三大人口居住区,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GDP达到10 万亿欧元。欧盟还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增强欧盟的军事实力,预计2007年建成12支精锐的作战群。欧盟在国际影响越来越大,理所当然的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

关于日本:

日本资源固然贫乏,但走的是高科技的发展道路;当然,这与他们长期注重

教育是分不开的,还别忘了日本民族是勤奋的;美国在战后的帮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经济强大后的日本将提高军事和政治地位作为其外交中心,2003年9月,日

本派出了1000人的自卫队远赴伊拉克,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2004年8月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于是,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一个强者的声音,日本成为影响当今世界

的又“一极”力量。

第五环节——中心探究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观点结论:

集中讨论和交流: ①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② 它们的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③ 它们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

先是自由发言,在学生自由发言中,凡是观点明确者,每一条教师都进行副

板书,然后用课件展示要点,以帮助学生归纳成完整的知识。若副板书的观点与课件展示的内容一致,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观点结论。

启示:

1、注重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2、加强区域的团结合作。

3、我国对内要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同时也要加强经贸合作和政治对话。

五、评价操作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全面关注每个个体和群体,对于个人和小组的表现

给予记载,以备课后评价。

六、教学反思

1、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历史教师尤为如此。只要你张开一双慧眼,你会发现许多生动而富有说服力的课程资源就在你身旁。历史教材中的每一张图,每一幅画你是否充分挖掘;历史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每一个学生的神情你是关注;历史资料中的史料和史实你是否注意应用挖掘。这些问题不仅能影响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更能有力而且非常实在地推动我们历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2、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善于挖掘自身的教学主导资源,历史教师尤其不能默守陈规。通过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寻觅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我们一定能够惊异地发现学生其实有着我们教师无法可比的发现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这些能力的开发和挖掘不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吗?但这种能力得以开发的前提一方面要看教师“导”的如何?另一方面是看教师“备”的如何?这无不要求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

3、教师必须正视教学对象,善于挖掘学生身上所蕴含的教学主体资源。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为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体验历史的过程。因而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间的探究、交互、讨论、争辩无疑应成为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的目标。

大连市第五十七中学

李迎军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案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500字) 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3000

字)

第2篇: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1500

字]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 挑战“两极”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要求,明确课本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盟形成的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试图能力。

3、简述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

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欧洲联盟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在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以及欧洲联盟的出现与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抗衡霸权等方面加以分析和归纳)。

2、采用对比学习法,用表格的形式将美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相比较,分析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战后日本政府实行经济民主化改革;利用美国的援助;在朝鲜、越南战争中成为美国的军事物资供应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视教育事业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

2、知道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我们国家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顺应世界潮流。

3、理解全球化经济。

二、教材分析

稳定、开放、联合、协作及科技进步是发展的动力所在。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二战中日本和西欧诸国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

日本和西欧诸国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代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

三、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是在已掌握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美苏政治、经济发展

情况的基础上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那么对于挑战两极的“欧盟”和“日本”的形成发展过程想必会有一定的兴趣;而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其异同,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的。

四、教学理念及设计思路

1、要采用“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2、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做注意把握,尽可能从知识层面,进行拓展 教学流程

导入语: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

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具体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用课件展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发展以及

欧盟与日本的简要情况。

第二环节——分组自学:将学生分成A(欧盟)和B(日本)两个组让他们

分别作为西欧和日本的“当权者”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分别去讨论、思考、决策,制定出能促使该地区或国家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第三环节——基础询问:通过小组互问的方式,检查、落实对本课相关知识

的记忆和概念的理解。若学生回答不尽准确,教师再作补充。

第四环节——组际交流:各组选出1-2名代表,宣布由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和

地区研究制定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及其理由。

教师小结以明确答案:(多媒体展示)

关于欧盟:

规模:1951年6个国家──2004年的25个

名称:欧共体──欧盟

性质:经济联盟──经济政治联盟──经济政治军事联盟

小结:目前欧盟是第三大人口居住区,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GDP达到10 万亿欧元。欧盟还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增强欧盟的军事实力,预计2007年建成12支精锐的作战群。欧盟在国际影响越来越大,理所当然的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

关于日本:

日本资源固然贫乏,但走的是高科技的发展道路;当然,这与他们长期注重

教育是分不开的,还别忘了日本民族是勤奋的;美国在战后的帮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经济强大后的日本将提高军事和政治地位作为其外交中心,2003年9月,日

本派出了1000人的自卫队远赴伊拉克,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2004年8月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于是,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一个强者的声音,日本成为影响当今世界

的又“一极”力量。

第五环节——中心探究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观点结论:

集中讨论和交流: ①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② 它们的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③ 它们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

先是自由发言,在学生自由发言中,凡是观点明确者,每一条教师都进行副

板书,然后用课件展示要点,以帮助学生归纳成完整的知识。若副板书的观点与课件展示的内容一致,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观点结论。

启示:

1、注重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2、加强区域的团结合作。

3、我国对内要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同时也要加强经贸合作和政治对话。

五、评价操作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全面关注每个个体和群体,对于个人和小组的表现

给予记载,以备课后评价。

六、教学反思

1、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历史教师尤为如此。只要你张开一双慧眼,你会发现许多生动而富有说服力的课程资源就在你身旁。历史教材中的每一张图,每一幅画你是否充分挖掘;历史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每一个学生的神情你是关注;历史资料中的史料和史实你是否注意应用挖掘。这些问题不仅能影响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更能有力而且非常实在地推动我们历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2、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善于挖掘自身的教学主导资源,历史教师尤其不能默守陈规。通过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寻觅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我们一定能够惊异地发现学生其实有着我们教师无法可比的发现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这些能力的开发和挖掘不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吗?但这种能力得以开发的前提一方面要看教师“导”的如何?另一方面是看教师“备”的如何?这无不要求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

3、教师必须正视教学对象,善于挖掘学生身上所蕴含的教学主体资源。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为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体验历史的过程。因而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间的探究、交互、讨论、争辩无疑应成为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的目标。

大连市第五十七中学

李迎军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学历

史教案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500字) 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3000字)

第3篇:北师大版 初三历史 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赵爱双

马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1年7月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一学期来,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的视频、悦耳动听的音乐,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九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

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最好闭卷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六、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我平时按时参加市、县区以及我校的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等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能不断了解外面的前沿信息。我主动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对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第4篇: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准备阶段。

本人一直跟班担任九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

1、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板演

教师的板书应体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看解题思路及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板书布(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强化学生板演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共20篇)

九年下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华师大版历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