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班子年度述职报告(共3篇)

述职报告 时间:2021-04-28
【www.wendang123.cn - 述职报告】

第1篇:县委党校党建工作班子述职报告

县委党校党建工作班子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搞好教学、科研和总务后勤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于全县各项建设和全面提高全县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党建工作,使党员的思想觉悟得到较大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现就党建工作各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教育活动开展,提高党员思想作风素质

1、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理论教育。一年来我校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为目标,加强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一是明确学习内容。我校紧跟形势发展的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何平新九论等多方面的政治理论。党委书记亲自作理论辅导,全体党员进行专题研讨,每个党员都交流了学习的心得体会。二是健全学习制度。年初制定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安排好学习专题的时间表。坚持每周五下午的集体政治学习制度和每月两个半天的个人自学制度。学校每半年组织一次政治学习心得交流会,同时建立学习园地,交流心得体会和党建文章。三是充实学习资料。学校投入学习经费订阅了20多种党建刊物,组织采购相关图书、光盘等。同时设立图书室,使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习时有充足的资料挑选。

2、深入细致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一是坚持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按照县纪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党员队伍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论述,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年工作规划》。二是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坚持教育倡廉、读书思廉、网络传廉、活动兴廉、环境熏廉、制度督廉,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倡导“读书修德,以德养廉”;使党员干部在廉政文化各项活动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三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学方针。学校领导勤政廉洁,注重自身形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强化执政成本意识,做到绿色办公、节约办公。四是发扬校内民主。校领导作风民主,校内重大决策,总要征求在职和离退休同志的意见,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政务上高度透明,不搞暗箱操作。五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织和班子成员正常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3、坚持不懈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我校组织观看了《建党伟业》、《袁隆平》、《第一书记》、《杨善洲》等革命传统优秀影片,使广大党员深受教育。

二、抓组织工作常规,提高党校组织建设水平

1、建立落实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价制度。校党委结合业务工作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党员意识,科学有序地突出重点安排时间,扎实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是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认真检查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等情况,从思想、学习、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查找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分析原因,认真进行整改落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二是党员个人进行总结,明确开展党性分析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党性分析的认识,个人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对照党章的规定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总支通过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归纳梳理,如实向党员反馈,再有通过谈心交流,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形成共识、增进团结;三是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组织生活会上,组织党员逐一进行党性分析,党员之间相互进行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制定整改措施。党员根据党性分析评议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2、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今年共进行支部活动13次,其中党课7次,支部大会4次,党委民主生活会2次。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党内各种活动,并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工作学习情况。

3、切实落实党员干部“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党组织及班子成员能正常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议和民主生活会,能做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确保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4、及时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我校按标准对应缴纳的党费,进行重新测算,全体党员也都能自觉主动地按新标准缴纳党费,缴费率达100%。

5、加强对群团工作领导,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作用。年初将工会工作和妇女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定期听取工会工作和妇女工作汇报。校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唱红歌,吟红诗,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奋发有为、争先创优、团结协作、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6、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党员按照县委要求,切实改进作风,提高机关服务效能,做到办事态度好、办事水平优、办事效率高。今年“七一”还开展了主题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用心做好本职工作”活动,由党委书记做主题讲课。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党员干部优质服务观念,健全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以及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促进我校机关作风建设向着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目标迈进。同时,积极开展“明职责、亮身份、优服务、促发展”主题活动,学校的各个岗位明确职责,在培训、函授、后勤这些窗口岗位上加强管理,提高教职工素质,做到精心教学,热情服务,切实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

7、搞好党建工作台帐建设。能详细记载全部党建活动情况、工作过程,各项工作台帐规范、完善,记载内容真实清楚。支部组织委员专门负责做好台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年终专门装档成册。

第2篇:党校行政班子届末考核述职报告

中共县委党校

行政班子届末考核述职报告

县委组织部:

2006年换届以来,我校行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组织保证、教学中心、科研基础、队伍关键、服务保障”五大重点,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较好地发挥了“阵地”和“熔炉”作用,为提高全县干部队伍素质和加快推进“建设工业强县、提升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威远”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按照县委组织部【2011】35号等文件要求,现将我校班子2006年换届以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始终围绕发挥职能作用这个中心,勇于创新,积极探索 作为党的理论宣传和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培训实效。

1、勇于创新,切实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新时期新需要,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我校始终把主体班培训作为重点,精心组织,保证实施,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为提高我县干部队伍素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3期,培训5284人,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副科级干部、青年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公务员。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培养和保持优良学风。首先是抓好入学教育。每个班次都要组织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县、校领导都要作动员和强调,促进学员端正学习态度,尽快实现转变。其次是加强课堂管理。班主任全程跟班,坐 1

阵考勤。严格执行课堂纪律,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再次是完善考核体系。对学员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量化管理,实行百分制考核,实现无盲区控制。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我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两个加快”为主线,以学用结合为根本,不断推动创新,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首先是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干部为重点,搞好前期培训需求调查,围绕提高政治理论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增强业务技能、提高执政能力等要求,科学优化培训内容,逐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其次是创新培训方式。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灵活采用讲授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组织异地学习考察,进行拓展教育,使学员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气氛,收到了实效。再次是创新选任方式。担任主体班授课的教师,既有理论工作者,又有基层一线的同志;既有专职教师,又有领导干部;既有威远的学术精英,也有省市的专家学者。多元化的教师结构,给学员以多层次、多视角启迪,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确保了培训质量。三是改革培训模式,建好“三个基地”。 依托各级党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县内工业、农业园区,建立实践基地,坚持“学用结合”原则,在严陵、连界工业园区和龙会镇农业园区建立现场教学点,增强培训实效;依托先进地区建立外训基地,与浙江嘉兴、江苏华西村、成都成华区等结成对子,定期组织学员参观和培训。四是培养党校文化,增强党性教育的渗透力。把

党性教育融入党校教育全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党校文化。通过专题讲座、报告等形式的正面教育,揉合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灵活方式,如办专刊、设论坛、搞联欢和体育比赛等,丰富了学习生活,陶冶了道德情操,真正发挥了“熔炉”作用。

2、适应形势,准确把握学历教育新变化。党校学历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程,为改善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以来,我校开办的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电大等院校法律、经管、财会、计算机、工商管理、金融、政史、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历班,招收大专、本科学员共161 人,毕业436人。目前我校在校大专、本科学员共63 人(其中成都理工大24人,省函授学院39人),函授学历教育已近尾声。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级党校安排,我校善始善终,努力抓好学历教育扫尾工作,不断适应形势,进一步调整办学格局,继续发挥着干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3、强化基础,努力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多年来,我校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宗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战略,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科研成果丰硕。一是调整科研主攻方向。明确以教学需要、学员需求和决策参考为科研方向,突出了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二是转变科研成果评价。成果评价主要突出宣传价值和学术价值,鼓励公开发表和深度交流。5年来,我校专兼职教师撰写的8篇文章分别获省、市、县级奖励,6个课题被省委党校立项,24篇科研文章在市县级杂志上发表,部分论文被中央级报刊发表

或收编。三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威远工业强县、新农村建设等系列课题研究成果,有的已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有的已转化为干部培训专题,较好地实现了党校工作与全县工作的有效互动,较好地发挥了科研“四个服务”功能。

二、始终围绕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作为党的学校,我们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抓班子,带队伍,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四好班子”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我校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素质能力培养,公开选任处室中层干部,为党校班子注入了新活力;通过组织送培和专题业务培训,提高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党校行政一班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做到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意识,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做好党校工作。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工作协调,创优争先,廉洁高效,富有朝气。

2、以提高教师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班子坚持把提高能力和素质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学习《党校工作条例》和科学发展观等政策和理论,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近年公开招考2名、调入2名年轻教师,优化了教师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坚持课前集体备课,组织集体听课和课后研讨,先后组织教师20余人次到市委党校学习,派出3人次到省委党校专题培训,上挂机关1名,下派镇村挂职锻炼各2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大教师自觉振奋精神,恪尽

职守,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把党校教学工作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3、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切实加强后勤队伍建设。针对后勤特点,我校坚持以政治学习、技术培训、思想教育等方式,积极引导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党校工作正常运转。

三、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这个原则,严格管理,务求实效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党校会议上提出的各级党校要树立纪律意识的指导精神,我校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变软为硬,办学条件有了新的起色。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深化、投入的加大,我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软肋”正逐渐“强硬”,向实现党校办学正规化、现代化目标迈出了较大步伐。近五年,县财政共拨款570多万元;公业务费逐年有所增加,2006年~2008年为2000元/人年,2009年~2010年为2500元/人年;党校预算外收入110多万元全部拨归党校使用;拨给专项经费共49万多元,帮助党校偿还历史债务7万元,购置了教学投影机、空调、电脑,更新了教学办公设备。特别是2010年全市县(区)委党校评估检查,市、县领导十分重视,县财政拨专款30万元,在改善党校硬件条件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目前,我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现占地面积平米(其中共用分摊面积平米),建筑面积平米。多媒体教室可容纳上百人,图书室藏书7000余册,新装修图书室2间、阅览室2间,新购报刊资料20余种。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增强。2002年建成中央党校远程教学C级网站;2008

年建成校园网,建立了党校网站。教学专用计算机房新配计算机30余台,可同时容纳60多人上机;标准教室配备有投影仪等多媒体设施,利用效果良好。

2、严格管理,后勤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在学员报到、学习、食宿过程中,围绕重点服务环节,抓好细节服务,做到热情周到,提高效率;保持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清洁卫生,抓好校容校貌、公共秩序、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管理,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坚持勤俭办学、节俭办事,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办事行为,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把物品采购、工程建设、财务开支关,加强水电、物品器材使用管理,减少不必要消耗,杜绝跑冒滴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党校发展的刀刃上,建设节约型机关。

总的来说,我校行政在县委的领导下,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是:一是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存在“短腿”。党校“三支队伍”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我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8人,其中专兼职教研人员21人,占比75%。在师资队伍中,专兼职教研人员45岁以下的占43%,本科生占90%,高级职称占14%,中级职称占52%,从事基础理论教学教师占教师比例为86%。显然,专职偏少、年龄偏大、知识偏老、职称偏低的“四偏”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多年来,党校教师培养锻炼途径不多,多数没有外出学习深造和上挂下派锻炼的机会。师资的“短腿”,必然与学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造成基层党校学科无品牌、教师无专家的困难景象。二是渠道拓展和资源整合存在阻力。多年的

实践表明,基层党校培训量并不饱和,尤其是近年来学历教育大幅萎缩之际,党校面临新的定位。如何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干训效率,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三是条件改善和经费保障存在差距。虽然县财政投入在加大,但经费保障仍相对不足,硬件条件特别是学员餐饮条件还较落后,住宿条件尚不具备。近年来,随着《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我校开支规模在扩大,而办学收入却迅速大幅减少,已经严重入不敷出,教学科研、图书资料、人员培训、日常维护、机关党建等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经费的严重短缺,制约着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今后,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深入贯彻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发展要务,以争创一流县级党校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全面推进我校的改革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建设工业强县、提升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威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威远县委党校

2011年4月26日

第3篇:小度写【县政府班子5工作述职报告】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县政府班子5年工作述职报告】领导班子述职报告范文

【摘要】: 按照组织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届政府就任期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本届政府的任期是不同寻常的时期,这5年,既承担着如期完成“十五”目标、启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任务,又肩负着跨世纪、开启XX各项事业新篇章的重担

按照组织的要求,下面,我代表本届政府就任期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本届政府的任期是不同寻常的时期,这5年,既承担着如期完成“十五”目标、启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任务,又肩负着跨世纪、开启XX各项事业新篇章的重担。基于此,我们政府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深知担子份量。就职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下,我们积极吸纳上届政府的好思路、好经验,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为实现任期目标、积蓄发展后劲进行了不懈努力,不仅有效巩固了上届政府打下的好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把各项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5年来的努力,使本届政府的任期成为我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2002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分别较2002年增长%、%和%。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由2002年的56::调整到2007年的:2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0元,比2002年增加1253元,年均增长%。

--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按照“壮大畜牧业,发展特色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在大农业内部着力发展灌草业,以此带动畜牧业。在种植业上,变杂为主,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同时,积极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通过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杂粮杂豆、滑子菇、柳编等特色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农村经济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荞麦为主的杂粮杂豆面积稳定在了80万亩,在连续五年旱灾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效益。滑子菇发展到50万盘,柳编业发展到7个村、512户,逐渐成为新兴的富民产业。通过引草入田,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坚定不移推行禁牧舍饲,加强草籽基地、“天保”、退牧还草等国家畜牧业基础项目建设,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发展势头强劲。今年牧业年度,全县家畜总头数达到44万头(只、口),全县以养殖牛、羊、鹅为主的养殖专业村发展到了56个,黄牛总数较2002年牧业年度净增万头,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了50万亩,较2002年净增12万亩。通过积极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二、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全县年输出劳务1万多人,农村人口中每10人就有1人在外打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工业经济运行势头良好。按照“壮大骨干企业,开发优势系列产品,搞活和新建众多小企业”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思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招商引资上项目等措施,培育壮大了蒙药、水泥、铁矿、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促动了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初步形成了以蒙药、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XX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07年底,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3户增加到6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10万元,年均递增%;产品销售收入万元,年均递增%;实现利税2930万元,年均递增%;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695万元;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由%提高到了%,对财政的贡献度由%提高到了%。

--积极鼓励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5年来,我们从优化环境、强化服务、规范市场入手,积极引导,放手发展,全力扶持,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2280户,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发展到26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44家,从业人员867人,注册资金1666万元。2007年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852万元,在全县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较200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难得机遇,坚持国家投资与社会融资并重,通过政策驱动、利益调节,积极引资金、跑项目,努力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这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0个,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其中,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2002年的倍;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较2002年净增亿元。在农牧业基础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重点建设了人畜饮水、低水高调、草籽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养殖专业村、畜牧业棚舍等重点工程,新建水库、塘坝29座,新增水面4000亩,新增水浇地12万亩,新建棚舍万间、窖池万处。在生态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四期防护林、“5820”工程、天然草牧场保护、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新增林地面积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平方公里,综合治沙81万亩,森林覆被率较2002年净增了6个百分点,2000年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在公路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新建、改扩建县乡公路197公里,建成了库甘公路,开通了通库线,修建了大扣线XX段和库大线哈尔稿至六家子段,翻修了稿茫油路,贯通了茫三穿沙公路,新建和改建黑色路面134公里,目前设计投资3100万元的省道305线XX至阜新县平安地段正在建设中。

在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了一期农网改造工程,解决了21个自然村不通电问题,投资5630万元的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新建了94个电话村,城乡程控电话机交换总量达到万门,移动电话网络实现了全覆盖,通讯更为快捷。在城镇建设上,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重点改扩建和配套建设了XX镇“六街四路”,建成了中心街带状公园,全县新建办公、住宅、商务用楼153座万平方米,新建集中供热小区7处15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为800吨的风水山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广场、XX镇中心河改造排污工程正在施工。此外,各建制镇的小城镇建设也迈出了较大步伐。

--加大扶贫解困力度,贫困状况明显改变。5年来,始终将扶贫攻坚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等项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以夯实贫困人口脱贫基础、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为重点,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路子,努力争得并实施了自治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生态移民、千村扶贫和世行贷款扶贫等项目,做到了领导包联,项目到村,措施到户,集中扶持,个个击破。5年来,共投入以工代赈、财政支农专项、扶贫贷款、社会扶贫资金9569万元,建设旱涝保收田万亩,打井配套1610眼,为重点贫困户投放了700多头牛、万只羊和32万只鹅雏,种草14万亩。为解决生活在无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8300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积极探索并实施了移民开发、异地扶贫,1999年-2007年,结合实施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工程、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共搬迁945户、3700多口人。今年又实施了生态移民三期工程,还将搬迁539户、2411人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999年以来,全县累计扶持贫困人口万人,解决温饱万人。在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的同时,本着城乡并进的原则,通过普查登记、制定扶困政策、建立扶困基金、开辟再就业基地、职工捐助、实施XX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共扶持困难职工1850余人,安置下岗职工4745人,再就业率达95%,城市低保人数已达3328人。实行了“两金”税务征缴,扎实推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足额发放了城市低保和“两金”。

--着力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我们始终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促动全县经济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不断优化开放环境、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安商、亲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5年来,全县共实施内引外联项目337个,引进国内市外资金万元,实施外资项目56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22万美元。2007年引资企业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和%。通过招商引资,做强了蒙药厂,引进了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新上了荞麦及杂粮杂豆加工生产线,有效带动了订单农业,使具有XX特色的农产品首次走向了欧美市场;通过政策优惠,招商新上了年缴税超百万元的两个精铁粉生产企业,60万吨水泥熟料回转窑,沙棘系列产品开发,铅锌、硅铁、高岭土开发等工业项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通过争取资金建成了省道303线XX段公路,动工修建了省道305线XX-辽宁省平安地公路;通过引资和吸纳社会资金重点实施了城镇供水、供热、广场、道路和房地产开发等项工程,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有效改善了城镇面貌。

--大力培植财源,财政状况逐步好转。5年来,我们以增收节支为主线,从完善体制、培植财源、强化征管、控制支出入手,切实加强了财税工作。通过增加含税高作物的比重,发展特色产业、优质农业,重点培育了一批种养加和营销大户,巩固了基础财源;通过扶持效益高、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壮大了支柱财源;通过政策驱动、利益吸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了新兴财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招商引资等方式,多渠道、宽领域壮大了地方财源,初步构建了具有XX特色的财源体系。在税收征管上,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抗、骗、逃税行为,有效控制了“跑、冒、滴、漏”。进一步健全了征管制度,强化了征管手段,规范了税收秩序,做到了应收尽收,全县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递增%。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注重用好管好专项资金,从严控制小车费、招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重点保工资、保运转。5年间,兑现了国家先后两次出台的职工工资增资政策,实行了教师工资县里统一发放,足额发放了职工工资,全额拨付了专项资金,消化了历史包袱4211万元,没有发生新的欠帐。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体制创新。5年来,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撤并了苏木乡镇,推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实行了乡级财务“零户”管理、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款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国有粮食企业会计委派制、政府采购制,对县直部门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设立了县缴费中心,逐步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财税体制,真正落实了农业税征收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较农村税费改革前比,农民人均减负72元,减负率为%。在工商领域,稳步推进了国有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公司制改造,此外,其它行业的改革也不断深化,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努力办好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5年来,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狠抓科技培训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展了争创全区科技先进县活动。全县共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2处,引进、推广科技实用技术22项,年均培训农牧民万人次。2001年,我县通过了全区科技先进县的验收。在教育上,我们按自治区要求开展了“两基”达标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二期工程,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契机,落实了农村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了校长竞聘制,有序调整了中小学校布局,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民族教育,全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建设,新改扩建校舍万平方米,消灭了中小学危房,“两基”工作全部达标,还迎来了北方八省区蒙古族高中办学经验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

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和以村为主的管理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13‰以内,连续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在卫生事业方面,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下力量改善了城乡医院基础设施和就医条件,有效规范了医药市场秩序。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典”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同时,稳步推进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进展顺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切实加大了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通过“一控双达标”行动,全县重点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继续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快了土地商品化进程,通过出让土地,有力促进了城镇建设。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苏木乡镇撤并工作为重点,着力强化了统计和民政工作,调整了苏木镇、嘎查村行政区划,成功组织了村委会“海选”式换届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基层政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双拥工作连续两次获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县”称号。在全面完成“三五”普法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四五”普法,进一步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4次工作实绩考核中,本届政府有两年被评为工作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受到了表彰。

5年来,县政府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协调共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前进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突出表现为:一是农牧业基础不牢,水利设施配套利用率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二是受连续五年旱灾的影响,落实的扶贫措施未收到预期效果,返贫致贫人口增加,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三是财政包袱沉重,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对外开放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敢放敢引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招商引资进程;五是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这些困难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

5年来,在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这一奋斗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求政治上更强、业务上更精、纪律上更严。一是加强学习。除按上级要求,先后参加了“三讲”和“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等学教活动以及市县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外,还组织班子成员定期集中学习,按上级要求选送班子成员参加各类培训班,赴外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努力使政府班子的思想观念跟上形势发展,组织能力适应工作所需,观点思路跟上时代脚步。二是勤廉施政。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努力从源头、机制和制度上预防、治理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压减文件和会议,把主要精力用在干工作、抓落实上。三是务实工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从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发,层层落实和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指标到人,求实求效。四是民主行政。着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五是团结协作。注重政府班子内部、政府班子与其他班子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凡事讲原则、讲协调、讲配合,营造了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六是讲求方法。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掌握民意,注重积累经验,培育典型,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日程化,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着力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我们始终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促动全县经济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不断优化开放环境、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安商、亲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5年来,全县共实施内引外联项目337个,引进国内市外资金万元,实施外资项目56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22万美元。2007年引资企业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和%。通过招商引资,做强了蒙药厂,引进了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新上了荞麦及杂粮杂豆加工生产线,有效带动了订单农业,使具有XX特色的农产品首次走向了欧美市场;通过政策优惠,招商新上了年缴税超百万元的两个精铁粉生产企业,60万吨水泥熟料回转窑,沙棘系列产品开发,铅锌、硅铁、高岭土开发等工业项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通过争取资金建成了省道303线XX段公路,动工修建了省道305线XX-辽宁省平安地公路;通过引资和吸纳社会资金重点实施了城镇供水、供热、广场、道路和房地产开发等项工程,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有效改善了城镇面貌。

--大力培植财源,财政状况逐步好转。5年来,我们以增收节支为主线,从完善体制、培植财源、强化征管、控制支出入手,切实加强了财税工作。通过增加含税高作物的比重,发展特色产业、优质农业,重点培育了一批种养加和营销大户,巩固了基础财源;通过扶持效益高、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壮大了支柱财源;通过政策驱动、利益吸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了新兴财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招商引资等方式,多渠道、宽领域壮大了地方财源,初步构建了具有XX特色的财源体系。在税收征管上,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抗、骗、逃税行为,有效控制了“跑、冒、滴、漏”。进一步健全了征管制度,强化了征管手段,规范了税收秩序,做到了应收尽收,全县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递增%。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注重用好管好专项资金,从严控制小车费、招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重点保工资、保运转。5年间,兑现了国家先后两次出台的职工工资增资政策,实行了教师工资县里统一发放,足额发放了职工工资,全额拨付了专项资金,消化了历史包袱4211万元,没有发生新的欠帐。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体制创新。5年来,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撤并了苏木乡镇,推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实行了乡级财务“零户”管理、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款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国有粮食企业会计委派制、政府采购制,对县直部门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设立了县缴费中心,逐步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财税体制,真正落实了农业税征收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较农村税费改革前比,农民人均减负72元,减负率为%。在工商领域,稳步推进了国有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公司制改造,此外,其它行业的改革也不断深化,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努力办好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5年来,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狠抓科技培训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展了争创全区科技先进县活动。全县共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2处,引进、推广科技实用技术22项,年均培训农牧民万人次。2001年,我县通过了全区科技先进县的验收。在教育上,我们按自治区要求开展了“两基”达标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二期工程,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契机,落实了农村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了校长竞聘制,有序调整了中小学校布局,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民族教育,全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5年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建设,新改扩建校舍万平方米,消灭了中小学危房,“两基”工作全部达标,还迎来了北方八省区蒙古族高中办学经验现场会在我县的召开。

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和以村为主的管理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13‰以内,连续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在卫生事业方面,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下力量改善了城乡医院基础设施和就医条件,有效规范了医药市场秩序。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典”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同时,稳步推进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进展顺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切实加大了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通过“一控双达标”行动,全县重点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继续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快了土地商品化进程,通过出让土地,有力促进了城镇建设。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苏木乡镇撤并工作为重点,着力强化了统计和民政工作,调整了苏木镇、嘎查村行政区划,成功组织了村委会“海选”式换届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基层政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双拥工作连续两次获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县”称号。在全面完成“三五”普法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四五”普法,进一步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4次工作实绩考核中,本届政府有两年被评为工作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受到了表彰。

5年来,县政府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协调共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前进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突出表现为:一是农牧业基础不牢,水利设施配套利用率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二是受连续五年旱灾的影响,落实的扶贫措施未收到预期效果,返贫致贫人口增加,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三是财政包袱沉重,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对外开放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敢放敢引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招商引资进程;五是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这些困难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

5年来,在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这一奋斗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求政治上更强、业务上更精、纪律上更严。一是加强学习。除按上级要求,先后参加了“三讲”和“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等学教活动以及市县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外,还组织班子成员定期集中学习,按上级要求选送班子成员参加各类培训班,赴外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努力使政府班子的思想观念跟上形势发展,组织能力适应工作所需,观点思路跟上时代脚步。二是勤廉施政。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努力从源头、机制和制度上预防、治理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压减文件和会议,把主要精力用在干工作、抓落实上。三是务实工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从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发,层层落实和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指标到人,求实求效。四是民主行政。着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五是团结协作。注重政府班子内部、政府班子与其他班子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凡事讲原则、讲协调、讲配合,营造了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六是讲求方法。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掌握民意,注重积累经验,培育典型,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日程化,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校班子述职报告

学校班子述职报告

学校校级班子述职报告

学校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学校党建班子成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