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习体会7篇

实习报告 时间:2022-11-17
【www.wendang123.cn - 实习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教师实习体会7篇,以供借鉴。

教师实习体会7篇

教师实习体会1

  转眼和学生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以,对学生们的关心和了解也日益增加,从刚刚开始看到他们成绩所产生的担心忧虑,也变成对他们如今的对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确,他们从开始的对英语的畏惧懈怠,转变为如今作业率完成越越高,听效果越越好,甚至是学习习惯都有所转变,令我惊喜万分。上坡路总令人疲惫,同样,在教学的前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挑战。

  我带班级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大多数人都是、40分的英水平,再加上之前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他们对于英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在英语堂参与度不高,跟不上班级节奏的问题。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第一步无非是提高他们对于英语本身和对英语堂的积极性,恰好在英中有一篇是饮食主题的,还包括一些人物剧情。我突发奇想,何不大胆尝试一下新方法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呢?于是我在简单讲解之后安排了一次英情景剧,为他们提供了简单交际用语的资料。原本是尝试甚至有些担心的心态,没想到学生听到后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一直在认真聆听我的讲解,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在做出安排之后的几天里,班里同学开始积极分组,组长起好带头作用,每组学生编写自己小组的剧本,英语成绩好的大显身手,平时基础差的学生里也纷纷开始背起简单的交际用语和饮食常用词汇,为他们组的剧本作出自己的贡献。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些基础几乎为零的孩子也参与进,他们生怕自己表现不好,甚至用拼音标注自己的台词,看着他们认真准备的神情,我的内心甚是触动,“孩子的心如同是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些学生并非真正懒散麻木,而是极需要用真心和合理的方式对待和感化他们,令他们产生真正在英语堂中的参与感。

  面对不够积极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不想努力也不是不愿意上进,而是需要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而我们,正是担当着用爱心和真诚去感化他们的角色,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启迪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兴趣之上,使其之不如使乐之,这是我们最应该对学生做的,而他们所回馈给我们的,绝非一个意料之内的结果,我期待着。

教师实习体会2

  3月8日,女生们的节日,驻县老师张xx老师和xx区特聘名师王xx老师于当日上午莅临xx中学对我们四位顶岗实习生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学的一个监督检查。

  两位老师在7:40便抵达我校,对我们进行慰问和简单叙话之后就开始了一上午的听评工作。周妍、杨慧敏和忻圣男教的分别是初一三班的语、数学和生物,两位指导老师也就驻点在初一三班,完整地听了我们三节。

  第四节期间,王多燕老师对三位同学的堂都给予了批评指正。

  首先感谢王多燕老师的亲临指导,以我的语堂为例,我有以下几个总结,希望能够对我,包括对诸位顶岗实习的语教师们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语这门学科而言(当然对于其他各门学科这点也都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明确学科概念。每门学科的学科概念在程标准里都有详细地说明。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得先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概念吃透,才能在教授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例如语学科的话其实就是两个方面:语和,语就是语言,就是说话;则是,采,这是需要关注的两个方面。那么对于一堂语阅读而言,阅读表达水准则是语教师最应该关注的,也是孩子们最需要掌握的。

  明确学习目标,这也是我的堂最没有做到的一点。在一堂的开始,最应该做的就是亮出清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学的内容是什么,在心里有一个期望值。据可信调查,学生们在知道自己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堂效益能至少提高7%以上。

  再有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每门学科都有该门学科独特的“气质”。学校程的设置是为了深入并且重点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形成过程是日积月累的,需要教师们把独有的学科素养一点点渗入到堂当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拿我这一节说,哪怕是词语的辨析也要让他们自己动手,注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替他们去解释,替他们去做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一个从量到质、从知识到方法,最后从方法到思维的这么一个转变。例如我的堂上,总是会有个别的孩子们大声回答出我要的那个答案,这个时候其他孩子们可能仍然存在问题,但是我就已经忽略了其他孩子们的问题。

  在这里,王老师给我提出一个非常好用的反问方式:每次处理一篇阅读题目对孩子们今后阅读会有哪些帮助?这个我们需要经常性的思考。

  还有就是我堂上的一些不够好的细节,也许大家在堂上都会有的一些问题。第一就是候,也就是在上铃响前的一两分钟就到教室,然后让孩子们把上需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这样就不用在堂上花费时间;第二点就是布置一项任务时,要提前明确这项任务的时间以及方法,让学生有可循,最后到成果验收的时候便也不会手足无措;第三点就是多媒体的运用,小视频等的播放不宜过长,另外也可以在播放的时候为学生做一些额外注解。

  这一点是语教师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甚至还要精致化。语学科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和精神气质,那么教师就需要首先做好这一点,在堂上就应该把精细化的语言展现出。

教师实习体会3

  上课已经有三个星期的时间了,我感觉我成长了很多,这两周的时间,我在跟随我的指导老师学习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也在努力让学生爱上英语课,爱上英语。

  我已经是一名教师,我在教学生,我是教学生的主体,我要在课堂上去引导他们。与此同时,我也在学习,我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我和我的指导老师学习如何教学,如何让学生去听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发展,以及更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教师语言。

  当然,通过上课时的实际操作,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也在课堂中学习到,并且也去实践了如何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我在试着去让学生主动听我的课,喜欢上我的课。我在努力尝试把我的课上的有趣些,让学生爱听,想听我在改变,在努力。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机会也少,当然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全部。所以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的展示自己表达自己,通过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但是现实往往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我教的是两个班,一个班是重点班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上课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学生们都是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另一个班班的学生基础薄弱,当我提出问题时教室里只有几个同学回答,我想可能是太难了他们不理解,当我把问题设置简单些时还是那几个同学回答,最后我通过点名方式回答问题。

  根据两个班的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可能他们觉得课本太枯燥,他们对学习课本知识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当教师去说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时,他们会很兴奋,会很开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加入新的元素就比如,听一首英文歌曲,做几个小游戏,和他们讲英语笑话或者小故事。希望他们能够活跃一些,上课过程中的气氛轻松一些;又希望能维持正常的上课秩序,讲课轻松些。所以我需要慢慢的融入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去和他们交流,我觉得我能够理解他们。

  我就在学习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以及更好的教导,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把握这种平衡。我是进步着的,我可以教好他们,我也相信我能实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爱生活,爱自己。

  学,是进步;教,也是进步。

教师实习体会4

  班有班规,校有校规,我们25班也有自己的一套班规,为了激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一套班规。

  在学习方面,在我们班上课总是感觉班里的气氛不够浓厚,为了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首先把我们班分为13个小组,每个组都有小组长,让小组长督促组员学习,并且每个组员都有职务,有人负责纪律、卫生、考勤、生活、作业本,这样大家都有任务,每次上英语课,我都要把分好的小组写在黑板上,让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利用小组带动个人,个人积极回答问题了给小组加分,回答错了也不扣分,对于各个小组的得分,每周周一进行汇总,得分高的前三名分别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有奖励也有惩罚,得分低的最后一个组罚值日两天。小组不仅有加分还有减分,在学习上加分,减分分别是内务卫生,教室卫生,和纪律。

  我们班总有人会乱丢乱弃,班里的卫生总是需要再三强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教室卫生,在征求大家同意的情况下规定,如果我进班看到谁那有垃圾,能找出是谁丢的就扣丢垃圾人的分,如果找不到是谁丢的,就扣离垃圾最近的小组的分,这样大家都会养成不丢垃圾,见到垃圾就减垃圾的好习惯。对于卫生,不仅有扣分也有加分,哪个小组地面最干净,就给对应的小组进行加分。

  对于纪律,我们班规定,在自习课,班长对于纪律差的小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分,一个人违反纪律,就扣小组一分。对于纪律较好的组进行加分。这样为班长减轻了不少负担,对于上课也一样,如果有纪律差的学生,所在的小组也要扣分。

  对于宿舍内务,如果宿舍内务不好的,扣当日值日生所在的小组分,如果内务整理的好,就要给值日生和宿舍长所在的组加分。

  以上是我对于班里加减分制度的总结,我们班依然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有更好的班规,我们也会根据情况适当的做一些调整。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班有班规,国有国法,对于我们25班这个大集体,我相信,只要细节做的好,一切都不是问题,我会在细节方面要求大家,对于大家的表现,有鼓励,有批评,有奖励,有惩罚。我会尽自己所能,把这个班集体打造为样板班集体。

教师实习体会5

  我现在要上两个班的,今天是最多的一天。预备铃的时候,突然没由地心里有点小忐忑,脑子里思绪万千:万一讲错了怎么办?万一学生不听怎么办?虽然已经上了几天,但是今天突然觉得不在状态。去班级的路上,我和指导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了我的状态,老师安慰我说:“别紧张,放开讲。我在下边帮你看着他们。”上铃响起,我们走进了教室。

  学生像往常一样,搞怪但精力充沛地拖着长音说“Gdrning,teaher”。看着学生的笑脸,我稍微放心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地询问人数,说“Sitdn,please”。打开本的一瞬间,终于知道自己没由心慌的原因了:我忘了带准备好的教案!怎么办?学生们已经陆续打开本了,接下要开始讲了,总不能晾在讲台上什么都不讲。短暂的慌乱之后,我不得不强迫自己镇静下。低头看了看书,之前已经把重点写在书上了,但是差了一些小的知识点,讲的时候应该可以想起。我定了定神,按部就班地讲。

  开始的慌乱在有条不紊的讲中慢慢消失,感觉也越越得心应手,以至于问题的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由于这个班级的同学基础比较差,上的时候我习惯由一个知识点扩充许多基础知识。有一个词组扩充到一半,突然觉得不太确定。我反复地看着自己写的知识点,觉得不对又想不起正确的是什么,又不能停下问老师或者查资料,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讲。看着下面不停记笔记的同学,我心里升起一丝愧疚。准备教案的时候我确实写过这个知识点,要是没有忘记带教案,本可以在上不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

  终于在忐忑中上完一节,下楼的时候我和指导老师坦白那个知识点忘了。老师说:“我也发现了。”我告诉老师,我今天忘记带教案了,所以上讲错的时候也没有东西可以参考。老师安慰我,说:“教案很重要,除了上可以做参考,前准备教案的时候,教师的脑子里会浮现出一堂,模拟堂情况,让老师有准备性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上完,教案还是很好的堂记录。”我点了点头,老师安慰我说下次不要这么紧张了。

  经过这次事故,我认识到了教案的重要性。教案不仅仅是前的模拟,上的参考,堂的纪实;写教案本事也体现了一位老师负责任的态度。好的.教案是一堂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一次活动的计划书,一座高楼的建楼图纸。我还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上的时候如果有不确定的问题,宁可下一次上为学生补上,也不能传授错误的知识。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记忆,也不利于他们记住正确的知识点。老师是学生路上的指路人,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犯错误;在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端正负责任的态度。

教师实习体会6

  第一周的顶岗生活结束了,在这一周中我们九个小姐妹共同经营我们的新家。我在这个学校担任教授七八年级音乐课的职责,一共十二个班,不过我可以完成,虽然第一周好累哦,但是加油。

  通过这一周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学校的学生们的作息很紧张,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以如何玩起来作为主要目标,在玩的过程中灌输一些知识在里面,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尤其是八年级他们更加有自己的思想,也处在叛逆期,所以对于音乐他们更喜欢一些重节奏,使人血脉膨胀的音乐,可能是平时太紧张了,心理压力释放不出来的缘故吧。虽然说他们的年龄处在需要学习的时期,但是说实话现实很残酷没有一个人是很轻松的活着的,都在拼都在比,所以努力也是必须的。

  针对以上的情况,初一孩子们我会带领他们唱唱歌看看视频来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与发掘他们的潜质;八年级的孩子们我会针对他们的活跃程度安排带领他们做一些肢体上的活动与杯子歌等不同形式的东西,使他们从别的角度上玩转课堂,我真的是很期待我们共同的生活是怎样的,希望一切安好,当然也必须如此。

  好了,最后说一句,祝我自己顺利也祝所有姐妹们顺利。

教师实习体会7

  学校的一些副科教师都不是很认真地对待学生,但这次的期中考试学校的教师看的还是比较重的。我带的六个班的班主任都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班主任有时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这一次期中考试的一周使我产生了两个疑问。

  一、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和试题类型才是最适合学生的?

  我带的学科是初二年级生物,我们学科的期中考试的试题都是年级主任订的卷子,然而我之前其实并不知道。当我拿到期中试题看到上面的题型只有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时候,我的内心燃起了对孩子们的同情和疑问。我一直觉得生物这一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最为紧密,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使学生能够将堂上学习到的生物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解决和理解问题。我觉得纸笔测验以及纸笔测验的成绩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纸笔测验试题里面的选择题更是误导了学生学习生物这一学科的方向。学生记忆能力好并不意味着学生的生物专业知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一定好。

  二、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看作评价学生学习的首要标准是否合适?

  当把期中考试的卷子发下去的时候,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个学生因为没有考到他给我保证的分数而难过。当学生跟我承认错误时,我的心里有股莫名的心酸。我可爱的孩子们,承担了太多这个年龄所不应该承担的东西。在给孩子们上的时候我就有很深的感觉:孩子们的生活里除了考试分数很少有其它的兴趣爱好。孩子们写的自己的烦恼也大多数是考试分数不高,学习不好等等之类的。学生们如此断取义的把学习好和考试成绩高划等号应该不是一个好现象吧。

  把学生的考试分数看作评价学生学习的首要标准不止对学生说有很大的压力,对很多有着责任心和上进心的教师说也是压力大。这一点我这一个月下就深有体会。最近不止一个班的班主任给我灌输一种思想:你们生物就是个副科,最后中考都不考,那就是一个考试分数。所以你上的时候应该多留出时间给学生背诵,你少讲点。学生的教辅你就直接让他们把答案抄上背就行。总之,生物这一学科要想取得好成绩就是一个背字就够了。听到这些话,我感到很失落。尤其是这次期中考试以后我带的几个班学生的成绩普遍偏向这位老师说的,平时总是死记硬背的分数倒是高,平时能够理解的分数却不理想,还被批评。我开始怀疑我最初坚持的那种方式是否还有意义,我是否需要向考试成绩妥协,我是否需要收走学生思维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