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勤俭节约国旗下讲话

演讲发言 时间:2021-01-02
【www.wendang123.cn - 演讲发言】

从“以前看国家看家庭,从勤俭到失败再到铺张浪费”到“勤俭长久,诗书为天下”,都证明勤俭节约对国家和家庭的繁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下是边肖在国旗下组织的关于教师勤俭节约的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师勤俭节约国旗下讲话1

同学:

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例,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的美德传统。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做得更多。说到这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做过。那么怎样才能勤俭节约,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所和谐节约型的学校呢?

勤俭节约是一个词。相信很多同学都会疑惑: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应该节俭?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废物的源头入手,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水。有些人认为到处都有充足的水。这个池子用完了,就会从山上流下来,从地下出来。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我们人类正面临缺水的危险。虽然地球上3/4的地方都是水,但可供人类消费的淡水却非常少。所以我们需要节约用水,我们有吃剩的食物,有的同学吃不下就扔了。如果吃不了那么多,可以相应的少买一些,这样可以省点钱,不浪费粮食。食物短缺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可以算一下,如果每个学生每天需要1公斤大米,那么我们学校有1000个学生每天需要1000公斤大米,每个月需要3万公斤大米。想象一下如果有更多。所以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太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东西需要保存。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节俭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和谐节俭的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为和谐节俭的学校。

老师勤俭节约国旗下讲话2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下午好!

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带着愉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景回到了我们熟悉而美丽的校园。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随着“国民经济与联合行动”的深入开展,看似过时的经济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曾几何时,“谁知中国菜,每粒都难”这句诗常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难来;“一缕一缕一缕,一念不断的物质艰难”这句古训,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观察我们的校园,废物就在附近,看!塑料袋随风起舞,真的点缀了天空。先不说这些“白色污染”会给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带来什么危害,光是这些被浪费的塑料袋会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为什么我们不回收再利用呢?建议不妨去食堂转一转,肯定会让你收获不少。没吃完的米饭和蔬菜无奈的躺在桌子上,“馒头太没味道了”,咬一口扔在手边(更何况做个投篮动作,真的很准!馒头藏在垃圾桶里),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开着的电灯,只用一张纸扔掉的作业,等等.

面对这些浪费现象,我们可能早就习惯了。但是,当我们扔掉一个馒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父母可能是为了全家人的一顿饭而努力?当我们扔掉只有一张纸的作业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偏远山区,有很多孩子用树枝写在地上的字:“我要上学!”

也许你会说浪费一点没什么,但我想说的是,十个人浪费,一百个人浪费,中国13亿人浪费一点。谁想过后果?据报道,在普通的中餐馆,至少有10%的饭菜留在一张桌子上,平均每天有50公斤的剩菜被倾倒在餐馆里。反过来,全国餐桌上的垃圾高达600亿。也有人计算过,全国有28万家宾馆、酒店、宾馆。如果每个酒店每天节约一度电,就意味着2800万家庭每天可以用40瓦的灯泡照明25小时。如果北京只有一台空调把温度从24提高到26,就可以为普通人节约4-6亿千瓦时的用电和2亿多元的电费。

这些数据不是未知,而是震惊。同学们,当我们指向别人的浪费时,我们是否也注意到了自己的浪费行为?你有没有想过拯救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该从何说起?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主人公是我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童童。一天,奶奶、妈妈和阿姨在吃松子。但是那些松子很小,很难剥。所以我们让他扔掉。当他把松子拿到垃圾桶时,他犹豫了。然后他对自己说:“这样是不是太浪费了?五谷皆硬!”这一次,他果断地拿起装有松子的袋子,把它放进柜子里.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在这里吃晚饭的同学:“你们在倒米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这是浪费?你有没有想过,每一粒都是硬的?这个4岁的孩子知道这个道理。那些浪费食物的同学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吗?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比创造容易,节约从我做起,从我身边做起。

省下一张纸,一千瓦小时的电,一滴水,一粒米,一片煤……不要小看身边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如果13亿人能做到,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掌握着宝贵的“资源”,掌握着扼杀和扼杀这些民族发展的“命脉”的权力。爱的丧失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行动,挽回失去的节约意识,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次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做起,坚持下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储蓄这个“传家宝”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老师勤俭节约国旗下讲话3

同学:

你听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丝,不断思考物质困难”?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很差,只能吃自己的食物和蔬菜,甚至可能挨饿,所以当时的人不会浪费任何东西,甚至会吃一粒米。但是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各样的菜摆在人们的桌子上,粗粮很少吃,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开始浪费它们。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件事:

周六,我们一家三口去参加了我妈同学的家宴。大人们在狂饮的时候,我自己偷偷溜了出去。我一出来就看到一个人,穿着得体,有攻击性,很胖,几乎没有脖子。他走出一个包间,把每个客人都打发走了。乍一看,他是个百万富翁,有些都是好菜。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点燃了,看着看着就傻眼了:一张桌子有两张普通桌子那么大,桌子上的菜数不胜数,几乎每一道菜都没吃几口,看起来好像还没吃。我心想:这些菜收拾得够有钱人吃一个月了。谁知道有钱人付完抬腿费就走了,服务员会拿出塑料袋帮他装,他却留着面子,直接走开了。

其实生活中的浪费随处可见:有的人喝了一半矿泉水就流失了;孩子吃饭的碗里总会剩下很多米粒;大家都不想再用没用过的练习本了,等等。

古人云:“前看国,后看家,勤则衰,奢则衰”。在电视上,他们还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倡议。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树立勤俭光荣、懒惰铺张可耻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张纸,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师勤俭节约国旗下讲话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勤奋、节约、幸福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以下习惯。有的最后离开教室会自动关灯;有些人记得用完水后关掉水龙头;有的洗澡前,热水器还没有加热水的时候,就用脸盆接冷水循环使用;在食堂吃饭时,有些人会主动吃盘子里的食物;有些草稿用双面纸写得尽可能简洁.

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些好习惯,这些人值得表扬,因为他们有着值得称道的“勤俭节约”的品质,这是值得骄傲的。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智者仁者极力提倡。《论语》里有“老师热情、善良、尊重、节俭,顺其自然。”其中,“节俭”就是节俭。孔子有节俭等五德,所以能取信于人。墨子在衣、食、住、行、丧等方面也极力主张“节俭”。“存”符合“天德”。铺张浪费就是“丢了人家的温饱”,侵犯了别人的生存权。《左传》说:“节俭是美德的通病,奢侈是邪恶的大忌”。以节俭为修身之本,以奢侈为万恶之源。诸葛亮《诫子书》说:“君子旅行,静以修身,俭以修身。他并不是对自己的野心无动于衷,也不是不声不响的远离。”。多年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为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得到了提倡、维护和发扬光大。这也是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要因素。

西汉时,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汉文帝在位20多年,宫殿园林没有增加。他在建造自己的陵墓时,要求简洁,不要用金银装饰,只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质地粗糙,爱妻不能穿拖地长裙。窗帘上不允许刺绣。有一次,文帝想建一个梯田,估计要花很多钱。他说:“这钱相当于十个中年人的财产。我继承了始皇帝的宫殿,我感到惭愧。为什么要建露台?”

节俭会有回报,闻婧时期人民会富裕起来。到了后帝景帝时,国粮仓满,新粟压旧粟堆于仓外;金库里有很多铜币,已经很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没法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山水之治”。

驻扎在祖国边疆的广大官兵仍然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工作。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岛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那里高温高湿,台风多,环境极其恶劣。西沙群岛淡水短缺。驻扎在西沙群岛的官兵在屋顶和操场上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精心储存了极其宝贵的淡水资源,节约了饮用水和使用。蔬菜也短缺,而且每次都没有亩

以前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可能有的同学记忆很深。1.01365=37.8,1.02365=1377.4,1.03365更不可思议,是48482.7。但是,0.99365=0.03,0.98365=0.0006。而1.2365-0.98365=0.86。

从上面的数据很容易看出,365天一点点的铺张浪费,会比一点点的勤俭节约多出近1000倍!但是,只要从以前的铺张浪费中清醒过来,开始生活几个月,浪费就会大大减少。

整个社会都要大力倡导“节约”的传统美德,注重实践,坚持下去。要牢固树立“以艰苦朴素为荣、勤俭节约、以铺张浪费为耻”的荣辱观;家家都要省钱,不铺张浪费,不提前消费;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节约一滴水、一次电、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米的好习惯。只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出发,付诸实践,长期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2014年3月22日是第22个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27个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水与能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是“用之不竭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珍惜水。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严重的问题。如果关注一下,就会发现确实存在这样那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应该从珍惜每一点开始。我们班发起了“节约用水,共同行动”的倡议,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

1.请尽量用脸盆洗脸、洗手。

2.请控制水龙头开关的大小,及时关水。

3.请一水多用。

4.请及时停止浪费水。

5.如果你发现水龙头在滴水,请及时停止。

6.提倡节约用水,做自己该做的事,带动周围的老师同学参与节约用水。

这次国旗下的演讲结束了。谢谢你。

老师勤俭节约国旗下讲话5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美德》。

“先看国家和家庭,勤俭导致失败,奢侈导致成功”,“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久”,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短语,证明勤俭节约对国家和家庭的繁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为未来做打算。当他物质生活富足的时候,他一定会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幸做好准备;一个没脑子的人根本无法思考未来。他会挥霍掉所有的收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你会不知所措。

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勤俭节约不仅与对金钱和物品的科学控制有关,还与精神层面的节约意识的建立有关。勤俭节约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息息相关。一个人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养成严格细心的生活习惯。勤俭节约就是科学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明智合理地使用自己一生中拥有的资源。

勤俭节约是一种责任。我们崇尚勤俭节约,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观念,而应该是我们的自觉行为。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可以节约一滴水,一次电,一粒米,一便士,一张纸。我们学校两千多人能节约多少资源?如果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幼小的心灵就不会烦躁,就能理解“父母辛苦养育,唯有读书报恩”的全部内涵。

在这里,我主张:培养良好的道德,建设节约型校园,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