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杯讲话稿3篇

演讲发言 时间:2023-03-24
【www.wendang123.cn - 演讲发言】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工匠杯讲话稿3篇 工匠杯讲话稿怎么写,以供参考。

工匠杯讲话稿3篇 工匠杯讲话稿怎么写

工匠杯讲话稿1

  我们身边有许多1987年进厂的老员工,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自我的岗位上,为更好地做好工作,不辞辛苦地贡献着自我的力量。

  他们中有保全队长,多年来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每一台设备。每当设备出现故障,他们总能快速地找到问题点,熟练地解决。设备更新换代后,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他们还悉心把自我总结的经验传授给新员工。二十多年来,经过他们修理的设备不计其数,解决的各类故障数不胜数。

  她们中有质检员,每一天检验衬衣数千件,严格把好质量关。她们说:“我如果漏掉一件不合格品,漏验率可能仅有0.01%,但那件产品到了客户手中就是100%的疵品,要坚决杜绝这样的情景发生。”质检工作每一天需要很多重复的劳作,她们认为只要用心,平凡的工作也会出彩。她们常常告诉我们,“技多不压身”,仅有不断学习,才能持续提高。

  从这些同事身上,我看到了对工作的热爱以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之心”。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持之以恒、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员工队伍,才使棉花纺成结实的纱线、织成美丽的面料、染上漂亮的颜色、制作成精美的衬衣。一丝、一缕、一针、一线,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打造出了公司高品质的产品。

  老员工用自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就要有励志成为工匠的心,热爱本职,潜心钻研,把工作做得出色,做到极致。

工匠杯讲话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工匠精神,同学们知道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谁吗?他叫做蒯祥,明朝四代皇帝都称作他为活鲁班。蒯祥不仅像鲁班那样是一名杰出的工匠,他更是一名泥匠、石匠、竹匠、和漆匠,简称五匠俱全。蒯祥一个人起不了宫殿,但他的身后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叫做香山帮,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紫禁城,就是蒯祥率领着香山帮共同打造的。至今已经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霜,紫禁城却依然挺立在北京城中心。从这些古代工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

  几百年来的工业时代,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享受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高度,文明和繁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工匠的认知是矮化了,认为他们呆板重复,只是做一些拙劣的动作,甚至认为他们的执着没有价值,在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我们也接受了一套简单明了的成功法则叫做:要有用,什么叫做要有用?我们曾经认为生产一些快销品是有用的,昨天设计,今天下单,明天出成品,后天能赚钱。我们在追求有没有用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我们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容不得任何的等待,我们可以忍受粗,却不能忍受慢;我们可以忍受丑,却不能忍受慢,我们甚至可以忍受劣质却仍然不能忍受慢。在这种可以忍与不可以忍之间,我们的大国工匠风流云散,工匠精神变成了一种稀缺品。

  2016年工匠精神似乎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这根源于一部介绍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纪录片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题材也不像《舌尖上的中国》是人人都喜欢的美食,但它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去感染观众。它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除了感受到中国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为古代人物之精美,叹为观止以外,更多的是臣服于这些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文物修复是严谨的工作,不能自由的发挥,要细心、耐心。要尽最大的程度保持原貌,在如此及其枯燥的工作中,师傅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事业的极致化。甚至用一辈子的时间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为世人称道的传奇,他们的身上都存在一种无法遮挡的光芒,这就是工匠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1月份就在央视播出,当时没有多大的反响,意外的是这部纪录片居然在年轻人喜爱的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走红,评分甚至超过了众多热门影视剧,受到无数年轻人的膜拜和追捧。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工匠精神是被认可的。也许有时候我们会怀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傻吗?这样的精神我们要不要去淘汰它?不要,因为我们正看着这一代人,发自内心的对它认可,希望它的回归,其实工匠精神,不一定完全体现在高端神秘,甚至盾月飞天浩大的工程中,往往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作品中也体现了我们的工匠精神。

  一根价值8厘钱的吸管被义乌的商人做到了一亿元的产值,为什么呢?每当出口这批货品时,十个集装箱的吸管,只要检测出一根不合格,我们就会把它们全部召回销毁,然后重做,机器不是工匠,但工匠却被这时代赋予了新的精神,在社会化进程的今天,机器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物美价廉的产品,甚至很多传统的工匠都退出了这个历史的舞台,但是这些了不起的匠人们,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工匠精神是什么?是坚守,是执着、是严谨,是精益求精,甘于寂寞,是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的专注,而这些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从粗制滥造到大国制造之间只隔了一个工匠精神的距离。

  同学们,短短3年的中职教育,虽然不可能把你们培养成一位大国工匠,但学校可以搭台阶、架梯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有效支持。下面我们一起来剖释工匠的工字的写法和蕴藏的含义,它是由三个一字组成,首先用一个一字写在最下面,它代表着我们中职一年级打基础的学习阶段,这时候我们学习语、数、英、物理、化,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个一字要打竖写,这代表着中职二年架梯子的学习阶段,我们要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技能,积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第三个一写在最上面,这代表着中职三年级的阶段,我们需要一个平台,需要长的时间,去践行、去验证、去实现我们的技能,中职学子是中国的能工巧匠,每一个学习阶段我们都不能放松,更不能放弃,不要去相信认真你就输了,差不多,永远赢不了。因为只能是这样,才能成就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大国工匠。

工匠杯讲话稿3

  大师,是有突出成就的、天赋异禀的杰出人才,他们开拓领域、致力革新。工匠,则是铸造产品、资质中等的优秀人才,他们持之以恒、默默无闻。世界上不能没有大师,世界同样也少不了工匠。因为,一个大师开辟的道路,需要无数工匠去平整。

  大师情怀,是以才华为基础的狂放不羁,是以视野为前提的自我革命;工匠精神,是追求完美、一板一眼,心中只有作品,没有对名利的妄念。

  大师固然无价,但工匠精神更值得大多数普通人学习。

  工匠精神易学,难度容易接受。王羲之四海放浪形骸,鲁迅怒怼整个文坛,那是建立在极高的才华与极强的自信之上,甚至借助了运气的成分。敢于挣脱世俗束缚,需要巨大的勇气;而悲悯整个民族,首先要宽恕你的宿敌;聆听心灵的召唤,还要有召唤才行。这些大师情怀,实在难学。而工匠精神,概括起来只有恒久、完美和单纯。与大师相比,工匠只需要剔除随便、马虎与浮躁这些小缺点,不必苛求太多。

  工匠精神普适,不对人要求太严。大师情怀只适用于大师,而加之于普通人身上,就成为狂人。大师毕竟是以天赋为基础的,在全人类中也是极少数。而工匠精神是普适通用的行为准则,大多数人都有条件具备。与人才辈出的犹太民族相比,德国人貌似少了一份才气与灵气,但德国至今仍在医学、工业成为典范,离不开全国上下的匠人精神。德国人将规则看得神圣,将流水线上的每部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