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感触范文3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5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感触范文3篇 富兰克林自传心得体会,供大家品鉴。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感触范文3篇 富兰克林自传心得体会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感触范文1

  最近闲来无事,从书柜中找到了三年前买的那本《富兰克林自传》随便翻翻,以前我对这样的传记一向提不起什么兴趣,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本自传竟让我一口气从头读到尾,读下来既没有长篇的吹嘘,也没有晦涩的文字,轻简便松的就把它读完了,富兰克林的奋斗史,成长史也就这么清晰的浮此刻眼前,带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心灵的震撼,也许伟人的成功史就是这么振奋人心吧。读完此书,我真的感觉心潮澎湃,触动很深,所以觉得十分有必要将我

  此时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将富兰克林的一生所带给我的震撼和启迪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以作将来参考回顾之用。

  富兰克林最令人惊讶的便是他的通才,我从来不明白一个人能够在这么多方面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印刷商、修改、发明家、科学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慈善家、哲学家等等,从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一个人的专业是否突出,可是我坚信像富兰克林这么一位通才的出现必然会引起现代人的敬仰。

  初看富兰克林的多元身份和辉煌成就,我们会觉得他是18世纪的奇迹,可是从他的自传中,从他的自白中,我分明清楚的认识到其实富兰克林并不是天生在各方面优别人一等,他的成就与智慧归功于他的自强,自律,自省。

  自强。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印刷,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去闯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可是,不管路有多艰难,生活有多潦倒,他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心存感恩,从零开始,不断积累。即便条件再艰苦,也坚持省一部分钱出来买书看,苦练文笔,提高自我的思辨本事。

  自律。对这一点我的感触十分深刻。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他身上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了。有多少次我发现自我身上有一些缺点亟待改正,可是每次都在纠正的中途给自我找理由放弃。也许这就是平凡人与为人之间的差异吧。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富兰克林首先列出了自我所要追求的13条人生信条,依次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为了在自我身上培养这些美德,他给自我制定的严格的规划,一个星期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并每一天记录自我违反这一品德的次数,从而不断督促自我,鞭策自我。很多人嘴上说说的东西富兰克林都把它们落实在了行为上,落落实在了天天做好记录的的小册子上。从这一点我学习到了要想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必须先学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这中间需要一个完整细密的规划案,才能督促自我按照这个规定不断执行。这种规划力和执行力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富兰克林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事业上的成功。

  自省。我相信,富兰克林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一点从他的自律精神中也能够看出来,只可是接下来要讲的他的自省也确保了富兰克林能够一向不停的向着完美靠近。在这本自传前后,富兰克林多次对他的处事待人进行自省,也得出了一系列结论,这些结论或法则也帮忙其在社会上树立了十分好的舆论形象和确立了十分和谐的人际关系。富兰克林早年生性有些骄傲,自我也从中吃了不少亏,栽了不少跟头,经过自省,他总结出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就不能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去和别人交谈,这样的话即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得不到别人的赞同。所以他尽量在谈话中去掉一些“绝对”的字眼,例如“我肯定”,“我坚信”等等,而采用“我觉得……应当是可行的”“我想可能……”等等。即使要指出别人缺点时也要此刻某种程度上肯定他的优点,再委婉谦恭的提出自我的意见和看法。这种中庸的待人处事方式在现代社会同样也是受用的,锋芒太露反而有时会惹来杀身之祸啊。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感触范文2

  初闻这个名字――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小学。当时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是介绍他著名的风筝实验,主旨是要鼓励我们要有创新、冒险、探索意识。

  那只是久远的初知,对这个人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是在高一。

  那一年暑假,漫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我们一边欣赏着学校郁郁葱葱的生机、经典的雕塑、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一边听着带队教师的介绍——这所全美排行前五的大学,大学的创立人正是那个冒着危险在费城放风筝做实验,最终发明出避雷针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另外,他可不仅仅是科学家,更是杰出的政治家,作为开国元勋《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如今的一百元美钞上的人物头像不是哪位美国总统就是他,甚至是慈善家,筹资医院……宾大培养出了许多杰出校友,例如股神巴菲特,当今美国总统特朗普。

  而让我更加深入多元的了解这一伟大人物的则是《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

  如书中所介绍,富兰克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富兰克林生于一个匠工之家,家境并不富裕,8岁上文法学校,因这个大家庭中有17个孩子,富兰克林是最小的孩子,父亲无法供他上大学,两年后他转入一个读写算术学校,在这个他习得了一手漂亮字,但数学却不及格,10岁那年他回家做父亲生意上的帮手,做蜡烛和肥皂。他并不喜欢做这些机械呆板的活,自幼会游泳划船的他,一向有着一个航海梦,可是他的父亲却反对他这么做。

  父亲见他从小嗜书,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便安排他向他的哥哥学习技能,从事印刷这个行当。

  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位商人,商人见他爱好读书,便邀请他到他的藏书室,并仁慈地把书借给他,16岁时,富兰克林信奉素食主义,中餐仅吃些自我带来的面包或饼干,看书学习。

  饱读诗书后,他善于写诗,也善于散文写作,这项优点,正如他自我所承认的,是他成功的主要手段。他经常会写些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起初匿名,因为他哥哥并不支持,但这些文章却广受赞扬,包括他的哥哥。

  富兰克林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印刷工,在平凡的岗位中广涉经验,积蓄知识。他在伦敦印刷厂期间,十分勤快,全勤,并且工作娴熟进度快,所以深受老板赏识,许多急件都交给他做,待遇也比别的工人高。

  我所佩服他的,主要是他的冒险和奉献精神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

  他敢闯,独自一人乘船到费城,瞧准当时费城印刷业水平还很低的契机,开办了一家自我的印刷厂。

  此外他还广交朋友,与镇上另一些喜欢读书的年轻人交流切磋,口头信件交流,之后他还创办了一个讲读俱乐部,聚焦志同道合的人,一道研究哲学、道德和政治,每三个月交一篇自我写的研究心得,在那里,每个人都秉持的是探索真理的真诚精神,而不是争辩或求胜的心态。俱乐部中的人同时也尽力为富兰克林招揽生意。

  关于他的奉献精神,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看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的人。

  自他入政以来,他就对当地的公共事务现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当地存在隐患的巡逻与消防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并严格实施,效果卓有成效。加强为应对防御性的战争和国防力量,征兵、训练军队、募捐一家公共医院、发明自我却不持专利让他人无偿享用自我的发明成果……这一切都不得不让我佩服之余深度感动。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感触范文3

  最近两周重读了《富兰克林自传》,收获颇多。为什么说“重读”?因为我在大三期间以往看过一遍,此刻想想,可是是走马观花而已。如今亡羊补牢,只期望为时不晚。

  在重读此书之前,我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如何读书”,搜索结果颇丰,但选择愈多,迷茫越大。经过思索再三,我比较喜欢韩愈的读书方法。现摘录一段,如下:

  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资料主要讲什么。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我的看法,写出自我的意见。除此之外,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我的看法。

  依照韩愈的读书方法,对富兰克林的生平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的精彩语句让我爱不释手。此刻想起来,读好书应当反复读,读出趣味来,读出自我的感悟与看法。

《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共有四篇。第一篇主要写富兰克林年少时如何自学成才以及个人事业的发展;第二篇讲述了富兰克林本人对读书的乐趣、道德圆满计划的实施、日常生活的时间分配计划表;第三篇写富兰克林苦学多种外语、如何热心开展公益事业及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最终一篇因他未写完就撒手人寰,只是介绍了他本人的第一次外交使命。

  富兰克林小时候异常喜欢读书,手中所得到的一点钱全都花在了买书上,有时一本书是在晚上借的,而必须在次日一早送还的,他经常振作精神读到深夜。他从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和阅读学习,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识愿望、对现实的感悟都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并且深深影响他以后的思想和道路。想想自我小时候虽然有一段时期异常喜欢看书,但终究因考试分数决定自我的升学前程而放弃了课外书里的完美世界,转向了枯燥、令人生厌的教科书,压抑了自我的想法,也没有时间来感悟现实。此刻想想,自我不会独立思考和不会写文章,也就不奇怪了。此刻唯一的想法就是:亡羊补牢,只期望为时不晚。

  富兰克林青年时期,主要事业是开办印刷所,他的勤劳高出他同行中的任何一个人。当人们已经就寝时,他在工作;当邻居们起床时,他也正在工作。这样的勤劳赢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同时也有了口碑,也就有了影响力,同时为他的事业添加了一份助推剂。在青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以后的生活道路。如此说来,在青年时期,我们应当选定最佳生活之道,习惯会使我们欢乐无比。在做事业的同时,他也犯过很多过错,然而他进取思考,从中吸取教训。他制定了一个道德圆满计划,期望无论何时过着没有错误行为的生活。悖理的习惯必须废除,良好的习惯必须获得和确立,这样才能把握牢固了、始终如一的正直举动。以下就是他的道德圆满计划,值得每一个人效仿和借鉴。

  1、节制。食可是饱;饮可是量。

  2、沉默。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不谈;避免琐屑的谈话。

  3、秩序。你的一切东西该有它们自我的位置;你的工作何时干、何时完,该有它们的时间。

  4、决断。决定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决定的事。

  5、俭朴。除非于人于己有益者不去花费,否则即为浪费。

  6、勤劳。勿浪费时间;时间要常常用之于有用的事;弃掉一切不需要的举动。

  7、诚恳。勿为有害之欺诈;勿思邪恶,唯念正义;如有言,言必诚。

  8、正直。不要施行有害行为,也不要忽略你所应给的利益来损害任何人。

  9、中庸。勿趋极端,制止因受到应得的损害而发怒。

  10、清洁。身体、衣服与习惯,不许不洁。

  11、宁静。勿为琐事或普通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自扰。

  12、贞洁。

  13、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这些道德习惯最好不要同时实行,以免分散注意力,而是应当每次只抓住一条去实行。当掌握一条,然后再进行下一条。在我看来,青年时期就做出如此优秀的计划来当终身的信条,着实不易,若要整个人生都遵守,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我们应当学习并效仿他的这种终身道德圆满计划,以到达有意义的目标,而不是朝三暮四,变化不止。有一点,必须提到,他自学了多种外语,比如,法语、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并且能够流利用外文谈话,阅读外文书。我们在佩服他的同时,也应当为自我敲响警钟,不是么?

  此外,富兰克林还是一个十分愿意与人交往的人,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有浓厚的兴趣,竭力想理解和认识一切。他喜欢与聪明、有学识的人会见,同趣味的人交谈,这是他毕生最愉快和有益的消磨时间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公德心,他认为城里的巡夜制度缺乏规矩,就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要改变这些不合理制度的现象;他还组织了“联合救火会”,为居民供给了有效的防火方法。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人,看到生活中不合理的、需要改善的,就想办法,并且付诸于实践。

  读完此书,我们应当汲取书中的营养,用于自身的需要,伴随自我以后岁月的成长。我相信,以后的道路因为有了富兰克林的指导会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以后要应对的困难因为有了富兰克林的事迹而不再让我们畏缩不前;以后的心灵因为有了富兰克林的缩影会变得更加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