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4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03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4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供大家品鉴。

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4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心得体会

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1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培训感悟

  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邯郸市电教馆在市二中组织的《信息技术与教学交融优质课培训会》,受益匪浅。本次培训活动共包括两场专家讲座、六个现场案例展示以及研讨交流和专家点评。

  开班仪式上,省电教馆研究部主任王玉芹阐述了举办本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后唐烨伟做了《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变革与创新》的讲座。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交融创新展示与培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钟卓对什么是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是什么样的、怎么构建智慧课堂、整合点怎么诊断、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等问习题进行了专习题讲座。

  精彩的汇报迎来台下教师们一阵阵掌声,六位获奖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实实在在的课,使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交融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交融,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构造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详细问习题详细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教案理论进行教学教案,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次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丛台区实验中小学的徐银增教师展示的科学案例《物体传声》,使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交融”。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

  1 / 2

  极参与活动所替代,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的。

  通过参加本次培训,不仅让我明白了如何设计、制作一节信息技术与教学交融创新的课例,同时还认识到了施行智慧教育、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交融”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2 / 2

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2

  WORD格式

-----

  第二节是我自己上的,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一组标志图片,图片放映设置是由单个图形到组合图形的过渡,主要意图是照顾到每个学生设计能力,也为后面可以用单个图形来设计标志做了辅垫。欣赏完以后让学生谈谈标志的共同特点来渗透标志设计中要注意的理念。在学生理解标志的设计含义的基础上,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我出示了自己设计的标志,主要让学生知道可以使用单个图形来设计标志,然后出示了课本例子,让学生学习组合图形的制作方法并说明了要注意的地方。此环节学生出现了很多冷场,不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自选图形工具也没有办法找到,主

  要原因是课前没有做好预习。第三环节,我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制作设计标志。最后学生设计完成以后,通过欣赏、交流、评价,进一步促进本节课情感目标的达成,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结束阶段我又给学生欣赏了一组有艺术感

  2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渐出法”把一个例子进行分解,分解过程中教学各种技能和注意的地方,再加上趣味性的操作,很好的突出了重点和突破了难点。

  设计一堂好课就像今天的设计标志一样,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造,而我需要

  更加努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专业资料整理4

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3

  学习2019年全国第一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培训会心得体会 2019年3月22号至26号,来自全国的600多名教师代表齐聚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共同学习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培训课程。本次培训活动由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学技术研究院和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城阳区实验中学承办。历时4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培训活动以研讨会、展示课、教师工作坊、优课分享为主要模式,每天一主题,每晌一总结,每组一指导教师,每人一任务卡,本次培训有内容、有前瞻性、十分务实。参训者们有目标、有任务、有收获,活动每个环节都充分调动了参训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一、专家引领,方法跟进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随着“十二五”、“十三五”国家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结合的规划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教育部钟教授首先指明了信息时代学校创新发展的方向与思路,确定了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定义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回答了什么不是信息时代教学创新,展示了之前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乱象,批评指正了几个概念和操作误区。

  随后钟教授带领大家开始了“从零开始”的思考,技术要解决什么问题,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技术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技术是辅助还是主要作用。

  带着以上问题,钟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未来教学样态,明确了信息技术发挥的支撑作用,“学习路网”是一种必然,唯有提前准备,及早出发,搭乘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第一批车才能让老师们在未来的信息时代教学模式下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钟教授强调教学中教师的创意是最主要的,教师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而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提效、支撑的作用。严格禁止大家: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打破原有的传统课堂,最终课堂重点反而不突出。教师点拨不可能被技术所替代,我们要开展有魂的教育信息化,继而开启智慧人生,成就中国梦想。

  二、案例分析,分组讨论

  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大赛已经举办了十六期,这些年一直延续着每年一期的传统。组委会的几个专家分别带来了往届的优秀课例,专家从融合点和技术支撑作用讲解分析,这些课例让参会者大开眼界。

  小学的《鸡兔同笼问题》,先排除不可能性,而后根据实际情况求解,不论是一目了然的列表法,还是非常适合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假设法,再或者是巧妙的抬脚法,都让初中和高中教师眼前一亮。

  初中物理的《质量和重力的关系问题》,把一斤黄金的课题引入到课例中十分形象,而又非常实际。虽然例子简约,但是产生的效果并不简单。这个问题情境探讨了黄金的价值,勾连了历史学科的一般认知理论,又牵扯着每个人的生活。初中地理的《地球仪经纬度认识问题》,将地球仪网格化,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迎刃而解,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寻找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增长能力,在问题循序渐进中不断学会组织结合和逻辑推理。

  三、工作坊磨课,各显其能

  时下,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大部分教师经历过了平移知识这个教学阶段,近些年有了新的技术支撑,逐渐的大家将其与教学进行融合,但是很多人只是用了新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模式创新的境界,所以我们离着智慧课堂还有点距离。打造智慧课堂并非一朝一夕,无痕的融合,技术的自动嵌入更需要人为的创设情境才能达到。

  在建立完成工作坊后,各组成员进入磨课环节,各市教研员一方面重塑教师对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材方法、资源与环境、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认识。另一方面以问题为主线创设情境,亲力亲为,现场指导,帮助打磨课例。

  每个小组先确定了一节比较成熟的课例,集体对教材进行分析,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研究教学过程,结合找准信息融合点,使用迭代优化的方式反复推敲。其中确定教学目标,并且设计出可测的练习题目实属奠基性的工程。

  我们组在将信息嵌入到知识的引导过程中,信奉了拿来主义,拿来就用,但呈现的效果不尽理想。原因在于没有深度思考的引导掺杂其中,只有信息技术的影子,没有任何融合的价值。教师们自觉践行(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的学习模式。

  最后作品展示环节,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率先拥抱互联网,提前一步做好“互联网+教育”的工作。

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心得体会4

  2014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观摩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1日——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淄博市桓台县举行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选观摩活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期三天,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五十多名老师同堂竞技,为大家展示了高水平的教学能手的课堂教学的风采。

  本次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参赛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技能水平较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制作优美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注重渗透情感教育。每节课后,来自各地市担任评委的教研员们及时的为每节课进行点评,虽不是句句经典,但他们的诸多观点给予听课老师醍醐灌顶的启发,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下面结合本次观摩的个人感悟,小结如下:

  一、课堂导入形式多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语有不可忽视的教学功能。在此次活动中,老师们各尽其能,有的运用对比性导入,如济宁邹城实验小学董老师以运用对比导入;也有用谜语导入,如潍坊青州的王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还有用视频动画导入的,如枣庄市薛城区的马老师以九色鹿的视频导入;还有以游戏导入的,如济宁市和平街小学的王春光老师以停车游戏导入,导入的形式多样,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对教材的大胆重组与改编

  比赛课,大家的课题总会有相同。老师们为了让自己的课堂与众不同,大都将教材进行重构。枣庄市薛城区的马老师,将课题《妙手裁出连环画》改为《选定移动显神奇》,通过九色鹿这个神奇故事的视频导入,让我们眼前一亮,深深的被吸引。烟台市莱阳的老师,将课题《妙手裁出连环画》改为《绿丝带在行动》,同样让人耳目一新。在不改变原有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与视频巧妙的与教学内容结合。

  三、新技术的运用是亮点

  在此次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中,体现出很多老师掌握颇多的技术,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来自烟台莱阳的老师运用的Flash制作的“绿丝带评分器”来进行课堂学习的小组评分,比起平时教学中手工制作的给学生计分的“贴星星”“送笑脸”,为课堂的评分活动简化了程序,增强了视觉效果。德州市齐河县的朱老师运用新技术制作的学生自学网站,方便学生更好的课前预习。还有的老师在评价环节用问卷星软件制作了一份“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己的整个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提交的问卷进行反馈,一目了然。青岛市的孙老师的《电子相册的制作》中,每位学生手持ipad,将移动的课程资源引入到课堂,运用replay软件制作电子相册。很多老师还制作了微课视频,辅助学生在自主探究时突破难点。新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亮点,但一定要利用好,更大的发挥新技术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