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及心得3篇(我与地坛的阅读心得)

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19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及心得3篇(我与地坛的阅读心得),供大家参考。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及心得3篇(我与地坛的阅读心得)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及心得1

《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史铁生先生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就在这年少轻狂之时丢失了自己的双腿,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这本书中他说过“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还有他自己也说了“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可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拒绝了死亡选择了生活。是他的母亲的爱给了他力量,点燃了他生的渴望,还有书中写到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漂亮却智障的小姑娘……他们都给了作者无数的感动。

  许多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甚至绝望,扼杀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铁生先生他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看到了史铁生先生,我便想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约翰库缇斯,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告诉了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还有海伦。凯勒,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识的伟人。我们不能做到他们那般的坚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不惧怕病魔,我们便不畏惧辛苦。我们没有他们那般的觉悟,但我们需要做我们可以却偷懒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话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不禁让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却写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惜。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过其他父母舍身救儿女的经历,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从睡梦中醒来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妈妈不是什么家庭主妇,她不能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经常为我找些老师,辅导我学习,她的一通又一通电话,接受长时间的辐射都是为了我。史铁生先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这一点小小的细节,正常人注意不到,这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更让人感动。

  史铁生先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及心得2

  读《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陷入了深思。

  作者在地坛中得到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惭愧追悔与无尽的思念,作者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感情在我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母亲为了儿子,宁愿付出生命,母亲已经十分痛苦,可她,依然想把儿子的痛,儿子的病全部地由自己承担,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了如此大的折磨。儿子的痛,在母亲的心上从来都是加倍的痛,而母亲却从不诉苦,从不在儿子的面前表现出痛苦悲伤的样子。

“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对儿子的爱是多么的深,对儿子是多么的关心。儿子晚回家了,母亲也从不理会园子是那么的大,不顾劳累四处寻找儿子。一个个的脚印深深留在园中每一处,那是一位母亲,在执著地寻找她的儿子。多少次,母亲因为找儿子,而焦虑无比,多少次,母亲因为找他,而累得深深喘气;多少次,母亲因为找他,而留下滴滴汗雨,汗水浸湿母亲的衣裳,可这丝毫不能减缓母亲急促步伐。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让我印象深刻!

  读到这里,思绪不由得回到三年前…

“呼,呼”一阵阵北风在咆哮,雨点纷飞,不住地敲打脆弱的窗户,窗户被折磨的瑟瑟发抖,寒气从窗缝里钻了进来。在这样的一个寒日,母亲病倒了!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恐怖,嘴唇毫无血色,眼皮如铅块般的沉重,她吃力地想睁开眼睛,却只能眯成缝看着我。我今天还要上课,可母亲却又病倒了,我只好抽出伞,一步一步往外走。

  我的脚步就如灌了铅似的,十分沉重。雨越来越大,风越刮越猛,“砰”雷公吼轰一声,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身子不自觉颤抖起来。万一我被雷劈了怎么办?万一我被小偷抓了怎么办,万一……我愈来愈害怕,北风似乎也在吓唬我,咆哮得更厉害了。我不禁回头一看,啊!这不是我的母亲吗?只见她穿着一件单薄的外套,瘦弱的手无力地举着伞,冷风肆虐着她,她的头发被风拨乱了,脸色比之前更差了,眼神十分恍惚,她在颤抖!为了我的安危,母亲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惜了,她连生命都不爱惜了!我的眼泪涌出眼眶,“妈”我扑进母亲的怀里……

  母爱,如岁月般绵长。子女就像飞翔蓝天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也不会害怕,那一根回家的线牢牢握在母亲手上,人生路上,有母亲的伴随,一路永远洒满温暖的阳光。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及心得3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诉说着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诉说着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同时,对于在地坛里的那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对于那个热爱歌唱的小伙,对于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静静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在地坛中的不起眼的故事。就像是这个园子的历史见证者。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笔触和那种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波动和浮夸,也许瘫痪的病痛让他煎熬过,愤恨过,最终认清了,接受了,平静了,形成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和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了。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时而透露着的睿智,时而又流露出真挚朴实的可爱。人生经历了那么一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生出愤怒和狭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荡荡的,随性表露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大约是如此,才会动人。

  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在文章的开头似乎便有了“我常觉得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史铁生看来,他与地坛的相遇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结果,于是这么多年来他便再没有长久的离开过地坛了。而读完了整篇文章,我更觉得那片荒芜的园地就是他的心灵的栖所,在作者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中,在他迷茫或消沉的日子里,他便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在那里久坐。

  于是乎我开始羡慕史铁生能“拥有”一座地坛,大概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这样一个“地坛”,在那里,我们可以寄托一份喜悦,或者埋下过往的忧伤。史铁生与地坛的那份牵连,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是上天给他的一份补偿。

  大概他也感受到了上天的那份恩赐吧,于是他才会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不知为何,每每诵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总会涌起莫名的酸楚:“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