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心得体会(共4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9-22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教育性。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文章,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从中感悟,进行思想的熏陶。身残志坚的霍金能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 至诚友爱的韩愈,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 屈原的《离骚》让学生知道了高洁自守,爱国忧民,学生的德行深受其影响;李白的《蜀道难》让学生不再厌学,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从中受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品德教育。

二、教学中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语文课堂应注重“写作教学”,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就随之而提高。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 1

写真事,抒真情。因此批改、评讲作文,我不仅着眼于写作技巧的批改和评讲,更注重通过批改和评讲作文,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写作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写作充实学生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在教学中我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针对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让他们通过写作进一步去剖析,去了解,端正人生态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教材,加强阅读,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

书,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润心灵。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通过与大师、与名人、与哲人对话,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因此,可以借助“读书活动”为载体,内化传统美德教育。①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②鼓励学生读《二十六史》、《诗经》、唐诗宋词、现当代散文等,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并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③挖掘本地德育教育资源,如名人、名胜等作为校本德育教材。我以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本校德育教材,让学生了解白求恩烈士革命的一生,从而培养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在学生的学法上加强引导,深化德育教育。

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其方法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成分,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去感受德育魅力,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学法,鼓励学生从德育的角度去置疑问难,竭力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内涵和源泉,从而整合自身与文本以及作者与文本及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习文本中所折射出的文本中的人物以及编者、作者的思想品德,从学法上去感受其德育内涵,使学生自然进入一片充满美好的德育氛围中,且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自身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素养自然形成。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第2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学科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三甲小学 左晓燕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入,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真可说是千变万化,德育工作是越来越难做,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思想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阵地”。那么,究竟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下面谈谈我多年来这一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要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内容应该说在各语文学科的教材里都有所体现,因为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只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自觉做到教学育人,切实履行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要善于分析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

我们面对的是“特殊”的群体,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刻苦精神;所以在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十分注意找到“兴趣点”,它是否被学生接受。是否有力于学生发展。

三、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四、公正、尊重事实

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想根源,严而无格;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

第3篇: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案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案

教师:张洪海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⑴。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其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能否和谐。因此,构建家庭和谐是保证社会和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除了应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外,还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二者的有机统一才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语文教学。本文试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即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这一角度从现行初中教材(人教板)七年级上册语文选的当代作家张之路先生写的《羚羊木雕》一文谈起,说一点语文教学应重视渗透构建和谐思想教育的看法,以期专家学者和同行们的赐教。

一、常见教学资料对《羚羊木雕》中人物的评价

二、

(一)、人教版两个版本的不同分析评价:

人教版1992年11月第1版,1999年5月云南第7次印刷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十八页倒数第2和3段的部分分析是:

„„“我”被迫对朋友反悔,心灵上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痛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健康的天性被扭曲,孩子只能成为心胸狭隘,淡于人际交往的人。课文赞美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友情。 „„含蓄的指责了爸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道理是多么片面, 课文写了6个人物,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都是同一类型的人,„„

下面是人教版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206页的分析评价:

整体把握: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

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侯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问题研究中,针对内容,该版本编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并做了研究分析:

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

研究第一个问题,应该进行评论性阅读。不难看出,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当然女儿拿来送人,也是意想不到的,但是羚羊木雕给女儿时,讲讲这件工艺品如何名贵,让女儿增长点知识,防止损坏,也属常理,再则,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是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推而广之,包括大人在内,有事同人商量,都是必要的。由此还可以明白,凡是考虑不周,就有隐患,要清除隐患,就要尽量想得周到一点。

研究第二个问题,先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到结尾为反悔而伤心之至,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事情有没有别的处理办法呢?„„例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地跟万芳的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的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董事。

研究第三个问题,应该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抓住几个关键,例如作者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结尾说,“这能全能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课文叙述“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娇艳的鲜花。作者的倾向很明显: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人总是不理解我们,由此产生代沟。应该承认孩子总是不大懂事,一方面,要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但是另一方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在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一家人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任志鸿主编的初中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5年7月第4版,2007年5月第四次印刷)的设计也大体跟人教版版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6至207页的分析大体一致。

(二)、

从以上教学资料的引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教版1992年11月第一版,1999年5月云南第7次印刷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的分析,其立场完全是站在“我”一方的,对妈妈、爸爸和万芳的妈妈是持批评态度的。用今天的眼光看,无论是全站在“我”的一方,还是对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的批评,都是片面的,不公允的。而人教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一课的设计分析,笔者认为是较为公允合理的。同是人教版出的《教师教学用书》,为什么会前后分析设计的理念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认知的理性回归,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虽然很早以前儒家就提出了“中庸之道”,但在实际中常常是走极端的。就拿对孩子这一问题来讲,在解放以前,强调的是家长权威:即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没有述说理由的权利,一切事情家长说了算!解放后的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推翻家长专制的目的,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今天:孩子的权利最大,是小皇帝。父母是大臣,是奴仆!于是形成孩子中心论。父母唯孩子的需要是从!再如教育制度,封建时代老师的话是权威,学生必须听老师的,为此,老师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老师不仅没有权威,并且稍不慎就要被学生随便找个理由批斗,因此教师是人人自危。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社会认知终于迈人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第二、编者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这些变化肯定会在编者所编的书中。原来《羚羊木雕》在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中是自读课文,现在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中是讲读课文。同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前后编排的目的不同,体现了编者认识的发展变化。因此,前后两个版本的分析评价不一样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人教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一课的设计分析,笔者认为虽然是较为公允合理的,但编者只注重事情本身的处理,没有设计如何防范类似事情发生的举例讨论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育学生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是不够的。

、语文教学应重视给学生渗透构建和谐思想的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最迫切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吸收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因此是非常及时和英明的:

(一)、从中国历史上看,社会不和谐的教训是深刻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和谐现象就是战争,战争成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战争是无情的,其破坏是无法估量的。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次数及规模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按理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存语言文字没有中断沿用至今的国家,并且有儒家的“中庸之道”的论述,哪为什么战争却频繁发生呢?笔者认为不和谐的等级制度、儒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内战的根本原因。 在不和谐的等级制度中,处在上一级的根本不把下一级的放在眼里,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格尊重都做不到,反过来,下一级对处在上一级的必须百依百顺,不管对错,为命是从。这种不尊重人的等级制度怎么会使社会和谐呢?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中最不合理的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过分抬高读书人的身份,导致读书人就连农业生产者也看不起,更不要说让读书人这一点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鲁迅先生的《孔已己》中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二)我国目前虽然提出了和谐思想,但完全实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原因如下: 第

一、历史上不和谐的等级思想和儒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并且在一定范围及领域内的影响还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不和谐现象:部分干群关系紧张,部分领导干部官僚作风严重,有的办事要求有尝服务,甚至腐化堕落,违法犯罪,此外。家庭离婚率也呈上升趋势。

第二、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台海局势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并且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还十分猖獗。此外,西藏藏独分子也还没有停止分裂活动,这些问题处理稍微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战争,后果当然是非常严重的。

(三)、世界上,目前美国和日本是头号强国,然而只要读世界历史就知道: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内战很少的国家。美国从独立后,国内仅出现过一次南北战争;日本国内战争也仅有几次,并且规模都不大。这里特别值得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天皇及其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他国的战争,最后战败,然而日本人民并没有起来推翻天皇的统治。试想,要是在中国,不发生内战才是怪事。按理说,日本文化跟中国的渊源最深,而日本国民为什么比我们做得更好呢?笔者认为,日本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日本人对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墨家思想中的“尚贤”研究及运用是非常成功的,这就是日本国民为什么会原谅发动侵略战争的天皇和军国主义者的原因。此外,日本历史上的几次成功的改革,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虽没直接提和谐思想,但实质上两国历史以来就是比较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及应用的,故其国内就很少有内部战争,因而现在国力为世界最强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力于国内的团结与稳定,更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构件和谐社会,必须要求全社会成员有和谐思想意识,且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在社会上要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外,最有效的是在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谐思想教育。公民从小受到构建和谐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扎根于心中,在社会上就能形成和谐思想文化氛围。学校教学中,能更好体现构建和谐思想教学的又莫过于语文教材教学。因为“文以载道”,所以笔者斗胆建议专家们在选编初中语文教材时尽量选能体现和ఐ思想的文章。楤外,应大力加强初中语文教嘈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构建和谐思想的认识。然而,目前初中的语文教材虽然对构建和谐思想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还沉湎于围绕考分敉学的怪圈丬。因此,加强教师构廲和谐思想认识的力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羚羊木雕》一文渗透构建和谐思想教学的尝试

笔者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除了按常规教学外,将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体现构建和谐思想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防范类似事情发生的能力: 1 文中人物言行有哪些不妥?

2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3在我们周围是否有类似文中的现象发生?

4 学了本文后,我们从构建和谐家庭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第一个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父母的不妥是给“我”羚羊木雕时,没有讲清楚不能将羚羊木雕转送给他人;“我”的教训是在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前,没有跟父母商量。 第二问题,大家踊跃举手发言,其中一个学生动情的说了这样一件往事:

有一回,我跟几个同学利用星期六不上课,去丹霞山(盘县水塘佛教名山)玩,去前没有跟家人讲,结果父母不知道我去哪里,到处找。我回来就被(父母)暴打一顿﹗ 第三个问题,其中一位女同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她家的一户邻居,男主人经常不跟媳妇讲就拿钱给自己父母亲用。为此媳妇经常跟男主人吵:“你太看不起我了,我又不是不给﹗” 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都认为,如果该邻居的男主人拿钱给自己的父母亲前先跟自己的媳妇讲一下,可能就不会发生吵架了。

第四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做子女的做事也好,还是给别人送东西也好,一定要先跟家长讲,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才去做或送。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看法,然后接着补充道:“不仅作为子女的做事或给别人送东西要跟家长商量,就是成人做事或给别人钱财,也应先跟家中的主要成员商量,相互尊重,才能避免家庭矛盾的产生。再扩展开来,就是工作中,有许多事也要跟自己的同事商量或自己的下属商量沟通,尽量取得支持或谅解才能较好的开展工作,否则形不成合力,很被动”。

第4篇: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的教文育人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我将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在教学中,我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渗透。

一. 从时代背景简介中渗透德育

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更深刻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介绍时代背景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教学中介绍时代背景: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略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国。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的国土,还让我们割地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中却被外国人欺辱。大家却敢怒不敢言。从学生们的神情中,能明显的感受到他们对清政府和侵略者的憎恨,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激励。 二. 从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把握文章内容必先从课题入手。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解题。问:什么叫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作何解释?生:为中华的振兴读书。学生对课题的把握,了解了周恩来伟大的爱国情怀,自然而然发出敬佩的赞叹,此时,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三. 在自读自悟中渗透德育

优秀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让学生去自我感悟,寻找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我让学生首先自我感知。问: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华不振”?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状况,自觉会产生一种悲愤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怀又一次加深。 四. 在课文分析讲解中渗透德育

“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把两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文本为依托,潜移默化的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重要的句子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得意扬扬的洋人,这鲜明的对比刺痛了你的心。通过表情,我们明白了他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我们感到气愤。

2.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亲人被轧死,却遭到了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很伤心难过。这个妇女失去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可能是她可爱的孩子,也可能是他年迈的父母,她悲痛欲绝。她此时能指望的只有中国巡警为他报仇为他伸张正义,但是中国巡警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在中国的地盘上,国人当时根本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愤怒个不幸的妇女。

让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我们一起紧握拳头一起读。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干什么?——惩处那个洋人。

通过逐字逐句的讲解和分析,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当时中国的状况,中国危机之重,寻求途径改变现状迫在眉睫。通过理解,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愿望更加强烈,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弥漫在整个课堂。

教学之以教书育人为目标,教育不仅仅以增长学生的知识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语文教学更不可把两者分离开来,相反,我们需要找到两者的切合点,把二者融合在一起,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语文教学课堂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心得体会(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