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心得体会(共3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04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援藏援疆支教心得体会

篇1

“巍峨天路,青春激扬来相伴,塞上江南,粤藏连心续辉煌。”

曾几何时,我对青藏高原魂牵梦萦。西藏,承载了我太多的期待和梦想。

xx8月13日,我和其他50多名的援藏老师怀着对教育、对西藏的热爱,肩负着领导的嘱托,飞行四小时,终于到达西藏林芝这片土地。各部门领导的嘘寒问暖、嘱托让我们感到贴心,特别是林芝一中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稳定了不安的情绪,坚定了在林芝支教的信心,同时也鼓舞了我们工作的热情,使我对援藏工作充满了期待。

进藏后的第二天,接踵而来的高原反应,使我的生活和工作大受影响,但林芝一中的同事们悉心照料,让我找到了家的温暖,下定决心要在林芝一中干一番新的事业。

走进林芝一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尽管高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较差,但缺氧不缺精神是当地学生学习态度的最好诠释。也许是语言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当地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差,我对学生的教导付出更多的恒心和耐心,放慢教学进度,从识记知识入手,狠抓课堂训练,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小小年纪就离乡别井成为住宿生的藏民孩子来说,关爱是一种渴望,同时也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最佳途径。我平时注重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对学生嘘寒问暖,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每星期的休息日都与学生在一起聊聊天,还会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竞技。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学生喜欢上我的生物课,也慢慢爱上了学习,增进了师生的友情。

对我来说,援藏不仅仅是奉献,更是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所以面对工作,我一丝不苟,对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反复推敲,做到精雕细琢。此外,我还虚心听课,利用9月份听完生物科组老师的课,见贤思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升自我,以积极认真、平等互助的态度融入林芝一中这个大家庭。

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积极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友爱互助,学习高原缺氧不缺精神的积极人生态度,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圆满完成援藏任务。

篇2

xx8月下旬,怀揣着为边疆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理想,怀揣着着对大美新疆的向往的我来到了祖国的边陲——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援疆教师。

8月24日,航班飞越万里,降落在喀什机场时已是晚上的十时。坐上前往疏附县的大巴,借着昏暗的灯光,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笔直的白杨,“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歌声悄然响起。

9月初的白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力争上游地向上长着,窄长的绿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着银光。我被派往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参加工作。

望着校园里的梧桐树,看着这群头发有点黄、有点卷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的心里满是彷徨:我是从没有教过低年级的,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我会胜任吗?孩子们的母语是维语,只进行了半年的国语强化,我和他们之间可以沟通吗?课堂上的教学,他们能听得懂吗?这里的工作时间长,课时多,我的身体扛得住吗?

望着窗外在微风挺立着的一棵棵像哨兵一样的白杨树,把腰一挺。我致电江门的老师,虚心向她们请教如何管理低年级学生;原来任教的学校给我寄来了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我把书上的每一句话仔细研究;上课时我尽量把语速放慢,语言的表达尽可能简练,好让学生把我所教的知识点听懂;蹲下身体,在“他我打,第一名”“作业本,我们家里,没有”……的对话中弄明白孩子的意思;晚上尽可能早地休息,保证每天工作都精神饱满。

10月,白杨树的叶子已泛黄,一阵秋风扫过,一片片金黄的叶子翩然而下。落叶层层叠满地上,一路的明黄,脚踩在上面还嘎吱嘎吱的作响,白杨成了疏附县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金秋”真美!

援疆支教工作已慢慢步入正轨,我们广东援疆老师的“传帮带”也成了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最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级组的数学老师找上我,“黄老师,疏附教科局要对我们这些新教师进行课堂质量验收,我们都要上一节公开课,你可以帮帮我吗?”“行,我们先集体备课,我再带着你们试教,这任务肯定可以顺利完成。”

我帮他们剖析教学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带着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公开课的内容进行反复的试教,一句一句地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练,终于帮助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校的赵东杰老师、黄厚林老师要参加疏附县教科局举办的说课比赛,这两名老师都是新老师,怎样说课他们浑然不知。我使出浑身解数,利用课后、下班休息时间,从说课内容的选定、说课稿的撰写、课件的制作、说课的仪态等各方面对他们俩进行手把手的指导。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这两名参赛老师不负众望,分别获得了全县第三名、第四名的好成绩。

不知不觉中,冬天已经到了,大风挟带着沙尘呼啸而来,人也被吹得趔趄连连。风沙过后,白杨树依然傲然挺立,它们手握手,肩并肩,抵挡着风沙的洗礼,以勇者之姿迎战。

新疆喀什地处亚洲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援疆支教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我们远赴万里来到新疆支教,深深明白肩上所负的重任。

接下来,我将继续与本地老师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做好援疆支教工作。

第2篇:援疆培训心得体会

厦门,我的第二故乡

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新疆实际,着眼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持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创新之举,有利于稳疆兴疆。援疆培养计划将未就业毕业生送到经济发达省份培养,不仅能够让我们重回大学校园巩固知识、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内地发达地区的学习生活,亲身感受开放包容、变革创新的现代文化理念,增强四个认同,今后为建设美好家乡而不懈努力。

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切实为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培养一批能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根据培养计划,学校安排了政策理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培训课程,着重提高我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配备了优秀的教师团队授课,不同风格的授课方式,使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而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来到厦门理工学院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我会抓住这机会认真学习,按时上课,严格遵守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利用晚自习时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浏览图书管里的书籍,增长知识,丰富自我。

以前的厦门的交通运输完全是靠水路运输,面积只限于岛内。如今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厦门一幢幢高楼大厦竞相拔地而起、岛内和岛外假期的一座座大桥,不管住在厦门的哪个位置,几乎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厦门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填海造地,现在填海而建的就有:国际会展中心、白鹭洲公园和白鹭洲众多星级酒店、湖滨长途汽车站、高崎机场等,为厦门岛开辟了广阔土地资源。被誉为亚洲第二吊拉索桥的“东渡飞虹”的海沦大桥、“卧虎出海”的演武大桥、“明月升海”的五缘湾大桥、“临海而建”的七彩环岛路、穿梭于城市中心的BRT、雄伟壮观的杏林公铁大桥、集美大桥,这些壮举不仅使厦门的交通快速便捷,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沧海工业园、杏林工业园、集美工业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旅游业,厦门在国际上拥有“海上花园”之美誉。每年都有不远千里而来观光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嘉庚纪念馆、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寺等都是厦门的旅游景点,整个街道干净整洁,

厦门从昔日落后的封闭海防前线小城,建设成为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两岸重要中心城市,让我亲身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开放包容、变革创新的现代文化理念。

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还有机会再上一次大学,感受内地的发展变革。二十多年生活在新疆的我,在火车上颠簸了58个小时,腿和脚全部都肿了,身心疲惫地到达目的地。学校派了专车接我们,为我们准备了相对独立的宿舍,提供了被褥、脸盆等生活用品,甚至连牙刷、毛巾、洗发水等用品也为我们准备好了。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还特设新疆清真餐厅,让我们都很感动。这时,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及自治区领导和厦门市为我们的培训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财力,在我们培训期间不仅免去了我们的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每人每月还发放50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200元的医疗保险,培养期间计算工龄,假期可以回家。。。这一切都是党对我们的关怀!

厦门理工学院很重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组织教务处、保卫处和后勤处的老师跟我们座谈,了解并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教授上课幽默风趣,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并能很好的和学员交流互动。在课余时间主动向少数民族学员学习维吾尔语和哈语,了解民族文化和习俗,深受学员的喜爱。

我们唯有将这些感恩之情转化为动力,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先进理念、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并应用于实践,为自己今后的基层工作打好基础,为我们新疆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最后感谢党中央、各级政府对新疆的政策扶持,感谢福建省、厦门市对xx县的援助,感谢我的第二母校-----厦门理工学院。

第3篇:援疆特警心得体会

援疆特警心得体会

【篇1:学习特警沈战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特警沈战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沈战东”一个英雄的名字 我们国家有太多的英雄和好人。沈战东又一个英雄的名字,从同是28岁的山东英雄孟祥斌到优秀村支部书沈浩再到河南的沈战东。我们一路怀念,一路学习,一路敬仰。英雄的名字传天下,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就在他们之中不断呈现和升华。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如何学习他们的品德?他们做事情也许很平凡,但是却用去了他们一生的时间和幸福。他们是不幸的,但同时,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精神将永远为后来人所传承下去,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慰! 2010年1月30日零时30分许,年仅28岁的郑州援疆特警沈战东,连续工作24小时后,在乌鲁木齐驻地备勤岗上猝然离世。那一天,是沈战东和战友们援疆的第206天,也是他和新婚妻子婚礼后的第55天。。你从省直机关到村委会,你从省城到乡村;你一住就是五、六年,一住就是一生一世。安徽凤阳小岗,这个二十多年前就因带头“单干”而闻名的村庄,因为你的到来,再次让全国人民深深的诠释,真诚的怀念。你是人民的好儿子,你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你为村民离开90岁的老娘,年幼的女儿与深爱你的妻子,并且永远的留在了小岗?? 2009年11月5日是个让小岗人难忘的日子,你在送走来小岗考察的三批客人后,带着深深的遗憾,带着你没有完成的事业,带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个人悄悄的离开了,走了??我想,你也是千不愿,万不甘的。但是,五、六年间你休息的太少了,累坏了,不得不以这种方式来躲下来---“休息”。你本来是可以回单位的,第一个三年结束后,你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带着荣誉,带着成绩回省城。但是面对98个红手印,你选择了留下。你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小岗人继续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

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 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村当年的茅草屋、“大包干”纪念馆、文化广场等成了一个个旅游景点,“小岗人家”、“大包干餐馆”、“金昌食府”等餐馆红火起来,直通合肥的长途汽车线路开通了?? 第二个三年结束时,已是2009年秋天。又一纸按有186个红手印的信递到省委组织部,递到你的面前。你毅然选择了留下,并且是永远的留下了。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一场罕见的大雪不期而至,飘飘洒洒,漫天飞舞。

【篇2:我们共同的名字——写给援疆特警】

我们共同的名字

——记郑州援疆特警的战友们

题记:自从穿上这身警服,我就扛起了安宁托付,老百姓是咱的父母亲,共和国是咱的主心骨,面对刀枪血火,警徽盾牌换回平安幸福。啊!中国警察,多么骄傲的称呼,山一样威武,水一样富庶。——《中国警察》

警察,你是国家的形象!许多年以前,读到这句话油然而生无限的敬意,以为警察是一个多么威武而光荣的字眼。这油然而生的敬意鼓励并支撑着我一路走进了警校。记得领到警服的那天,激动地彻夜难眠,随即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工整地书写下了本段开头的这句话,并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警帽里面的透明标识袋里,每次要戴上帽子的时候都能看到她,骄傲而自豪。

警校三年,三年警校,终于毕业了,如愿以偿走进了人民警察的行列,变了的是肩头的肩章,不变的是头上的蓝天,变了的是肩头的责任,不变的是内心的情怀。一晃几年过去了,摸爬滚打中,我俨然成为了一名特警队伍中的老兵,也正是在这样的历练中,我深深的体味到了警察这两个字不仅仅代表着荣光,更多的是这两个字所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为之付出的汗水、热血、眼泪乃至牺牲。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2008,那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曾携手走过。那一年留给中国人无尽的伤痛,也留给中国人巨大的荣光。伤痛也罢,荣光也罢,相信在每一个经历过灾难和喜悦的人们的记忆深处,都会有一抹挥之不去的颜色,那就是国际蓝。无论是火光冲天的拉萨、地动山摇的汶川还是烟花璀璨的北京,由公安特警组成的这片国际蓝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安宁。

2009年的7月5日,一个仲夏再平常不过的日子,远在西北边疆的乌鲁木齐,一场巨大的人祸陡然降临。新疆震惊,中央震惊,世界震惊。7月7日夜里,公安部紧急调动全国31支公安特警队赶赴新疆执行维稳任务。其中就有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命令下达到支队的时候,有的民警正在享受难得的假期,有的民警正与家人团聚,有的民警正在照顾病中的亲人,有的民警新婚燕尔……然而,案情就是命令,谁分春夏秋冬,哪管白天黑夜,哪里有案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警察的身影。于是,大家舍小家顾大家,紧急收

拢归队,毅然登上了西进的航班。

在新疆维稳的日子里,郑州公安特警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奉献”的公安特警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始终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勤。从徒步巡逻到乘车巡逻,从首长警卫到定点守护,从处突到查缉、郑州公安特警都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每一次维稳任务。特别是在处置“、”群众聚集事件中,郑州特警文明执法、果断处置,为维护新疆政治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

这句话是河南登封人民送给我们河南公安的优秀代表任长霞的,这是人民的厚爱,更是人民的期望。人民警察代表国家机器,当然有他威严的一面,但是我认为人民警察绝对不应该是单纯的冷血的一群,他应该是有血有肉、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一群,有多少对犯罪分子的恨,就应该有多少对人民群众的爱。

在新疆维稳期间,广大郑州公安特警除了执行好各项勤务,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担当起义务宣传队的角色,搞好警民关系、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各族群众。这些身手不凡、舞枪弄棒的特警小伙子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排练各种文艺节目,从写剧本到做道具,从记台词到扣动作,一板一眼,像模像样,真可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经过努力,他们先后自编、自导、自演了哑剧《圆梦》、rap《郑州特警》、双簧《说稳定》、小品《回家》、诗朗诵《天降奇兵》等节 目。

这些节目除了在警营内部表演外,小伙子们还主动“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为群众演出,给他们宣讲了党的民族政策,带去了亲切的慰问,也给他们饱受创伤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慰藉,进一步加深了维稳特警和各族群众间的“人民警察爱人民、人民警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小分队的“贴心”之旅感动和温暖着驻地群众,人民特警心贴人民的事迹也先后被阿克苏《视报》、《新疆日报》和新疆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获得了广泛赞誉。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有人说,在这个没有枪林弹雨的和平年代,警察是最危险的职业,选择警察,就选择了危难,选择了艰辛,选择了死神。“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这是公安队伍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事件最激烈的时刻,疯狂的暴徒不仅对手无寸铁的群众大打出手,而且还疯狂攻击我执勤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造成我执勤警务人员多人受伤,其中,武警新疆总队年轻的中队长万金刚同志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维稳期间,我们执勤特警同样身处危险之中,即使不受到暴徒正面的攻击,我们还要时刻警惕暗中的威胁。正是在这样危险而复杂的环境中,我们的郑州特警顶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超负荷工作,以自己的汗水、健康乃至鲜血和生命来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以血肉之躯为新疆各族人民筑起一道平安和安宁的钢铁长城。

2010年1月30日,一个不幸的日子,我们朝夕相处的战友,生死与共的兄弟,援疆郑州特警队员沈战东在随队完成巡逻任务回到驻地后,在备勤岗上,劳累过度,猝然离世。他28岁的年轻生命戛然而止,他的爱情和梦想也由此突然止步。他还是这样的年轻,他对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留恋,对家人还有太多的眷恋,对妻子还有太多的情爱,对他喜爱的公安事业还有太多的不舍。然而,他就这样走了,倒在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他的诺言。

半年过去了,维稳的日子也艰苦也充实,如今乌市上空的阴霾早已散去,各族群众重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此刻,作为援疆特警的一员,觉得曾经付出的血汗已经算不了什么,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和褒奖,相信我远去的战友在遥远的天堂也能露出会心的微笑。

很快就要离开新疆了,当我们真的要离开这片惨烈悲壮的西北土地的时候,我们竟是这样的不舍,我们留给这里的不仅仅是一片安定祥和的生活景象,我们还把自己的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留在了这里,我们带走的也不仅仅是肩上的背包,我们还带走了无尽的思念和眷恋。我相信,每一个援疆特警的战友和兄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知道,他也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忠诚,忠诚,是我们永远不断的血脉! 【篇3:援疆培训心得体会】

厦门,我的第二故乡

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新疆实际,着眼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持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创新之举,有利于稳疆兴疆。援疆培养计划将未就业毕业生送到经济发达省份培养,不仅能够让我们重回大学校园巩固知识、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内地发达地区的学习生活,亲身感受开放包容、变革创新的现代文化理念,增强四个认同,今后为建设美好家乡而不懈努力。

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切实为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培养一批能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根据培养计划,学校安排了政策理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培训课程,着重提高我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配备了优秀的教师团队授课,不同风格的授课方式,使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而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来到厦门理工学院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我会抓住这机会认真学习,按时上课,严格遵守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利用晚自习时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浏览图书管里的书籍,增长知识,丰富自我。

以前的厦门的交通运输完全是靠水路运输,面积只限于岛内。如 今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厦门一幢幢高楼大厦竞相拔地而起、岛内和岛外假期的一座座大桥,不管住在厦门的哪个位置,几乎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厦门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填海造地,现在填海而建的就有:国际会展中心、白鹭洲公园和白鹭洲众多星级酒店、湖滨长途汽车站、高崎机场等,为厦门岛开辟了广阔土地资源。被誉为亚洲第二吊拉索桥的“东渡飞虹”的海沦大桥、“卧虎出海”的演武大桥、“明月升海”的五缘湾大桥、“临海而建”的七彩环岛路、穿梭于城市中心的brt、雄伟壮观的杏林公铁大桥、集美大桥,这些壮举不仅使厦门的交通快速便捷,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沧海工业园、杏林工业园、集美工业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旅游业,厦门在国际上拥有“海上花园”之美誉。每年都有不远千里而来观光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嘉庚纪念馆、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寺等都是厦门的旅游景点,整个街道干净整洁,

厦门从昔日落后的封闭海防前线小城,建设成为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两岸重要中心城市,让我亲身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开放包容、变革创新的现代文化理念。

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还有机会再上一次大学,感受内地的发展变革。二十多年生活在新疆的我,在火车上颠簸了58个小时,腿和脚全部都肿了,身心疲惫地到达目的地。学校派了专车接我们,为我们准备了相对独立的宿舍,提供了被褥、脸盆等生活用品,甚至连牙刷、毛巾、洗发水等用品也为我们准备好了。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的饮食

习惯,还特设新疆清真餐厅,让我们都很感动。这时,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及自治区领导和厦门市为我们的培训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财力,在我们培训期间不仅免去了我们的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每人每月还发放50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200元的医疗保险,培养期间计算工龄,假期可以回家。。。这一切都是党对我们的关怀!

厦门理工学院很重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组织教务处、保卫处和后勤处的老师跟我们座谈,了解并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教授上课幽默风趣,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并能很好的和学员交流互动。在课余时间主动向少数民族学员学习维吾尔语和哈语,了解民族文化和习俗,深受学员的喜爱。

我们唯有将这些感恩之情转化为动力,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先进理念、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并应用于实践,为自己今后的基层工作打好基础,为我们新疆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最后感谢党中央、各级政府对新疆的政策扶持,感谢福建省、厦门市对xx县的援助,感谢我的第二母校---厦门理工学院。

援疆工作心得体会

援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援疆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谈党中央援疆工作心得体会

新疆南疆工作会议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