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心得体会(共4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7-13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如何达成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如何达成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三大块(1)增进学生身体健康;(2)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3)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我以篮球教学中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谈谈我总结的一些教法。由于我校学生多数并未接触过篮球运动,所以可以说是毫无基础可言。针对我校这一现状,我们体育组教师多次对此课进行教研,探讨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的效率,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1、在体育课堂上将学生集中在篮球场,首先向学生渗透篮球场的长度、宽度、前后半场之分以及篮球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则。例如: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带球走步违例是怎样形成的,一些稍有接触过篮球的学生都能够回答上来。然后教师再向学生示范运球走步的动作。通过正确和错误的示范学生基本能够明白何为走步违例。(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0分钟)

2、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保证每两个同学一个篮球,均站在后半个篮球场。有教师先来讲解双人传接球低手上篮的动作要领,并且找一个有篮球基础的学生来做示范动作。对双手传接球的重点和难点着重说明。例如传接球时手腕外拨时的动作力量等。然后开始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循序渐进,之后发展成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必须有默契的合作才能将此动作完成的干脆、成功。使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过程需要十12分钟)

3、将动作规范,完成得好的同学挑选出来。由这些同学给其他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一方面能够给完成好的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更有激情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给其他的同学制造目标,是其他学生有对比竞争的心态,努力练习追赶动作完成规范学生的步伐。(这一过程需要10分钟)

4、针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比赛。两人一组,由底场发球到对面的底场,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要注意不能走步,且不能自己缩短距离,违反者时间加5秒。使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技巧,通过比赛提高学生手脚的协调能力,增强肌肉的灵敏性。(这一过程需要10分钟) 总而言之,如果体育课堂上一上课就给学生解散了,学生高兴了教师轻松了,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毫无收获,这不是一节优质的体育课;如果从上课一开始就使学生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乏味的练习,没有课堂设计,没有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久而久之学生开始畏惧甚至厌倦体育课,这也不能算是幼稚的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要审时度势,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在放松、愉快且具有良性竞争的氛围内,逐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运动技能,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宽松愉快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第2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效策略的达成度(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效策略的达成度 听了名师和教授的专题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有效策略。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练。实践证明,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 (1)提问语应精心预设。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提问:“鸟的天堂好在哪里?”由于疑域太宽,学生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又换了一种问法:“鸟的天堂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这样的质疑,思维的焦点就在“有没有加引号”的差异上,指向比较明确。思考的目标相对集中,探究的过程有具体的支点,自然提高了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讲授语应压缩锤炼。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不要传统的教师讲授,讲授法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问题是作为老师该如何让讲授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讲。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能课前设计的先设计好;其次,要转变教学思想,尽量压缩讲授时间,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3)评价语应点拨巧用。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特级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发言,总会与之交流。

一、两句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如:“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类似这样的经典名句,在特级教师的课上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的,正因为特级教师们能巧用这些评价语,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这些课堂用语才是有效的课堂语言。 二.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我在教育杂志上看到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样一句话。有效的语文课堂是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 1.教学目标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目的达到了吗?没达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时调控? 2.教学环节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如我在网络上看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他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二个环节交流“批注”;第三个环节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可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录文中优美词句,也可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还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 三.钻研文本要深入。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我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因此,我们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文本,从深度、广度等多方面进行研读,挖掘丰富的内涵,再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才能辅导、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个性化阅读。与学生一起探究对话,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方能浅出。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音坑乡明廉小学

吴恒成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

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学目标起主导作用的控制系统。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还应及时评价教学是否达到了期的目标,以便及时调节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始终沿着目标所指引的方向孙顺利进行。

落实对语文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中评价、课后评价和单元评价等方面。课中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通过提问、观察和学生的书面练习及操作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各目标的达成情况。课中评价的优点是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内容少,能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活动始终按照目标要求去进行。课后评价是通过学生的作业,对一节课的达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学生未掌握的知识和未形成的技能等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辅导。课后评价的优点是发现问题比较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当天。单元评价是指通过单元达标检测评价学生对一个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单元评价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有利于真实检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基本形式

根据国家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学习评价重在激励,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及

第 1 页 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 (一)笔试

笔试是以试卷为载体,以笔为答题工具,要求所有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场所作书面回答,有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笔试是一种比较常用、操作简单、历史悠久的测试形式,可信度较高。 (二)口试

口试主要是通过口头提问题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测试方式是主试与被试面对面的测试,由双方的提问与解答构成。主要优点是:主试与被试直接接触,体现被试的个性,富有人情味。有些笔试无法测试的内容,通过口试能达到预期的测试目的。口试的灵活性强,被试可以对问题加以引申、补充、澄清,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再探查,求得更为满意的答案。口试的真实性较强,被试没有机会“虚饰”。 (三)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连接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的桥梁,对学生理解语文的价值,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内容包括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计划和社会实践等,它不仅重视对操作结果的评价,更关注对实践过程的评价。通过实践活动的评价能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态度、个性、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总之,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形式应多种多样,除了用笔试、

第 2 页 口试、实践活动等基本形式外,也可用课堂提问、课堂观察、课后访问等形式。

二、小学语文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减少笔试次数,增加口试,这样可以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形式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外显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书面测试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不仅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在测试形式上。除书面测试外,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测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以致用的治学态度。 (三)个别测试与集体测试相结合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注意力、智力水平的限制,对同一知识理解的程度、掌握的快慢、应用的水平是不一致的,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评价时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个别测试。参加集体测试,同一班级的学生参加测试的次数和要求可以不一样,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又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大纲》规定的最基本要求,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第 3 页 (四)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

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每期除了进行综合测试外,还可进行某些单项测试,主要目的是把学生的取得的进步尽快告诉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测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五)自评、互评相结合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所加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这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自评和互评还有利于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激发学习内驱力,增强学习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全面分析和了解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通过小组或集体互相评价,交流,独立思考,互相启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不同意见相互交锋,在评价他人、评价自我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对待他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六)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讨论、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

第 4 页 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只有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终结性评价是指期终或教学结束时的测试和评估。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本阶段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等级评定。其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代表性,每一试题的比率与整个课程各类学习成就所占的比例相一致,而且评价范围要比其他测试大一些。

过程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准确的过程性评价,能及时判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做到适时调控,保证终结性评价的可行和有效。因此实施评价时要搞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思维过程。对评价结果的描述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全面达到小学语文学习目标。 三、一点尝试

我曾着手改变以往的测试做法,尝试让学生命题,不需监考,学生阅卷,学生评选优秀试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学生参与测试活动的具体操作。

第 5 页 1、准备。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我在考试前(大约一个星期)宣布考试的范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查阅资料,为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作准备,尽量不打无准备的仗。 2、命题。要求每个同学按老师指定的评估范围,评估时量以及命题的原则出一份试题,其中题目类型、分数分配以及评分标准都由命题者自行操作,并要求命题者在试卷上注明姓名以便于评卷。命题时间一般为三到四天,完成后交教师审阅,教师对质量不合格的试卷,要求出题者改进。 3、评估。教师将学生出的试卷有意打乱顺序,分发给学生考试(一般在课堂上进行),由于学生在考试前不知道自己出的试卷给谁做,也不知道自己做谁出的试题。因此,试题有一定的保密性。考试结束后,答题者将试卷交还出题者。 4、阅卷评分。(可在课后独立进行)出题者对试卷进行评分,并将分数报告教师。

5、评选优秀试卷。试卷改完后,教师组织本科的兴趣小组成员对所有试卷进行评比,评选优秀试卷(一般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将优秀试卷的制作者公布在宣传栏里。 6、经验介绍。教师在每次考试活动结束后,都要对成绩突出者和试卷质量优秀者进行表扬、宣传。并请优秀试卷的制作者作经验介绍,介绍出题的思路、技巧,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7、整理试卷入档。将优秀试卷存人试题库中,并将优秀试

第 6 页 卷的制作者存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评估学生能力的依据之一。

学生参与考试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使教师的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出题学生做,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整个活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觉进行,自觉完成,教师只是宏观调控,因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使学生更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 当然,在整个测试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只有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点拨,学生才有可能完成一份具有创造性、新颖性,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试题,也只有这样,整个测试活动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第 7 页

第4篇: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达成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达成目标

谈起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不能不说说什么是目标,目标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期望标准。目标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如射击、攻击寻求的对象是显性的,想要达到的境界是隐性的。教学目标也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特点,比如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是显性的,而理解能力及文化的情感的熏陶等是隐性的。无论怎样,不仅要求教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教学指向明确,有的放矢。

一、定准目标

怎样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要考虑课标要求、教材特点、教学条件、学生实际等,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达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便于检测。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也不能低标,又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我教《筏子》这一课,这课是篇散文,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文中8个生字,能辨析3个多音字,理解“一泄千里”、“浊浪排空”、“胆惊心悸”、“提心吊胆”、“化险为夷”、“如履平地”等词语。

3、理解黄河主人征服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4、能说出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对表现人物精神起的作用。

这些目标就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从教材特点出发,按照课标要求,提出三维目标。语文课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哪些是课堂上必做的事情?学生所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有时我们往往需要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做重新的梳理与思考。有人说语文课无非就是听说读写。这样说太简约,其实质无论识字、写字、听说读写、积累、感悟、综合等,归根到底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更好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读书、理解,丰富心灵,启迪智慧,让学生学会思考;有了思考,再去表达、交流,进而再加深思考、增进理解,理解→思考→表达,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语文课教学的基本宗旨与追求。

二、分解目标

课堂实施中,要分解所定目标,就是合理地把所定目标划分到具体的课时,或者课堂的某个时间段,或者具体的问题上,即实现目标任务所用的时间、所借托的问题。教师上课一定要有时间观念,不能随意性,换句话就是要有目标性。

《筏子》一课,怎样切分课时任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顺、读出感情,在读的过程中,识好字,学好词,完成目标

1、2,同时,通过读,要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进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同桌交流初步的感悟和体会,为精读、品味做好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选准切入口,深入文本,体会黄河主人(艄公等)顽强意志,勇敢精神和高超技艺。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找对比、衬托的内容,把握文中细节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读重点段,分析重点词、句,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3、4

目标分解还需要老师钻研文本,精心备课,根据目标来设计具体的问题、活动方式等。比如语文课中要求的背诵,目标应该分级来实现,一是先熟记,准确默写;二是理解内容,把握特点,能够活用。记叙文、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不同,阅读理解的目标也不同,对目标的分解也很有必要。

三、达成目标

字词教学是语文的基本目标,怎样去落实识字目标呢?教师在备课时,心里一定要有数。哪些字是生字,哪些是易错字,哪些是多音字等,如《筏子》一课,生字有“胆惊心悸”的“悸”、“吞噬”的“噬”、“艄公”的“艄”、“湍急”的“湍”、“浏览”的“浏”、“惊涛骇浪”的“骇”、“化险为夷”的“夷”等。强调三个多音字:“模(mu)样”和“模(mo)范”;“相称(chen)”和“称(chen)呼”;“险恶(e)”和“厌恶(wu)”。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圈画出这些字词,一一地认读,着力解决字音。再读时,放手让学生凭借个人的学习能力,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这些字及词语,着力解决字词义。如《筏子》中,解释“一泻千里”的“泻”字,为什么不是“泄漏”的“泄”;“提心吊胆”的“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丢掉”东西的“掉”。在练习中,综合考查学生细致地分析字形,写好要求学会的生字,着力解决字形。如《筏子》一课,比较“湍急”、“喘气”、“揣着”、“惴惴不安”等几个字形,比较“撑篙”和“蓬蒿”中的“篙”“蒿”等。分析“皮筏子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的大城市的公交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句中“浏览”能否换成“欣赏”等。这样分步实施,有序、有度、有效,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

字词教学除了强化学习之外,还要在阅读课文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来把握内容,理解在表现人物或者表达主题上起到的作用。阅读教学可采用朗读、默读、速读、浏览等多种形式,通过勾画、摘录、整理,获取课文中有关信息,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或导读问题,认真自读教材,并在自读中感悟或质疑,以便在分组讨论时交流、解决。这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还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定向及发散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是很有益的。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大胆发表见解的精神。在以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解疑答难,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让学生发言时,有的放矢,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

四、检验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设计适量的检测题,采用口头提问、书面笔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以检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以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以利矫正。

检验目标中发现对达成度较低的目标,要有补救迁移的练习,严防“知识漏洞”的产生和积累,努力做到“堂堂清”,“周周清”,“单元清”等。对达标度较高或达成度低,但已得到矫正的问题,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迁移训练,目的是有效及时地巩固。

语文教学材料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也不一样,要因材施教。但是,教学目标任务很多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是反复体现在文本里,一定要清楚每节课所要完成的目标,是已学过的知识,还是新知识,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认识新知识,并把新知识重新组合,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能力的,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问题,吃透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心得体会

课堂目标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