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怕庸(共4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7-10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治理庸懒散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治理“庸懒散”作风建设活动心得体会

筠连县廉溪小学校 王松涛

2013年4月起,根据《筠连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廉溪辖区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治庸治懒治散”的“三项治理”作风整顿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通过对理解认识、意识形态、思想情绪存在问题的深入梳理剖析,进一步明确了“庸、懒、散”对实际工作带来的危害,切实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提振了工作热情和干劲。现就学习活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及心得体会。

一是治理庸懒散须以自身思想观念为切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和环境变得日益多变和复杂,如何在这样快速变革时期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奋斗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切入点。

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敬畏职业道德,贯彻行为规范,强调奉献精神,从自身意识层面强化爱岗敬业、踏实苦干、甘于平凡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类困难、诱惑、迷茫时立得住、看得清、走得稳。教师由于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并且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保护和扶助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特征,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教师的行为应当体现出这个

职业的神圣。四川汶川大地震涌现出许多不顾个人和亲人的安危,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展现出了高尚的职业操守的人民教师;他们舍生忘死,义无返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学生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新时期师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人人都能做到,可是在危险和死亡面前置自己于不顾,和时间争夺,和死亡搏斗,很多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孩子们赢得了生存的希望,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 其次是要坚持把自身的价值体现与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时刻将教育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事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爱学生,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信念。教师这种爱不同于父母的爱,这种爱是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承担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如何让学生仰慕你、爱戴你,一方面我们需要有爱的情感,另一方面更要有爱的能力、艺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充满深深的爱的情感。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塑造出充满爱的情感的教师,才能滋养出胸怀大志、知书达理、情感丰富、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这是《规范》的灵魂所在。

二是治理庸懒散须以科学评价体系为支撑。在强调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如何将治理庸懒散从个人意识上升到集体共识进而成为教育精神,这就需要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进行支撑。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学生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教师要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必须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教学中必须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辅导学生,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补充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本职工作讲究教育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学会宽容,要坚持表扬为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

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们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更好地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平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意一点一滴,时时处处把自己的表现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行对照,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照好镜子,把好尺子,找准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身也会积极地去落实、去创新、去突破、我也坚信,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新机遇,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自觉地把差距看做潜力,把压力当作动力,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这一周能办的事不拖到下一周,明确奋斗目标,全力以赴,绝不退让。

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校风和校纪。通过这次及时而又有针对性的专项整顿活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发展自身缺点、不足的同时,也更坚定了治理庸懒散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在单位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不懈努力下,廉溪辖区的教育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2篇:深化作风建设“怕慢假庸散”[推荐]

《深化作风建设“怕慢假庸散” 》

学习小结

郑振林

2018年10月

《深化作风建设“怕慢假庸散” 》学习小结

结合本次学习主题,本人对照“怕、慢、假、庸、散”等五个方面,就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查摆、深刻反思,并就整改问题进行了思考,现作如下小结。

一、查摆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在“怕”方面。一是怕担责。二是怕困难。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缺少“到我为止”的魄力,没有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比如管教“问题学生”。

(二)在“慢”方面。一是工作的紧迫感不够。有些工作主观上片面认为难度较大,没有有效克服难关实现既定目标。二是工作的时效性有待提高。虽然加强了研究调度,但是却忽视了工作方法,导致工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

(三)在“假”方面。一是工作作风不够实。有时候干工作浮在表面,没有认真沉下心去解剖麻雀、解决问题。二是工作态度不够严。有时候工作虽然干的很辛苦,但效果却不理想。三是工作标准不够高。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错误思想,干工作习惯于和自己比、和过去比,缺少在争创一流的意识。

(四)在“庸”方面。一是理念更新不快。干工作还存在靠经验、吃老本的情况,没有及时学习新方法、新理念。二是创新创特不够。抓落实习惯于按部就班,缺少大胆创新、大胆探索的勇气。

(五)在“散”方面。尤其是一些创新性的工作,还存在等待观望的情况,总是希望别人先探好路,然后自己再跟上,说到底还是执行力不够。

第3篇: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心得体会

教学体会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是一本优秀的绘本读物。它字少,以画为主,但丰富的画面栩栩如生地传达了故事情节及内涵,更是用简单反复的语句刻画了鳄鱼和牙医每时每刻戏剧性的矛盾的心理变化。画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绘,以鳄鱼和牙医相互害怕却又故作镇静的心理,通过动作、表情等细部展现透露出来。

对于这样一本经典的优秀绘本,我们应思考的,不仅是要挖掘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价值,更要重视如何引导幼儿仔细、耐心地欣赏每一个细节,理解认识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过程,因此,我通过了激发兴趣、引入情景——观察表述、理解故事——结束活动、体验生活这三个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由于有两次试教的经验,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基本还是在预设的状况下完成了,但仔细思考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还是存在许多不足:

一、

缺乏自主阅读

早期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还是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限

制,无法达到让幼儿人手一本地阅读,只能要求幼儿跟着老师的思路一同欣赏,从而引导她们观察理解,这是这节活动的一个教育缺失。但之后我也重构到:在缺少这类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延伸活动,把书放于阅读区中轮流让幼儿欣赏,或根据自己意愿购买欣赏。课堂中的教学仅作为一种指导引领,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幼儿自由发现、交流

二、

提问欠具有效性,重复较多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在教学中注重的是幼儿多说、教师少说,

因此,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对幼儿是一种启发,也对帮助幼儿更好的观察理解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我似乎有些急于求成,对于孩子们的思考和回答不够耐心,而是急着多提问、提示,引导幼儿发现,且几幅图片的问题多次出现重复性,提问语句不够精炼,难以调动幼儿回答的兴趣

三、

故事演绎不够生动

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有一条即是让幼儿发现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对话,体会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过程。从幼儿的欣赏中发现,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很好地体会这一心理过程,了解鳄鱼和牙医互相害怕的原因,但却难以发现该角色对话的特点——相同性。

总结其原因,是我对该故事的讲述演绎还不够生动,尤其是对重点语言的表述还不够突出,幼儿完全沉浸在情节的发展中,却忽略了角色的对话。因此我设想,如果在教学中多穿插一些实践演绎:如模仿、表演等,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更进一步地挖掘故事的特点及意义价值。

第4篇:媒体人“怕慢假庸散”心得体会

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承载着推进江西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省委刘奇书记作开幕讲话和总结讲话,开会范围延伸到县(市、区)级,如此规格、规模的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全省性专题会议,在我省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以此为序幕,江西开始了新一轮的作风大建设、大提升。会前,学习了这次会议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我省要着力整治的“怕慢假庸散”问题,我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反思,也有一些体会。

“怕”,就是怕担责、怕负责、怕追责,怕麻烦、怕吃亏,事事瞻前顾后。今年初,编委会决定由我兼任新媒体部主任,一岗双责,坦率地说,在媒体融合的这个关键岗位上,我确实存在怕担责、怕麻烦的问题,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工作主动性还有所欠缺,更多的还是等领导布置、分配工作任务,平时做得最多的是打通新闻中心与新媒体部的内容连接,没有想过全媒体策划,也没有组织开展过一次增粉活动,同时,学习不深入,对新媒体技术、运营等没有去深入钻研,还是凭经验做事,知识架构老化,这些都是今后要大力整改的。

“慢”,就是拖拖拉拉、推诿扯皮、懒政怠政,抓工作不痛不痒,做什么都“慢慢来”。“庸”,就是不思进取,能力不足,得过且过,庸碌无为。我想,因为“怕”,所以会“慢”、会“庸”。我们新闻人讲究“天下新闻 唯快不破”,始终要有“抢新闻”的劲头,可以说“慢”字是新闻人的天敌。记得彭总和我们交流新媒体增粉活动时提到,不要等,不要有畏难情绪,有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就赶紧落实,我想这是我们整改“慢”问题的一个指南针。

“假”,就是弄虚作假,不察实情、不说实话、不办实事,我们新闻人最忌讳的就是“假”字,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给自己拧紧发条,从业10多年来从来不做假新闻,也从没有出现过新闻失实,我所在的新闻中心全体同事,也以杜绝假新闻为基本的职业操守,我想这是我们值得欣慰的地方,也是今后要一直坚持的底线。

最后,说到“散”的问题,就是懒懒散散、纪律松弛,不讲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论是我本人还是所在的部门,执行力一向较好,但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上存在懒散的作风,突出表现在去一线、去新闻现场做得不够,过多依赖于在办公室对着文件写稿,“走转改”、沉下去还有待提升,有些新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情况还有待解决,精品意识还有待加强。

查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等问题,加强学习,树立起强烈的职责意识和进取精神,勤勉刻苦,开拓创新,为报社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发光发热。

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怕庸懒散

怕慢庸散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慢怕假庸散作风建设总结心得体会

慢怕假庸散作风建设整顿心得体会

公安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怕慢假庸散(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