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共4篇)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6-22
【www.wendang123.cn - 心得体会】

第1篇:提高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柯岩中学 叶利萍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是给学生“减负”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在平时加强学习有效科学教学理念,改变目前科学教学的低效状态,从教和学的两个方面进行有效性尝试:首先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第一要务;其次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第三是不断变换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一、以培养学生兴趣、保护学生兴趣为第一要务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来自学生对自然现象、日常生活的好奇心,来自对科学现象早知道的满足感,来自以后科学带给自己好处的憧憬,来自学习的成就感,来自科学实验、科学现象的有趣性。因此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老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科学课堂的实验教学。重点关注科学实验教学,特别对刚学科学的初一学生,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尽量把一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在小组探究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实验成功后的满足,增添了科学探究的气氛,强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从而增加了对科学学科的兴趣。对初

一、初

二、初三尽可能要求完成教材规定的学生实验,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点增加感性认识或增加兴趣,教师还特意设计或引进一些课外实验以辅助教学。

2、课堂内容设计中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特别是联系我国取得的巨大科学成就。如两弹一星,火箭核潜艇,神舟飞船,嫦娥登月,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等。在介绍这些成就的同时,联系所学知识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的设计、原理的探究、各种意外问题的发现及解决。经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的用处和自己的成功,培养了学生献身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

3、开展各种科学课外活动,利用科学探究活动材料和计划中的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科学技能,体验活动的乐趣,增进与老师、同学的友谊。在实验课开设显微镜观察比赛,伏安法测量比赛,天平测质量比赛,利用课外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校园辨认植物种类、生活中的科学例子等等,把书本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实验相结合,亲身体验科学活动,消除对科学的神秘感。加深了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4、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教学策略,不仅在平时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而且在评价学生过程中也坚持以鼓励为主。在教学中遵照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任何时候也不能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在各种考试中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尽量做到充分复习,复习与考试内容高度匹配,控制考试的难度,坚持鼓励性原则。在备课组内组织学科命题比赛,认真研究学生的水平,认真出卷,要求试卷内容设置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学习性,灵活性;难度设置具有层次性,分数分布倾向基础,教什么考什么。挑选优秀的试卷检测学生掌握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内容及程度。学生通过考试明白了怎样复习,积累了复习经验,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方法,使学生克服了对科学学习的恐惧感。一个学期下来,备课组对学校要求的控制试卷难度水平取得了进步,掌握分寸,使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保持标准水平以上。

5、加强对科学教材的研究。初二是学生学习科学重要的分化点。造成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材编排上难点比较集中,许多学生思维跟不上,特别是一些智力高峰期已经过去的女学生困难很大,兴趣减退很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专门对科学学习比较困难的内容及出现时间进行了统计,发现学生思维跟不上的有:①初二上的“浮力”、“溶液的稀释”、电学计算;② 初二下的“原子结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计算”等等。 有些学生厌学不是内容难造成的,而是内容太多太杂,学生弄不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处理时又比较困难所造成的。针对这样状况,我们从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学有所成。重点是降低教学要求,同时拉长教学时间,减少课堂内容。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思考、练习,让他们感到科学不难学。在指导上特别关注女学生和学习习惯不良学生,降低考试的难度,加强考前的复习指导。由于采取了这些手段,我们初二年级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厌学现象,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二、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学生维持长久的兴趣,必须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我们不能回避学校的质量检测,学习有快乐,但也有艰辛。我们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在准备、实施上下功夫。我们借助学校开展的“同课异构”,充分利用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课堂各个环节更加合理、优化。具体措施如下几点。

1、重点抓好备课的质量。有一个好的教案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学期学校要求我们科学组集体备课,一课三备:备学案、备教案、备课件。我们科学组把着眼点首先定在备课上。每个年级设一个备课组,三个备课组每星期1次集中备课。初二科学备课组还经常请其他年段的优秀科学老师指导。通过集体备课、名师指导,提高了备课组成员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大家对课堂教学设计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理解等有了明显提高。如在《核能的利用》一节中,我们设计如下十个问题:(1)科学家怎么会想到原子核内含有能量?(2)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3)裂变需要什么条件?(4)裂变一旦发生会停止吗?(5)与裂变相比,聚变放出的能量一样吗?(6)怎样让两个轻核发生碰撞?(7)核能只能用于战争吗?(8)发电时核能是一下子释放好,还是缓慢释放好?(9)怎样让核能缓慢释放?(10)怎样防止核辐射?(11)我对核能的喜忧。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把各块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使机械学习变成了有意学习。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充分展现了各位教师的灵感火花。

2、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老教师经常在备课中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供大家讨论,然后引导大家认真看书、研究书本,吃透教材要求。对教学设计中出现的疑问反复比较,讨论后定稿。使教学设计尽量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考虑教师怎样教更关注学生怎样学,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师生互动、生成资源等这些因素,把零乱繁杂的知识尽量通过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对一个知识的教学设计有疑问时,就采用这样一个思考方法:这时老师想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在学习《物质转化规律图》时,怎样让学生掌握规律图(老师想做),最好让学生自己来画出这个图(学生要做),但学生一下子是不可能画出这个图的(实际情况),于是我们就设计填空式图(教学方法)。经过这样的推敲使问题逐渐清楚、明朗。这样的备课有时可能没有讨论出最后结果,但对科学教师的影响是深远的。

3、正确定位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我们知道像我校的学生来自各个完小,能力知识水平有较大差异。实际教学中也经常发现我们认为比较好的一个教学设计,往往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就迫使我们在备课时要经常思考学生的接受能力、现有知识水平,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依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改变策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备课时我们关注这样一些细节:这个问题学生能想出来吗?提问方式好吗?怎样问更好?如果想不出来,怎样启发?怎样讲学生最明白?等等,煞费心机。如在学习《能量的相互转化》一节时,思考:“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温度升高;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温度要降低。这两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各发生了怎样的转化?”部分学生的回答竟然是:“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放热,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老师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答:“发热了说明有热能,这个热使氢氧化钠溶解。”对于这样情况,怎样引导学生呢?经过我们讨论,可以这样启发:“氢氧化钠未放入水中时,都是室温,放进水中后,温度升高,热能是多了还是少了?”“随着氢氧化钠的溶解烧杯壁是热起来还是冷起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终于领会了其中道理。

4、利用集体备课这个平台,我们还及时整合资源,特别是对课件、校本作业(包括新课配套、总复习资料)进行了重点的关注。我们的做法是对资料的整合是先提供资料,然后集体讨论修改,再上课检验,发现问题再次修改。在复习备课上要求老教师带头,新教师模仿,不断推进。同时编写好课后的针对性习题,逐步充实我们的练习资源,提高了教学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5、精简教学设计,突出重点难点。这是我们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联系平时的教学情况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大胆创新的意识,不唯书本是从,有取舍地对待各种教学资源,精心安排各教学环节,对学生提出的难点,我们改变教学思路,减少课堂知识传授的容量,增加能力训练的比重。规定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不超过三个,对难点内容的学习放慢教学速度,及时组织讨论、辨论、练习、提炼等,对有些内容,我们进行拉长,一课改为二课,或二课改为三课;一个知识块学习完成后,及时安排练习课,以利于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太吃力,也使教师在教学中不会感到来不及。更不会出现新课速度快,复习课炒冷饭的情况,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果没有像夹生饭,

三、不断改变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

科学知识不是靠灌输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关键靠学生的理解、认同、内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和指导中改变过去简单的做法:只关注课堂,不关注课外;只关注整体,不关注个体;只关注教师的教,不关注学生的学。我们借助学校推行的“学法指导”结合科学学习特点,不断改变教学指导策略。

1、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教师都认为提高课堂密度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结果大家把课堂挤得满满的,一有学生回答错误或做错了题目,教师就显得不耐烦,心很急。处理上是简单复述或者不做处理。这样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疑惑。经过学习和讨论,我们转变观念,现在我们把这样的事情当做一种教学的资源,利用学生的错误,组织教学,灵活处理课堂事件。建立这样一种教学策略,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改变了教师的心态,更改善了师生关系。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至少心中做好预设,提倡把预设书面化。同时鼓励教师,要解决学生突发的关键问题,培养教师应付课堂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2、充分利用的“学生学习型小组”,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辅导和关注。从理论上说,开展“学生学习小组”优点是明显的,这可弥补教师个别辅导的不足,促进组长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我们与班主任一起精心组建各小组,慎重选拔小组长和课代表,选学科成绩中等学生担任组长,以示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老师批改小组长和课代表的作业,小组长批改组内其他同学的作业,对做错的题目小组长还要进行讲解。老师对组长出现的错误,往往是详细解释直到他们理解弄懂为止。这样通过“学习型小组”,老师抓住了一些快要掉队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有了提高科学成绩的动力和条件。通过“学习型小组”既改善了老师和中等生的关系,也能明显改变班级的学风。经过一个阶段的试行,发现这些学生对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而且在课堂听讲、尊重老师、遵守纪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通过“学习型小组”还刺激了其他同学。如果我们能够把“学习型小组”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做完善,不断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那么好学生就会越来越多,教师的凝聚力会越来越强。学习的实效性也会大大提高。当然我们也在关注其中的一些问题,如:怎样更好发挥教师的作用?„„

3、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不管教师有多好的教学设计,如果得不到学生的配合,那么这样的学习仍然是低效的。平时在总结、研究身边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特点时发现,与学生关系好的科学教师,所教班级的科学成绩一般也比较好。于是我们提出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知心人”,注意情感教育,对学生要有“耐心、细心、恒心”的负责态度,多与学生拉家常,不断感化学生,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同备课组的有些年轻教师,虽然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教学效果却超过老教师,他们凭的就是与学生建立的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个关系也成为了教师坚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理念。

4、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和复记的管理

我们结合学校提出的学生作业管理办法,按照学校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练习的批改上和订正上。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发现问题,立刻解决。同时我们对已经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复记,对的再看一遍,错的马上订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每天要抽出时间下班级指导学生的作业订正,监督学生的订正过程,为学生解决科学的疑难问题,督促不自觉学生,指导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供学习效率。

上面是我在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方面的尝试,这不仅是遵循教学理念,也是我们教师发自内心的需要。虽然水平有限,面对的学生对象会经常变化,会有各种反复,会面临各种困难,但我坚信只要以孜孜不倦的态度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以勤快务实的作风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教学效果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第2篇:提高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唐菲

科学课是少年儿童了解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科学规律的启蒙学科。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学科以其独有的特点,在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科学专职教师,上好科学课,让学生具有科学素养是我的责任。但是由于科学课的课时少,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多重视于语数,学生对待科学课的学习的态度也不同于语文数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上好科学课,什么标准判断为上好一堂课?现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谈一些心得。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给予我的教学工作总的指导方向。必须转变作为教师只要尽责教授学生知识,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只要凭良心就可以的观念,转变为注意教学是否有法、有效,必须看学生是否真正从一堂课的四十分钟内有所得,得多少,怎样比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一堂课是否有效,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探究的效率和欲望,一堂有效的课不仅学生高兴地有所得,同时教师也会在此过程中感到有所收获,感到心情愉悦。

要想使教学有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教师的问题设计应注意统一的考虑或前后的联系,体现一个层次性,不能有较大的随意性,应考虑所提的问题是否符合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是否真的能够被问题所引到进入思考的状态。

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继续开展他们自发状态下就一直热衷的探究活动,不能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如果学生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他(她)“自讨苦吃”,一定要对某个问题追根究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行,教师不应嫌厌或禁止,而应接受、肯定,甚至鼓励、赞扬,并提供帮助和支持。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而且,实验已经证明,对于有些概念来说,除非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动建构,否则儿童无法真正理解和习得;只有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儿童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因此由于学生过分注重遵守纪律,则不能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 三、注重问题提示,引领全体学生探究

课堂上的指导往往出现: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指导,或干脆不指导放任活动,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参与度就不高。

我在上《怎样加快溶解》这一课时,就曾遭遇类似问题,我采用游戏比赛导入:“每组一块方糖,看那一组先把它溶解了?”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从而引出课题。再让学生说说怎样能加快溶解,接下去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我这样设计教学时,感觉不错,认为学生就是按我的想法去做的。可是接下来的局面就开始失控了:学生你争我抢,纷纷拿起实验器材开始进行实验。但是许多学生只是重复前面的实验,甚至有的学生在恶作剧,能控制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的小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去思考实验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这节课使我想到我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控制变量实验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是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的。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帮助,设计一个或几个提示性的问题或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动手实践。

四、注重演示和解说配合,降低高难度操作

在课堂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实验的操作难度大,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和大量的时间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学生在实验时的效果还是很差,反而繁琐的指导导致了学生探究兴趣的下降。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把握好本课教学重点,你这堂课是训练学生操作技能还是有更重要的目标等待达成,那就要取舍把握往哪个方向去做。其二是教师没有采用边演示边解说的方法,而是一味地解说,“怎样做,要注意什么”,或者光演示不说,这样都是走极端化了,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适时地组合运用都是必要的。《物体的运动》测试活动挂几个垫圈小车刚好运动,这个测试活动就属于高难度的操作实验。我与学生配合演示,边演示边解说把实验的要点以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要怎么做的方式提示学生,然后挂一个垫圈,问:小车运动了吗?再挂第二个,再问:小车运动了吗?学生会说垫圈挂的不够或多挂一些垫圈,追问:问题是挂几个垫圈,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即使是活动前指导了,活动后还交流怎么规范做实验,学生在操作时还是出现了很多的不规范现象,影响了实验结果。教师应采取与学生配合,边演示边解说实验的要点,帮助学生规范实验,为准确规范的操作实验扫清障碍。教师可抓住学生原有认知思维的冲突点,有意识制造思维的毛肚,学生往往认为挂重物就能使小车运动,使学生的认知受到冲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边演示边解说的方式指导帮助学生扫清实验障碍,把实验的目的指向更重要的课堂目标,这样的指导是到位有效的。

以上是我在科学教学中的一些教学体会,通过教学、教学反思,使我获益匪浅,对教学研究工作产生出极大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秉着“以人为本”的信念去进行教学,积极融入到学生之中,深深地感受到当学生有所得时我也会有同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真正与科学学习零距离。

第3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榆次区太行小学 李丽娟

本周区教研室张润柱主任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张主任的讲解,给我解开了不少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在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目前从事大班教学的教师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普遍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英语课。高年级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尢为明显。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历几学期甚至几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导入,快速有效地营造英语氛围

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师在导入这个过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师会在知识的呈现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个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真正要开始学习时,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因此,导入环节是否有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追求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华而不实的游戏,不要只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2.开展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 a 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评价要积极、有效

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课堂上授课教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与当地本班的英语教师交流时,听到他们抱怨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素质低、纪律差,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种情况可能与学生害羞和惧怕学习英语的心里有关。于是我决定采用积极性评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在课前与学生多次接触,并再三鼓励学生:我们这个班是个很好的班级,同学们非常聪明可爱,相信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一定很出色。果然,当上课时,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另外还对坐得好,读得好,声音响亮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加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学得十分投入,教学效果极佳。

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境作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第4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榆次区太行小学 李丽娟

本周区教研室张润柱主任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张主任的讲解,给我解开了不少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在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目前从事大班教学的教师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普遍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英语课。高年级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尢为明显。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历几学期甚至几年的英语学习,但英语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导入,快速有效地营造英语氛围

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师在导入这个过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师会在知识的呈现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个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真正要开始学习时,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因此,导入环节是否有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追求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 “活动化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一种学习方式,“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低段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教师们在课堂上也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因此,每位英语老师几乎都成了活动设计专家,在公开课上,学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还有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来助阵,气氛非常活跃,场面非常热闹。然而,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学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别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学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设计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高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快节奏和高密度,这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 1.华而不实的游戏,不要只为游戏而游戏。

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化解难点、重点。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针对性并不强,有些过程太复杂,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释;有些游戏又过于简单,图个热闹,没有真正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2.开展真实有效的调查活动 调查(do a survey)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其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评价要积极、有效

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课堂上授课教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与当地本班的英语教师交流时,听到他们抱怨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素质低、纪律差,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低,这种情况可能与学生害羞和惧怕学习英语的心里有关。于是我决定采用积极性评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在课前与学生多次接触,并再三鼓励学生:我们这个班是个很好的班级,同学们非常聪明可爱,相信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一定很出色。果然,当上课时,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另外还对坐得好,读得好,声音响亮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加上恰到好处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学得十分投入,教学效果极佳。

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境作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