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红楼梦》读后感200字精选】

读后感 时间:2020-08-08
【www.wendang123.cn - 读后感】

读后感网权威发布《红楼梦》读后感200字精选,更多《红楼梦》读后感200字精选相关信息请访问读后感网。

  【导语】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读后感200字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一)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翻开这本书,一个大观园就呈在了我面前。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王熙凤、史湘云、探春,迎春、惜春·····这些人在这本书中上演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故事。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之处,如黛玉葬花、元春省亲、宝钗扑蝶等,充满了诗情画意。再说,此书中诗句数不胜数,如黛玉写的唐多令;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成对毬。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红楼梦结局令人不解,黛玉死了,宝玉出家,凤姐也病逝,惜春做了尼姑,贾府又被抄了,真是凄惨也!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二)


  红楼梦的价值远远超过其他三本名著,其中有建筑方面的学问,有医药方面的学问,有美食方面的学问。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全书对于环境描写细腻,就如大观园、怡红院、潇湘馆的描写细腻。对于各个住所的描写更是以情入境,让人对于各个住所的各个特点印象深刻,对于人物的刻画大都从事情中来表现,没有正面描写。其次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刻画的人物如此之多,而让人感觉很连贯没有丝毫的混乱,对于各个人物的性格更是刻画鲜明。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三)


  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宝玉的轻浮,曹雪芹写这本书不过是在记录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仅次而已,可为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无尽的心疼?忧伤,凄凉的气氛氤氲着我。仔细思量,红楼梦中夹杂的诗词又不得让人折服,怪不得有这么多人研究。


  不同的年龄品读,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已不是哪个俗套的兴衰史了。也让我深深感叹曹雪芹有他那个年代不敢有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红楼梦被他洋洋洒洒地写下,单从其中的人物,也可以了解那个封建时代的人们是多么的堕落,腐朽。黛玉生性忧郁,好不容易遇见她所倾心的宝玉,却终不能在一起。难道这不是曹雪芹对当时文人没有地位而感慨?袭人,虽是普通小丫鬟,可善解人意,乐于助人,难道这不是作者心中对明天的希望而憧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凤姐的尖酸泼辣,荣国府的家破人亡,哪一个不寓意深刻?作者内心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洒脱和伤感,令我不觉为之心痛。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四)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