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三章读后感3篇

读后感 时间:2023-03-09
【www.wendang123.cn -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红楼梦十三章读后感3篇 《红楼梦》第十三回读后感,以供参考。

红楼梦十三章读后感3篇 《红楼梦》第十三回读后感

红楼梦十三章读后感1

《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我为黛玉和宝玉感到悲哀,宝玉最后竟然出家当了和尚,因为他知道林妹妹是为自己而死的。便在灵柩前放声大哭。

  一个风光显赫的大家族,就这么没落了!不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是否都和我一样,为他们感到悲哀、痛心?

红楼梦十三章读后感2

  可是每当要下笔的时候总有一个纠结的问题,就是我在文中写下一点什么像是红楼术语的东西让人看起来我是看过红楼梦而有感而发的,我想有了红楼术语做门面,写出来的感想不和常人相同也不用拿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做掩饰。要么我就应该在文中写出大众的感想来,毕竟我只是想写一篇读后感而已。有人觉得我纠结这个问题实在是多余。我想也是。但是这个问题所在实在出自我内心里的自卑,我作为一个假文艺青年的自卑。

  我读的书实在是少的可怜,而在少的可怜的课外书籍里面有百分之九十多是盗版的,我读过的所谓正版的书大概只有杂志占的比例大些,而我的阅读速度极慢,就连杂志读得也不多,再就是一两本在高中图书馆短暂的开放时间所读的篇篇章章,加上此后在井大借的十余本没读懂的书。盗版,我一度认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错,就连我所读的第一本红楼也是草纸糙字的盗版货,所以当我决定要写一篇读红楼后感的时候是不敢随意造次的,反而要找一些红楼术语来丰富读后感的门面。

  我想写读后感莫不是从原文中摘来一段实在经典的文字,或者不怎么经典,然后加一段虚假而不可推翻的情感,最好用辞藻表现的淋漓精致的感觉,就这样吧,像捏小泥人一样捏出一篇八百字作文来。实在是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就从作文书里找一篇出来早葫芦画瓢,也是不错的。

  可是,我想我并不是想写作文啊,我只是想写出自己读完之后的感受,到头来竟被一些杂想给扰乱了,就像一首美好的音乐被刺耳的锯铁声给打搅了。就是上面那一堆夹杂了红楼字眼却毫无关联的废话。

  我在写之前就找了一些读后感看,其实不算读后感。不看还好,看了之后着实另我这样的假文艺青年羞愧不已。为什么我没看出来叫二爷的贾琏没亲哥哥!为什么我没有看出来金陵十二钗不全是金陵女!为什么我没有看出来草包一样的贾环竟是才华横溢的竖子!等等

  后来想想,这些也在情理之中,我只不过是一个看客,全只当后楼梦只是一本小说,甚至和那些玄幻类的文学界下脚料书籍一样作娱乐消遣的读物,读得时候心境没那么高!也不对它斤斤计较,我对红楼梦斤斤计较实在是我开始着手写一篇另人耳目一新的读后感开始的,可是我又不愿意再一次一字一句的再咬嚼,尽管我认同后楼是一本好书,甚至我认为后楼梦是古今中外,旷世古今最好的一本书,这不是我的奉承,而是我的目光短浅。所以我想像和以前写作文一样,从别人的灵感中获得灵感,成为自己的灵感。

  哈哈,在别人的灵感中我终于获得了我需要的术语——《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单纯的看过后楼梦的人未必全知道这些全都是后楼梦的曾用名。我想我可以好好的写下一篇后楼读后感了。

  在摇转钢笔抓耳挠腮许久之后,我没有写下我所要写的读后感,我决定不写了。因为我在之后的忙碌中已经对当时闭上盗版红楼梦书页是的冲动情怀忘得一干二净,我想我如果要写一篇读后感应该叫做《读【读(红楼梦)后感】后感》。

  那些流走的感觉的消失突然另我感到惋惜,早知道如此,就把那些幼稚的想法写下来,只做自己的读物噱头罢了!现在也只好做好一只马后炮了!

  马后炮有话要说,不管你听还是不听,我还是要说的。

  不要在读红楼梦之前读其他有关红楼梦有关的任何书籍,这是对红楼梦的尊重,要知道,其实每一本红楼读后感都是马后炮要说!或许他们说的都对,对的话我们不一定都要听的是吧!

  我依稀想起,我读完红楼梦之后对秦可卿在十二钗中地位产生了怀疑,甚至一度还撰文说秦可卿为金陵十二钗为古人误解,然后我把开始寻找文中的另一位值得当十二钗之一的人来顶替秦可卿。我否定秦可卿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她在后楼梦中占据的篇幅太短,我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可卿不是自杀的!于是我在秦可卿出现的章节里仔仔细细的看了几个来回,几个来回之后我相信现在流通的版本中秦可卿不是十二钗之一。在后楼梦开头就曹老就写到了他是为了纪念比男儿高贵的女儿!就这一点在后来找来的一系列资料更令我坚信秦可卿不是十二钗之一,倒是墙木这一细节先让我否定我所认为的观点,而后来更令我否定她无疑了,墙木说是皇族才能用的棺木,莫非秦可卿是皇族?那更说明不是了,如果是皇族,这说明秦可卿不是金陵人氏,如果要归册,那该归别的册子去。还有有资料说脂本删除了秦可卿与贾珍通奸的部分,这个脏女子并不高洁,不足与妙玉等齐名!突然,我自己安排了尤三姐这高洁的女子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我想每个人都可以读出一个哈姆雷特,我所认为的金陵十二钗就没有秦可卿。

  现在想来那时候真是单纯,不过没有那种执着,我却没认真体会一番红楼梦的字里行间,后楼梦对于我也不会是一本启蒙的书了,权且只是一本可有可无的娱乐读物罢了!这或许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所带来的好处吧!

  不在读红楼之前看名人读红楼,这是我现在的感受。

  名人读红楼的感受未必是我们的感受,毕竟我们不是想像红会一样想把红楼梦解读得透彻。想想,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出了宝玉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何不比那些人告诉我们来的强,来的乐趣。任何的读后感都像是看悬疑小说要打破玄机的可恶流言!难道你希望你安安静静的看着《神雕侠侣》,有个人告诉你小龙女被了吗?

  最好就是,拿来一本红楼梦就孜孜不倦的读,不被闲言碎语打搅,你说当时地位下贱的晴雯是金陵十二钗也是对的。你就说老曹又没说不是!

红楼梦十三章读后感3

  一杯白茶、一把椅子、一本书,或是世界名著、或是杂志漫谈,都能让我消磨掉一天的时光。

  斜倚在沙发上,手捧《红楼》,眼里、心里缠绕的都是那集诗意、聪慧、真情于一身的女子――林黛玉。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尽现了黛玉如花般美丽温柔、如柳般柔弱多情的绝世容颜和超凡气质。林黛玉的才情在大观园中堪称群芳之冠。她,诗思敏捷,咏白海棠时“一挥而就”。她面对贾宝玉的过目成诵,却能一目十行。怜花葬花泣残红、文思敏捷咏秋菊。她的艺术魅力让人心醉神往。

  黛玉是聪慧的,她初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把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寄人篱下的她深知世故却不弄世故,她爱憎分明,她可以给赵姨娘含笑让座,却不会屈意迎奉他人。当宝玉把皇帝赏赐的一串念珠献给林黛玉时,这也只不过是一个臭男人拿过的东西,对之嗤之以鼻。

  我喜欢林黛玉的性格,有叛逆、有孤僻、有对世俗的不屑。大观园里没有她的亲人、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不是这样,她就不必为玉钗受宝玉奚落而喜形于色,为两方旧帕题诗而洒泪。真情女子,为爱黛玉奉献的不仅是眼泪,更是她才华横溢的生命。

“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林黛玉的悲剧之所有动人心魄,不仅仅是世人可惜了她那绝世容颜,更加震憾与她那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合上书,闭上眼,不禁长叹一口气,心头久久索绕的依旧是那清雅绝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