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朝花夕拾章节读后感3篇 鲁迅的《朝花夕拾》第二章读后感

读后感 时间:2022-12-18
【www.wendang123.cn -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鲁迅朝花夕拾章节读后感3篇 鲁迅的《朝花夕拾》第二章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鲁迅朝花夕拾章节读后感3篇 鲁迅的《朝花夕拾》第二章读后感

鲁迅朝花夕拾章节读后感1

  一天,我在书店看书,无意间看见了《朝花夕拾》,它的封面吸引了我,我简单浏览了一下,鲁迅的文笔便深深的吸引了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开始徜徉于《朝花夕拾》的阅读。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在《朝花夕拾》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五猖会》。《五猖会》记叙鲁迅儿时要去看五猖会,这是一个难逢的盛大的庙会,他笑着、跳着,兴奋的不得了。但是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他背书,一盆冷水把他的兴致全浇灭了。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大家高高兴兴陪他出了门,可是五猖会也快要结束了,鲁迅感叹这路上一切都没有了感觉,他诧异父亲为什么那时候让他背书。鲁迅这篇文章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的家长根本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以及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看过《朝花夕拾》,我深深的爱上了鲁迅,不仅因为鲁迅当时能顺从父亲,而且,鲁迅还敢于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愚昧和麻木,讥讽和批判封建社会的无知。文中表现了鲁迅纯真的童心童趣,也表现了他少年时期浓浓的爱国之情、振兴之心。我认为鲁迅不愧为真正的___的勇士!

《朝花夕拾》让我看出了鲁迅文学造诣之深,文章一针见血,针砭时弊,意味深长,具有对当时不良现实的批判性,用一支笔唤醒许多愚昧无知的国人。以后我要多读鲁迅先生的书,从而提高我的写作功底,奠基一定的文学造诣!

鲁迅朝花夕拾章节读后感2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心中洋溢着童年时代的生活,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职业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鲁迅先生创作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露了年少的疯狂时期,从中品味童真的乐趣。

  百草园讲述了的景物美,同时也表达了“我”贪玩、淘气、有好奇心……种种的景物让我感觉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用了排比的手法,把百草园写的有声有色。及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三味书屋讲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但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花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的工作室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先生是本城中级反正,质朴,博学的人。但当我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似乎很不高兴,连撒很难过还有怒气。

《朝花夕拾》,带我们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童年的乐趣。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鲁迅朝花夕拾章节读后感3

  在八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新文化运动。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为此,我慕名翻看了鲁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散文集,作者鲁迅通过对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回忆及对恩师和故友的深切怀念,真实地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个侧面描绘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的现实——从农村到城镇,从故乡到他乡,从祖国到异国。作者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及文化糟粕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收到的不公待遇给予深切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大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爱之情……在《朝花夕拾》众多的章节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狗·猫·鼠》和。

《狗·猫·鼠》是一篇杂文性的散文作品,鲁迅先生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老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借对狗、猫、鼠三种小动物的描述引申,讽刺了时而“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猫一样的“正人君子”,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如果是我们面对别人的攻击,很可能早就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了。而鲁迅先生用讽刺猫狗的方法来间接的讽刺这些人,实在机智。

《二十四孝图》我虽没读过,但从鲁迅的文章中我也能看出来,这是一本具有顽固不化的封建思想、迫害人们的精神、宣扬所谓儒家“孝”道的儿童读物。文章着重讲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这些事在当今看来,是再骇人听闻不过的了。可这在鲁迅的时代,却被人们当成了给孩子看的孝道经典!想那天真的孩童就要被这种破书“洗脑”,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鲁迅小时候也一定看过这样的书,但是他不像其他的人一样,他能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同时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朝花夕拾》的各方面都令人叹为观止,难以言表。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