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读后感3篇(读庄子齐物论有感)

读后感 时间:2022-10-07
【www.wendang123.cn -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庄子齐物论读后感3篇(读庄子齐物论有感),供大家品鉴。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3篇(读庄子齐物论有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1

——万事万物终有“道”,顺其自然可寻“道”.

  什么叫做“道”?文学上对它这样拆解解释:道(中国汉字),dao,从辵(辶chuò)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道,头行走也,也就是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而在《齐物论》中,庄子这样说到:“已而不在其然,谓之道。”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这就叫做“道”。第一次在这篇文中听到关于“道”的阐释,自身却是一头雾水,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没有必要去追求每一个事物的所以然,因为它们都是互通的,正如这句话所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也就是说,万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所以一切事物从通体来看就没有完成和毁坏的区别,都复归于一个整体。

  我们在当前这个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世界,生活在其中,就避免不了弱肉强食的激战。所以就常常有人这么想:一间小屋,一张床,一个意中人,一块地,我就可以逍遥自在。但是,生活是不允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青年人甚至中年人都还在为生活而奋斗拼搏。当你是一个小孩子,你在忧伤:为什么我要去上学?当你是一个青年人:你在忧伤:生活为什么这么艰难?当你是一个中年人,你仍在忧伤:为什么家庭生活这么难以经营?而当你是一个老年人,你开始释怀: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但它就是生活,让你一直探索,直到你停止生活。我们活在疑问之中,期望每一次的疑问都可以得到合适的解答。但是,你真的想要答案吗?你想知道你的幼年、青年、中年时的所有忧伤问题的答案吗?我认为是你不需要知道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耗费心神去求得事物的本来,因为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征。所以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个社会所谓的“是”与“非”,我们只需要“两行”(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正如当你老了,你就会变得通情达理一样,开始明白生活和享受生活。

  在中学阶段,我们接受了很多的老庄文学知识传达,但更多的是孔子的`学说传达。我们曾经折服于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希冀未来的生活就是如此的无忧无虑。后来,我们遇到老庄,开始思考“庄周梦蝶”中,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呢?我们被“无为”的思想吸引了。直到孔子的学说开始渗透你的思想,你开始疑惑:老庄的思想,这个时代接受得了吗?这个时代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吗?对此,我只想引用庄子的一句话: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肴殳乱,吾恶能知其辩(依我看来,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无论信不信奉老庄,或者只是感一点兴趣,都不要去和他人争辩。因为,这个社会是动态地发展的,而且它是一个大熔炉,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不全面的,总有自己看不见的一面,没有必要去说服和你观点不一致的人,更不要试图拉帮结伙地去和他人争辩,只要你顺应社会的发展就好了,万事万物终有“道”。

  听了上述的作者感悟,你可能会想:这个作者,不会是老庄的说客吧?为什么一直传达着不要作为的思想,难不成我们就什么都不要管吗,任凭生活将我们踩在脚下吗?我想说,不是的。我没有让大家“无为”,只是认为我们要用明镜似的心去追寻事物,不要急功近利。

  这个时代没有错,这个生活节奏也没有错,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怪罪给社会。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希望自己在这个社会有自己的大作为。只是在追寻的时候,不要在意别人的是非标准,不要被一些所谓的体制局限住,希望大家保持一种明静的心境,对自己可以做一个深入的审查,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喊,秉持着赤子之心去求得真知。到那时,你的顺其自然也就让你找到了你自己的“道”,认识了真正的“道”。

  问道自心,八月一日,早睡,晚安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2

  王夫之有语曰:“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管、商;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庄、列。”可见儒家入世之说与道家出世之学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二者几乎概括了社会人生的全部际遇与境界而平分秋色。儒学之举足轻重不必缀述,相对而言,庄子哲学向来被视为失意者的良方,对更多的人可能较为陌生。初读之时,“庄生梦蝶”、“道法自然”也并不显得那么艰深,但再读之时便会发现,在那行云流水般的文辞之后,隐含了太多的玄妙,非用心探求不可得。本文试从其中《齐物论》一篇的部分内容入手,浅谈一二感想。

  历来对《齐物论》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在此仅选取其中个别角度观之。

  首先,庄子提出“我”与“成心”乃人世纷扰之源。在他生活的时代,诸侯混战、百家争鸣,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这让庄子十分苦恼而专注于寻求解脱之道,其悲天悯人之心可见一斑。与当时众家关注社会政治相异,他更关心个体的生命与幸福。正因为从小处着眼,他发现了“我”这一存在。依照相对论的观点,万物相对相生,互为彼此。每一个“我”在己方是此,在别方则为彼。但是人们往往只见其一,“自彼则不见”,即总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却不知应当站在对立面来思考。由于过多地强调“我”的存在,便产生了各自的“成心”,对外物都存有偏见,时而以私心忖度他人,时而将外物主观化;妄断他人则会导致意见不合而无法相互理解,妄断外物则会让主观映像掩盖现实而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于是由彼此之分产生是非之争。而人们又往往固执己见,妄图用辩论来证明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这在当时很可能是讽刺百家争鸣却置万民于水深火热的不合理现象;也可能只是嘲笑世人执着于小是小非却不见大道的浅薄。

  对照今天的现实,我们仍能发现庄子这些思想的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过分强调自我的立场的确容易导致盲目。与人相处,若总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为他人考虑,就容易陷入自私乃至极端的狭隘,会“钻牛角尖”。这样就无法依照理智的原则待人处事。如果双方都妄图以一己标准衡量他人,很多时候只会造成无意义的矛盾。此时需要的是设身处地,转换到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看待事物,若只以内心价值观为准则,无疑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个体的主观标准当然有合情合理之处,但不可能总是合乎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的情势,正如拿一小尺却想丈量大地,后果可想而知。此时应当做的是努力适应环境而调整自我,达到物我的平衡。要克服对人对物的“成心”,就要开阔心胸,学习理解他人,学会包容外物。只有超脱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更好地完善个体人格,追求生命的幸福。然而“我”的意识仿佛与生俱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局限?

  庄子接下来阐述了他认为理想的解决途径:“丧我”而达“天籁”之境。天籁是“道”的一种表现,而“道”是解题的方法和目的所在。庄子认为万物初生于道本是浑然一体的,即“道通为一”,是由于人的“成心”将事物割裂、对立起来。必须回到“道”的高度,使之“复通为一”。在这里,物与我“生”与“归”的地方都是“道”,它是起点亦是终点。这种“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存在,寄寓了庄子的全部希望。那么从迷失“道”到复归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呢?庄子认为“莫若以明”,就是让达到指引个体超脱烦恼:全面看待问题就可以突破“成心”的束缚;以“道”为立场,则所见既无彼此亦无是非;只有跳出局限,方知前之所知实为不知……就是具体的方法。

  道的立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遥不可及,但也不妨作为一种信仰。我们也许很难真正达到形而上的高度来看问题,但至少可以学习那种超拔的态度。也许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将道与自身的高低差异转化为大小、前后的不同来理解。从时代特点来说,我们应当具备世界乃至宇宙眼光,即使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必将自己围困于小小一点——将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加以考虑,情况就可能有很大转变。比如遭遇挫折而沮丧时,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个人是如此渺小,幸与不幸就如命运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复无常。而太阳照常升起,实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同样地,当时间不同,感受也会改变。曾经在悲喜在回首之时总已沉淀为宁静的记忆,一切仿佛都带了甜味的温暖,又似乎都浸染了酸涩的凄凉。时间始终在流逝,人所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最后,辩证地来看庄子的这些思想。首先他的探索精神与人道主义值得肯定。此外,他极具代表性的超然和逍遥也别有特色。

  然而也应当看到其思想中的缺陷。最主要是为追求精神解脱而陷入唯心主义的宿命论,采取过于消极的态度对待问题,导致许多严重的弊病,如否认区分是非的重要以及知识本身的必要性。这种不求明白、宁可“忘言”的心态,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无疑都是有害的。个人认为像庄子所说的“成心”所造成的片面性问题,也可寻求其他解决之法,比如儒家倡导的仁爱,“推己及人”,未必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味强调超脱显得太过不实。当然,结合当时特殊的乱世时代背景来理解,庄子的思想境界已经十分可贵。而后人的解读难免都是带了各自的“成心”的,正如我们今天或多或少会怀着“有用”的目的去看前人的思想。这是一种无奈。但仍然希望在这个严重物化的年代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并运用庄子的逍遥,至少为自己创造一份心灵的逸乐与安宁。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3

《庄子·齐物论》中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生与死,是人的一生中开始与结束的两极。一般来说,人们是乐生恶死。我也一直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理所应当的事。但读了《庄子》上述文字却使我有了新的感悟。按庄子说的意思,死后去的那个世界不一定就不好。这就如同做梦一样,好梦不一定是好预兆,而坏梦也不一定就是坏预兆(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庄子认为,对于未知的事没有必要忧伤。他给我们讲了丽姬的故事:她开始被晋国掠去,因而哭泣(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后来成为王妃,享尽荣华富贵(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就为曾经哭泣而后悔(而后悔其泣也)。庄子借此告诫我们:有可能到了那个世界后,我们会像她一样,后悔当初哭泣。而且还有可能后悔死而投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生与死所在的两个世界到底哪个更好些,恐怕无人说得清。

  婴儿出生时,都是哭来到人世间的。有人说,一落生就啼哭,是说婴儿知道苦难的人生开始了。此话虽不科学(科学的说法是:环境骤然变化的生理反应),但确有一定道理。确实,极少有人在一生中,步步坦途,事事皆顺,处处有圣人帮扶。绝大多数人的一生,是为生存奔波劳碌的一生。有过不完的坎儿,着不完的急,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与婴儿本人相对应,人们大都以欢笑来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既然人生多苦难,旁人为何还笑,是笑又多了一个陪着自己受罪的人?好像没多大道理。

  死后要去的那个世界,外国人称之为“天堂”,佛法称为“极乐世界”,按说是应不错的。但一个人故去时,本人哭者有之,平静者也有之,笑者恐怕极少。旁人大都是要哭的,也可不哭,但绝不能笑,笑则一定招骂。

  由此说来,以往我们认为正常的表现好像没什么道理。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生,就让我们快快乐乐地生(生活)。死,也快快乐乐地去迎接死。还是那话,快乐每一天!每天快乐,一生快乐。